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学评论一直把海明威小说创作的主题归结为勇气和死亡,这一归结使得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显得单薄、苍白,不足以说明海明威对世界文学所作的贡献。通过对海明威作品的整体分析,可把海明威一生的创作主题归结为抗争。如此不仅能统摄海明威所有的作品,而且其主人翁的“硬汉”形象也清晰地显现出一条由单薄到丰富、而至完满的脉络,从而丰富了海明威创作的内涵。从人与自然的抗争、人与人的抗争、与自身的抗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从存在主义的几个基本概念入手,通过解读海明威的作品中的“准则英雄”来分析存在主义对海明威的影响以及海明威作品中“准则英雄”与“存在主义英雄”之间的异同,以期加深对海明威作品人物的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异化世界中英雄神话的守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现代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以其海明威式英雄的塑造,成为英雄缺席的20世纪西方文学中英雄神话的精神守望者。置身于异己世界中的海明威式英雄,以超人的勇气和顽强的生命意志,激越地抗争异化,反叛死亡,所谓“打不败的精神”乃是海明威式英雄最好的哲学注脚。海明威式英雄于重压下仍保持优雅的风度,不仅给人以力量,而且给人以美感。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国作家。作为海明威的第二部小说,《永别了,武器》仍然备受公众的喜爱并继续引起广泛争论。本文试图以该小说为例,对国外评论界对海明威作品主要的主题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对国内海明威研究状况,特别是有关这部小说的主题研究也进行简要回顾。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明威评论的一些主要研究主题,以及它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海明威的个人生活、写作兴趣以及其所塑造的男、女主人公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海明威对女性人物的处理,说明海明威刻划的女主人公不该被忽视,她们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可以看到海明威是如何看待战争和战后社会心态,如何理解爱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6.
“冰山移动的尊严在于它仅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海明威的作品始终贯穿着这一理论。他的语言质朴 ,但耐人寻味。本文通过对海明威短篇小说《TheKillers》的句型统计 ,用定量分析的手法 ,从另一个角度剖析了海明威作品的语言风格 ,从而达到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欣赏  相似文献   

7.
《白象似的群山》:一种新历史主义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象似的群山》收录于1927年出版的海明威第二本专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它是海明威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可以从新历史主义角度的两个方面来解读海明威的此篇短篇小说:即海明威生活经历对该文创作的影响,以及文中男女主人公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国作家。作为海明威的第二部小说,《永别了,武器》仍然备受公众的喜爱并继续引起广泛争论。本文试图以该小说为例,对国外评论界对海明威作品主要的主题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对国内海明威研究状况,特则是有关这部小说的主题研究也进行简要回顾。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明威评论的一些主要研究主题,以及它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海明威作品中体现的与中国文学传统相通的元素。海明威本人及其塑造的硬汉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海明威的艺术风格与中国文学传统相通;海明威的自然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乞里马扎罗山的雪》是海明威最为优秀的一部短篇小说,可以被视为集有威艺术创作手法之大成。从此篇读者不仅可以窥见海明威的严谨,流畅的创作风格,欣赏海明威英雄,还可以领略海明威成功运用内心独白以及意识流表现人物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11.
作为语言学模式的一种,叙事学和文体学作为西方翻译理论的一种新趋势,主要着眼于叙事文体学的视角转换在翻译中的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结合叙事文体学中的叙事视角,分析海明威《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的中译本,正确把握视角转换对等,实现翻译等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历史和个人身世的解构,以海明威作品的“死亡主题”为研究对象,对海明威作品中生命与死亡的冲突进行更深入的挖掘,进一步探讨海明威式硬汉形象的个性色彩以及藐视死亡、超越死亡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3.
索尔·贝娄(1915-2005)是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美国当代文坛上最伟大的美籍犹太裔小说家,贝娄是不折不扣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作品主要描写那些在现实面前找不到立足点的人,他们在理想和现实面前晃来晃去,无法找寻自我归宿,被称之为“挂起来的人”,但他们始终不放弃对爱的信仰,对“永恒”的追求。贝娄的作品通过主人公对“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这三个对人的追问的问题的思考与追问,体现对身份的困惑,完成对永恒的终极意义的寻找。  相似文献   

14.
刘恒的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城市小市民张大民的形象。张大民以其坚忍、乐观、幽默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认同,他在艰难尘世中的坚守也让人们产生由衷的敬意。十年后的今天重提这一形象仍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时代背景和战争经历给海明威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成为其作品悲剧主题的根源。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在其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人在自然界、在命运面前始终是无能为力的悲观思想。从亨利的清醒者的痛苦,乔丹的勇敢者的困惑,到圣地亚哥的胜者无所获,悲剧主题几经演变发展,但都体现了海明威的悲剧人生观: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战争,也是一场徒劳的战争。  相似文献   

16.
悲剧之美——论海明威文学作品创作中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萍萍 《科技信息》2011,(11):I0159-I0160
海明威是一个极具悲剧意识的作家,从他的成长环境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其悲剧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海明威的悲剧意识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但海明威的作品之所以震撼人心,其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在精神诉求方面将浓烈的悲剧色彩与无畏的行动精神相结合,从而产生美学意义上的崇高之美。  相似文献   

17.
张红梅 《科技信息》2012,(28):175-175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海明威研究既有成功经验,也留给我们一些遗憾,其中之一便是过多的“传记“式的评论倾向.探寻了产生这一模式的多种原因,并从不同层面,具体分析了在海明威与其小说的关系上,由于曾被忽视了的多种不一致的现象而造成的评论上的误区,进而阐明其校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评论界对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颇有微词,甚至有人认为他有轻视女性的倾向。通过分析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位典型的新女性形象,指出海明威在关注男性世界的同时,也塑造出了性格多样、复杂的女性角色。通过这些女性的性格特征,让读者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当时社会现状下女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戏曲独具特色的"大团圆"结局,与作品的悲剧性之间具何种关系,其对作品的悲剧性具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目前在学术界还是悬而未决,并需要深入辨析探讨的。文章对此问题的浅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大团圆"背后的悲剧性;二是"大团圆"背后的反悲剧性。认为符合艺术逻辑的大团圆结局会增强带有悲剧内容作品的悲剧性,而不顾现实和艺术的客观事实和逻辑的大团圆结局,会损害带有悲剧内容作品的悲剧内涵,甚至完全毁掉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