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道山东沿海贝类鳃表及外套腔中共栖的2种盾纤类纤毛虫,含1新种:大粘叶虫(Myxophyllum magnumn.sp.)及1种国内新记录:双壳吸触虫(Thigmophrya bivalviorum)。作者活体观察及蛋白银染公对其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进行了综合描述,并对粘叶虫属和吸触虫属依据活体观察及蛋白银染色对其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进行了综合描述,并对粘叶虫属和吸触虫属属的定义做了新的修订。 相似文献
2.
报道采自山东沿海贝类鳃表及外套腔中寄生/共栖的3种吻毛类纤毛虫:原生钩毛虫(Hncistrocoma primigeneus)、派氏钩毛虫(Ancistrocoma pelseneeri)及威海下毛虫(Hypocomides weihaiensis)。作者依据活体观察、蛋白银和银浸法染色对其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及茛线系进行了综合描述。该研究系钩毛虫属纤毛虫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对发现自我国北方海区养殖环境中危害性盾纤目纤毛虫的常见类群(16属)之口器结构、一般形态学与鉴别特征以及属种模式做了概要性介绍。同时涉及了生活类型书籍种的分布范围、纤毛图式水平的示差鉴别及属级定义并借助模式图例为该类广泛分布而又不易识别的病害纤毛虫类群提供了一份简明的病原鉴定资料。 相似文献
4.
研究扇贝外套腔内栖生的纤毛虫一蠕状康纤虫Cohnilembus verminus(Muller,1786)的形态、核器及纤毛图式。结果显示其口器结构为:M1呈单列结构,约占体长的1/2,M2由4组毛基粒构成,PM起自M2末端,Sc约由5个毛基粒构成。此外,还列表比较了不同作者报导的C.verminus种群及其它6种已知的康纤虫的主要性状特征。 相似文献
5.
草履虫类核纤层蛋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DGD包埋去包埋技术对草履虫的核纤层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分子杂交等技术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核周存在由10nm纤维组成的核纤层;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在核周呈阳性反应,并在其表皮、口器等部位呈交叉的阳性反应;蛋白分子杂交的反应带在68kD处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以人工饲养的北星二号蚯蚓(Esenia foelida)为材料,分离纯化蚯蚓类纤溶酶,并与“龙心”进行了比较,该酶可分离为9个纤溶活力、水解BAEE活力等各不相同的组分,其纤溶性质与“龙心”相似,既能直接水解血纤维蛋白,又能激活血纤溶酶原。 相似文献
7.
应用细胞学染色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和描述了闪瞬目虫的形态结构和形态发生过程。实验第一次发现了闪瞬目虫无性生殖周期中伴随着后仔虫口器发生过程的一个特殊现象,即后仔虫口器的“移位”现象。本文从该虫的口器特点及口原基发生特点上,解释了这种“移位”现象。闪瞬目虫的口器“移位”运动分两步进行:当后仔虫的口原基发育到三片口小膜和一片波动膜基本分化成形以后,口原基先由纵向排列的位置顺时针旋转到近似水平的位置(约 90°旋转),再由水平位置过时针旋转到倾斜位置(约60°旋转)。从而保证了闪瞬目虫无性生殖后期前、后仔虫的口器在纵轴位置和倾斜角度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细胞学染色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和描述了闪瞬目虫的形态结构和形态发生过程。实验第一次发现了闪瞬目虫无性生殖周期中伴随着后仔虫口器发生过程的一个特殊现象,即后仔虫口器的“移位”现象。本文从该虫的口器特点及口原基发生特点上,解释了这种“移位”现象。闪瞬目虫的口器“移位”运动分两步进行:当后仔虫的口原基发育到三片口小膜和一片波动膜基本分化成形以后,口原基先由纵向排列的位置顺时针旋转到近似水平的位置(约90°旋转),再由水平位置逆时针旋转到倾斜位置(约60°旋转)。从而保证了闪瞬目虫无性生殖后期前、后仔虫的口器在纵轴位置和倾斜角度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