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验和数理统计研究方法,以武汉某所高校体育保健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1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与人际关系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高年级学生与大一新生学习成绩有显著性差异,稳定专业学生成绩与新办专业学生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体育专业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较高,但极差较大,不同体育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2.
邓惠明  缪剑峰 《龙岩学院学报》2009,27(6):121-124,128
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教师个人发展的心理历程与心理探索过程.适应期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专业发展目标、专业发展动机、专业发展策略和专业发展情绪特征方面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通过提升适应期教师的职业信念、改善教育理念、练就专业发展技能,帮助适应期教师建立适当的自我期待、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通过主动创设宽松和心理安全的工作环境等方式.帮助教师实现自我更新,从而解决专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入口,对如何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在校的读书能力、认识能力、运动能力、科研能力、竞争能力、就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未来从事体育教育所必需的专业能力的构成和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云南高校体育院系体育专业2006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毕业生求职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大学生求职就业心理的规律,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并对学生进行求职就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差异为目的,采用杨丽等(杨丽,梁宝勇,张秀阁,等.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39-144.)根据中国大学生情况修订的《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APS-R)对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63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完美主义人格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部分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人格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均分的得分情况都处于中等水平;在秩序维度上,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差异显著,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t=3.003,P0.01).2)男女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高标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310,P0.01),男生高于女生;男女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秩序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267,P0.05),体育专业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不同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差异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3.624,P0.05),具体表现为大二的得分低于大三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年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高标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6.812,P0.01),具体表现为大三的得分低于大一和大二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于人格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自编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问卷,对我国华中、华北、西北、华东、东北等5个地区,13个高等院校的体育院系的600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规范承诺最高,情感承诺次之,经济承诺最低;年级与专业承诺单因素方差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年级在情感承诺、经济承诺、规范承诺上均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心理健康研究已成为当今热门课题,尤其是高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诸多关注.本研究从2017年开始对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为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教学、管理、心理素质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对我校240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整理、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学专业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不同来源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来源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护理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显示,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结论: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存在不良个性心理特征,应加强对其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教师教育专业化为实践导向,以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为理论支点,对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了重构.研究认为:以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为本位的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应该包括:学生发展课程、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课程、教育场景设计课程和教育实践能力课程共五大类.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采用量表法对福建省63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上;学校自然环境、教师模范作用、人际交往对生活满意有显著预测作用;教师模范作用、人际交往、社会比较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专业学习体验有显著正效应;人际交往、学校自然环境、社会比较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专业情感体验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大学生专业学习态度稳定性分析为例,探讨熵理论在教育系统动态分析中的应用.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计算大学生关于专业学习态度问题应答的熵值及综合熵值,并根据熵值的大小分析影响大学生专业学习态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大学生专业学习态度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熵理论得出的教育系统信息,有利于从宏观视角认识教育系统的整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高职生由于其不同的生源结构和不同的社会影响因素,就心理特点而言具有同龄人的共性与自身特性,高职生存在的负面心理一直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生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图书馆阅读教育在高职院校心理教育的辅助地位,阐述了图书馆对高职生进行阅读启迪的内容和实践,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现状及学龄层次,指出应利用图书馆阅读教育对不同阶段的高职生的负面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从而提高高职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提高其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研究,回顾和总结了有关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心理资本结构、测量,分析了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视角、方法与应用价值。建议应将发展与培养大学生心理资本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并指出心理资本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凯华  龙祖坤 《科技信息》2009,(29):I0010-I0010,I0023
在校大学生由于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也是最易变动的阶段,心理问题多发多态。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在促进大学生人格、品德的健康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心理疏导方法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对心理疏导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信息化的疏导平台、加强疏导人员队伍建设、构建一体化的疏导支持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残疾大学生具有特殊的心理资本结构和状态,其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是否有显著作用尚不明确。为探明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测量量表和就业绩效测量量表,对451名残疾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不同残疾程度和年龄分布的残疾大学生,其心理资本存在显著差异;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心理资本的自我接纳、希望、乐观、韧性4个维度对残疾大学生就业过程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自我接纳、乐观、韧性3个维度对残疾大学生就业结果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其就业绩效的提升。研究结果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和特殊教育院校开展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绩效提升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源自教育体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学习与生活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缺失,个性缺陷与性格障碍。解决的对策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等,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部分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不重视体育锻炼是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改善体育教学,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加体育锻炼知识,引导积极投身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心理测试法、统计分析法、试验法,结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以提高高职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预防性、补救性三种功能,探索构建了高职院校“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坚持一个中心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建好两支师资队伍”: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完善三级工作平台”:院级心理中心、系部心理辅导站和学生心理健康组织;“抓好四个教育阵地”:课堂教学、日常教育、学生活动和心理咨询;“凸现五个工作亮点”:数字宣传、心理普测、危机干预、特殊群体、教研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现有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心理健康教育层面,对心理问题的发现缺乏有效手段,难以准确预知大学生心理危机.针对这一问题,应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预测,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利用Vague集理论构造核心因素集;确立隐马尔科夫模型各个要素的初始值,建立预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模型,运用Baum-Welch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训练,并结合Viterbi算法进行预测.根据某大学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原始记录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核心因素集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为预知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