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先秦是中国古代判词的初创时期;汉代是判词语体的过渡时期;唐宋是中国古代判词的发展时期;明清则是中国古代判词的成熟时期。对这样一个资料丰富、沿革清晰、体例完整的判词的语体发展流程进行研究,对于当前修辞学、语体学的研究,对于法律修辞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周哲良 《奇闻怪事》2010,(4):38-38,12
实用文的教学,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实用文作为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交际工具和手段的地位,决定了它必须适应信息交流和传播的特点。只有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注重与之相适应的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实用文就会发挥“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唐代判词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表意模式,这种模式所透视的判词内蕴,很有借鉴作用。对于唐代判词语言表意模式进行分析探究,揭示其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希冀对当代法律人特别是法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公示语文本一般分为两类:即非文学性公示语文本和文学性公示语文本。非文学性公示语文本的翻译须采用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策略;而文学性公示语文本的翻译,宜采用以语义翻译为主、交际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消费时代临近以及文学边界的消蚀,“文学性”越来越受到文艺学研究者的青睐。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文学性”,无论是作为本质的“文学性”或作为功能的“文学性”。“文学性”概念是现代化过程中理性冲动所导致的成果,是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在作祟。文艺学研究应该放弃对“文学性”的探寻,将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文学文本”转向“文学活动”,结合历史语境对“文学活动”的样态做出描述。由此,我们就可以用“娱乐性”来概括“文学活动”所共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对秦可卿判词中的“淫”、“情”、“不肖”等几个关键词进行了分析,认为判词不是对秦可卿的嘲讽和否定,而是采取明贬暗褒的方法,在秦可卿身上寄寓着对封建禁欲主义叛逆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头脑体操2     
1、绝妙判决某国一对离婚夫妇,为亲生骨肉的抚养权和住宅居住权互不相让,最后只好再次对簿公堂。法官庄严地宣布了判词。这份判词,令当事人、公众舆论都大吃一惊。但仔细回味,无不承认这是绝妙判决。你知道法官是怎么判的吗?  相似文献   

8.
判是制判者对一个案件、事件是非曲直的判决与裁定,通常分为判目与判词两大块,张鷟的《龙筋凤髓判》便是唐代典型的拟判集之一。全书共4卷79则判文,通篇用骈体文写就,判目真实具体,判词征引繁富,最终处理意见简括明确。书中不仅反映了张篱深厚的法学功底,而且也反映了唐高宗到玄宗开元时期人们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同时从拟判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研究唐代科举、铨选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文章应该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性写作是增加学生写作兴趣,克服以上弊病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文学性写作可以从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入手,继而改写文学作品,最后达到文学性写作的要求,其中需要自由、宽松的写作氨围,并依赖合适的评价手段作辅助,以确保学生的写作兴趣、信心的长时间存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古代小说和<红楼梦>判词的叙事角度,再比较两个常见的<红楼梦>英译本对判词视角的翻译方法,指出译者在增补叙事人称这一点上做出了不同选择,体现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纯文学的概念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它只是文学家捍卫自己独立性的策略.一是以个人主题来抵制共名状态的时代主题,一是以文本回避政治权力的侵蚀.它对于文学价值的认知和创造意义是明显的,却不是文学的本质和出路.  相似文献   

12.
人类之思维方式有“逻辑”与“形象”之分。其中“逻辑思维”能使人思考细密,而合于条理。如落于辞章来说,则与所谓之“篇章逻辑”相关。所以经由“篇章逻辑”之分析,是可以灵活地带动人做好“思考训练”的。  相似文献   

13.
对女性主义文论与德里达等人狭义的解构批评关系进行了辨析,讨论了它们内在的逻辑联系或共同点,指出女性主义与解构批评最本质的差异,以及解构批评对女性主义文论的长远影响,并重点考察了集女性主义文论、后殖民话语及解构批评为一身的斯皮瓦克的理论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多个角度研究消极修辞 ,1-2片概说消极修辞及关于消极修辞争论的缘起 ,3 -4片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来讨论消极修辞、积极修辞、语法和逻辑的关系 ,5片讨论了消极修辞的适用范畴 ,最后一片提出对“消极修辞”重新命名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步入新世纪的中国文学该如何面对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挤压,已成为一个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何其芳的文学活动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即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世界新潮,更要弘扬民族文学传统,凸现自己的中国品牌,建树鲜明的民族特色,努力创作高质量、本土化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6.
周作人是以激烈的反传统姿态开始他作为现代思想者的历程的,但是他的早期思想,尤其是他在五四时期的文化建设思想,明显与传统儒家文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只不过被其强烈的反传统姿态所遮蔽。理解这一点,是理解周作人后期公开标榜儒家,甚至以儒家自居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古典文论史上与反讽相似的修辞概念和哲学表述形态的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反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自己的特色,它不仅表现为一种修辞形态,而且是与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哲学内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观点会为人们理解中国传统小说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唐初八部正史文本体现了实用而审美的文学观,主要表现于经世纬俗的文学功用观和妙发性灵与形言之美的审美观。从文学史角度看,这种文学观在唐初具有纠正时弊和为盛唐文学奠基的重大意义,从文学批评史角度看,具有综合创新意义,而且这种文学观的形成过程对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美学命题,同样也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审美标准之一。古典文论及书论中涉及大量意象、意境的论述,使之形成了文论与书论在意象审美观中的契合,这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是极为特殊的现象。将意象置于传统文论与书论的边缘语境中,融汇文论与书论的共通之处,能够理清意象审美在传统文论与书论中的契合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从文章学的角度看,《韩非子》是古代文体的集大成者,它不仅是诸多文体之流,而且是某些文体之源,体裁多样,在中国古代文体流变史上具有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