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加罗尔——印度的“硅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印度以软件为着力点的信息技术(IT)产业已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印度 IT 业的兴起其实不过几年功夫,但近几年来增速一直保持在50%以上,远远超过世界软件业平均20%的增速,一跃成为世界上软件业增长最快的国家。1999年~2000年,印度 IT 业总产值已达59亿美元。以软件业为代表的 IT 业已成为印度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在 IT 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印度占据其软件销售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难怪比尔·盖茨惊呼: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国家,而是印度。  相似文献   

2.
印度,是世界上软件产业尤其是软件出口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印度,是世界上获ISO9000质量认证的软件企业最多的国家;印度政府雄心勃勃,要成为IT时代全球IT的超级大国及领先者;比尔·盖茨预言,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一软件大国……为什么这个貌似贫穷的国家软件业如此发达?为什么中国的软件就是硬不起来?为什么中国的信息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相似文献   

3.
逸枫 《科技潮》2000,(9):128-129
今年对中国的 IT(信息技术)企业来说可谓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火爆的互联网似乎吸引了媒体的一切注意力,这让许许多多公众(其中包括不少对“互联网”为何物都还不知其所以然者)于一阵眼花缭乱中感到惑然。相对于互联网的热闹,作为 IT 业支柱之一的软件行业却横遭冷落。人们似乎忘记了(或许根本不知道),远有美国,近有印度,这些国家 IT 业的繁荣无一不是始自软件业的发展!印度软件业的研发几乎是与我们同步,但与今天印度软件业相比,我们已落在其后面。加入 WTO 后,我国软件行业将如何面对内  相似文献   

4.
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联合会发布的最新年度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出口强劲,加之国内市场健康发展,截至2007年3月底的印度IT及相关产业2006财年收入增长31%,达到创纪录的396亿美元。报告显示,2006财年,印度IT产业出口增长了33%,达到314亿美元,而国内收入则增长23%,达到82亿美元。该联合会主席基兰·卡尔尼克说,由于印度在IT人才方面优势明显,管理水平优良,服务质量高,因此印度已成为全球IT产业的外包基地。该联合会同时预测,2007财年,印度IT产业收入将达到500亿美元,2008财年将达到6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刘阳 《科技智囊》2010,(9):18-21,23,24
<正>20世纪,历史给了三个国家超越对手的机会:1900年美国对英国的赶超;1950年日本对美国的赶超;1960年韩国对欧洲的赶超。秘诀在于,这三个国家都采取了"人才优先"的战略决策。尤其是美国,之所以能够在上个世纪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就在于其实施了适应全球新趋势的国家人才战略以及人才建设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6.
软件蓝领这个词,是我国的IT业人士,在对邻邦印度成功发展软件产业的经验进行考察后带回来的,指的是在软件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处于最底层流水线上,进行大量相对简单但繁杂重复编码工作的人员。不少人都认为培养大量的人才特别是软件蓝领,是印度软件产业能够有今天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印度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它的成功取决于拥有大量技术熟练的软件人才。本文通过对印度软件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引起对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钱派 《世界博览》2013,(14):48-49
印度创业难作为强劲崛起的新兴市场,本应是一片创业热土与商业蓝海,但为何商人们纷纷表示:在印度做生意,太难。米尔·阿比德·侯赛因是印度班加罗尔的一名程序员,跟大多数班加罗尔的年轻IT工作者一样,他正在努力创建自己的软件公司。他到中国台湾学习过软件开发,在美国注册了公司,所使用的硬件设备是中国制造,他还积极地在迪拜寻找潜在的客户。虽然世界媒体广泛认为印度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大市场,但是侯赛因却无奈地表示:在印度创业太难。除了融资难——印度银行对小公司贷款没有什么兴趣,银行通常要求各种抵押或固定资产担保,而小公司通常无法提供,更大的挑战来自于腐败问题——严重的印度官僚体系。  相似文献   

9.
前言 软件产业是当今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从世界范围看,美国、以色列、德国、爱尔兰和印度等国家的软件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并形成适合各自的发展模式。美国面向全球市场,发展全程的产业链;日本面向本国硬件产业,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印度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逐渐成为软件出口大国;爱尔兰专注分销环节,成为美国产品进人欧洲的分销基地;德国重视应用,兼顾国内与国外市场。  相似文献   

10.
<正>在2018年中国正式通过首部电商法后,电商新市场印度也开始针对本国电商市场筹备电商规范法案。基于印度人口和市场前景的巨大体量,其在电商领域的一举一动,都引起世界电商巨头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密切关注。当前,印度已经成为我国许多电商和IT企业最为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笔者根据2018年7月印度政府发布的国家电子商务政策草案和其他相关文件,对即将露出真容的印度电商法  相似文献   

11.
《杭州科技》2011,(5):62-64
印度综合国力不如中国,人均GDP也比中国低,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较差,但是印度软件业却比中国发展得更好,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和出口国。印度之所以能在软件业上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与该国重视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以班加罗尔科技园为首的印度“IT金三角”。  相似文献   

12.
据印度政府官员介绍:在美国软件行业,印度人几乎无处不在。微软34%是印度人;IBM,28%是印度人;英特尔,17%是印度人。去年,印度软件出口额为36亿美元,而中国只有1亿多美元。种种迹象表明——  相似文献   

13.
对于软件产业的发展,国家可谓费尽心思。针对软件行业存在的规模小、缺乏核心技术、盗版等问题。中央和地方近几年纷纷出台了很多政策(本杂志第9、第10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入了深入分析与报道)从宏观上加以扶持,创建软件园、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等等。为解决人才问题,各级政府也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如北京就规定凡受聘于本市软件基地或软件企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或在国内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软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由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直接办理调京手续,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但是当人才的短缺、人才结构的不合理现象越来越突出,人们也就越来越发现政策只能是解燃眉之急,要解决软件行业深层的问题,还有一段较长的更具体的路要走。无人才,软件企业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来救IT于“水火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软件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软件人才。尤其是需要软件蓝领人才。目前我们对软件人才的培养存在弊端,该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阐述:我们为什么和如何学习印度的NIIT模式,如何培养高职层次的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15.
经济繁荣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当前,世界各国就人才开展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源开发与应用都十分出色的国家,读一读《美国的人才机制》,相信会对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目前.印度已率先进入人才、资本双重驱动的“公司化知识经济移民时代”,由此,美国高科技行业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已形成“印度化”趁势。从发展态势看.包括苏州在内,中国一大批硅谷也能成为中国知识经济移民大规模进驻西方就业市场的“移民发动机”。从发展潜力看.中国进入“公司化知识经济移民时代”的规模和力度将远远超过印度。中国的科技崛起.可能绕不过美国高科技行业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的“中国化”阶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印度是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软件产品已远销世界133个国家。印度同时还为55个国家提供软件人员培训。据世界银行日前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和评估结果显示,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等综合指标均名列世界第一。印度软件业迅速国际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5月,在纽约和华盛顿的书店散步,发现了许多与中国、印度和欧洲有关的畅销书。中国正在崛起,其势头迅猛。这是许多美国出版物描述的中国形象。印度是另一个发展迅猛的国家。作为西方人的美国人再次发现了印度。欧洲毕竟是美国人比较了解的地方。雷德所著《欧洲合众国:新的超级大  相似文献   

19.
7月22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日本冲绳发表“IT宪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在瓜分未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批评。但显得苍白无力。 信息产业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人把新经济比作新型火箭,信息产业则是这枚火箭的推进器。在西方国家,信息产业已成为其经济支柱,为了能够占领全球市场,八国首脑们抛出了这部“IT宪章”。  相似文献   

20.
人才缺口,缺!缺!缺!人才培训,赶!赶!赶!2004年的IT培训市场因为网络游戏产业人才缺口而火爆,因为游戏人才应用前景光明而骚动,针对互动娱乐行业的梯队人才培养,俨然成了IT培训最具活力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