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时期是汉语从单音节词向复音词转化的时期。由于语言内部语义的演变,出现了根词词素构词、义位引申构词、同义复指构词、类义偏指构词和借代比喻构词等五种方式,从而产生了不少新词。  相似文献   

2.
类推仿造是创造新词语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一种句法构词手段,它通过置换固有词语中 的某一词素(单纯词素或合成词素)来产生新词语,一般要求置换词素与被置换词素的功能相同或相近,且 新词语和固有词语的内部结构也完全一致。为什么有些仿造词很快就能被人们普遍接受,从而进入汉语词 汇系统,有些经过一段“预备期”后也能成为一般词汇,而有些仿造词却始终带有临时性的修辞性质,难以被 广泛使用?这既同语言系统自身的调节功能和社会文化语用条件密切相关,也受到语言内部结构规律的制 约。本文旨在探求汉语结构规律对仿造词的可接受度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有的仿造(如大多数谐音仿 造)是纯粹的修辞现象,这不属于本文所要讨论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现代修辞论著把它揉于比喻或比拟中。通感虽近于比拟,极似比喻,但他自有特色,别具一格。比拟着眼于“拟”,比喻着眼于“喻”,而通感则着眼于“通”。通感是一种上乘的修辞手段,运用得妙就会收到令读者目之动容,思而生情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现代修辞论著把它揉于比喻或比拟中。通感虽近于比拟,极似比喻。但他自有特色,别具一格。比拟着眼于“拟”,比喻着眼于“喻”,而通感则着眼于“通”。通感是一种上乘的修辞手段,运用得妙就会收到令读者目之动容,思而生情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语言的生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修辞的运用,而“比喻”是修辞中最活跃的一类,要真正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那就应深入了解“比喻”的方式,形成过程中的思维特色,以及“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6.
中缀试探     
中缀(Infix)是构词词缀的一种,通常指插在一个词中间的辅助成分(虚词素);也叫中加成分或词嵌。中缀的作用是改变原来单词(即词根)的意义使之成为一个新词。插入中缀构造的新词属于派生词。世界诸语言中,中缀是不多见的一种构词现象。中缀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有一个单词作中缀的词根;其次,插入中缀后原词(词根)的意义或词性发生变化,中缀是构词形态。据此,下文将要讨论现代汉语是否有中  相似文献   

7.
仿词作为一种修辞方法所造出的词称为“偶发词”。新时期,利用仿词创造新词群的现象非常明显,这些词都进入了大众词汇系统。仿词造词有反仿和类仿两种。  相似文献   

8.
新词识别是中文信息处理的重要课题,但因新词产生的速度快,语法、语用灵活,词典难以及时收录等问题使新词识别成为了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新词识别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规则方法、统计方法以及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新词识别的规则主要有新词词性规则和新词构词模式规则。统计方法主要通过计算词的TF/IDF值、词内部概率、词的频次对比、词的临接类别等进行新词识别。最后该文总结了中文新词识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从中外书籍及报纸、杂志中精选实例,归纳出广告英语修辞的一些特点.如,比喻、拟人、双关、头韵、押韵、重复等,有助于国内有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借助广告英语手段参与国际间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0.
从中外书籍及报纸、杂志中精选实例 ,归纳出广告英语修辞的一些特点 .如 ,比喻、拟人、双关、头韵、押韵、重复等 ,有助于国内有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借助广告英语手段参与国际间的市场竞争 .  相似文献   

11.
遵义方言名词的构词重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重叠,既是构词手段,又是构形手段,彼此界限有时并不十分清楚,很难将它们截然划开。因此,很多语法论著对两者也常常并不加以区分。本又根据以下标准来区分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①不重叠不能成词,必须重叠才能成词的,是构词的重叠;②不重叠可以成词,但彼此意义不同(包括转指别的事物,专指变泛指,统指或指大变小称等)的,是构词的重叠;③不重叠可以成词,但彼此词性不同(意义当然也就不同)的,是构词的重叠;④不重叠可以成词,彼此意义完全相同,只是音节不同或用法、色彩稍有差别,或者分别属于老词和新词的,是构词的重…  相似文献   

12.
各语言单位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种普遍、客观的存在,如词与短语之间的“短语词”即是.同样,在语素与词之间也有“语素词”,它在当代汉语某些类型的新词语中普遍存在,主要特征是有词的形式但却不能独立使用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当代汉语语素词的新义有三个来源,即外语中引进、一般性引申和修辞性引申.建立语素词的概念,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当代汉语新词语,加深与拓展对词汇产生和词义发展的认识,同时也可以纠正已有的一些不正确、不全面认识,以及某些工具书的不当立条与释义等.语素词与词义的增加和新词的产生关系密切,它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产生新词新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幽默是通过语言形式而表现出来的幽默 ,是一种语言艺术。著名修辞家张弓先生说过 :“幽默是利用语言条件 ,对事物表现诙谐滑稽的情趣。”幽默既然是一种诙谐滑稽的情趣 ,一种氛围 ,它应是修辞效果的体现。换句话说 ,语言幽默是多方面运用许多特定的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产生幽默、风趣、滑稽的修辞效果。本文所要论述的是构成俄语语言幽默的各种修辞手段。一 幽默与辞格修辞一词源自希腊语 ,本义是指“精湛的演讲术”。修辞的重要内容是对辞格的研究。人们常常利用双关、夸张、比喻、回环、仿拟、层递、反语等辞格来创造出幽默、诙谐的…  相似文献   

14.
数词,顾名思义,是“表述数目”的词。人类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数词。数词,除了表述一种数量概念,在语言交流中,还有修辞意义,或用来比喻,或用来夸张等,使语言表达变得更丰富、更生动、更形象。数词的这种修辞意义,不仅在汉语中随处可见,在英语中也可信手拈来。比如:汉语成语“百里挑一”,英语成语是“onein 8 thousand”。又如:形容人数不多的汉语成语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描述性方法观察英语新词现象可以发现其生成的隐喻途径。研究显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技巧,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隐喻可以使旧词获得新义并借助构词法构建新词新义。这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并能有效减轻记忆和认知的负担。因而可以认为,隐喻是产生语言新词的内因,是拓展和创新词义的有力工具,也是语言获得自我再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动物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中,通过明喻、暗喻及借喻等比喻修辞手段,得到了充分而广泛的运用,因而也受到众多莎剧研究者的关注。《麦克白》是莎剧中充分运用动物意象构造故事的一个典型。英汉文化中很多动物在喻意上差异较大,故在从事莎剧中动物文化词的翻译时要充分注意到同一动物文化词在两种文化中的涵义是否相同。  相似文献   

17.
程瑞娟 《海峡科学》2002,(5):77-78,81
科技英语新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满足人类社会的实际需要而形成。本文探讨了科技英语新词的产生原因及构词方式,并对诸种方法加以分析归类,并提出科技词的翻译必须考虑新词的科技内涵。  相似文献   

18.
大家对修辞"比喻",在散文中的用法比较熟悉.也知道比喻又分"明喻"、"暗喻"、"借喻"等多种.那么,修辞"比喻"在近体诗中的运用如何?答案是大同小异.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小异"."小异",在近体诗词中大多用省略"比况词"--"象"、"是"、"成了"、"简直"等的方法,有时用"如"、"似"、"犹"等.  相似文献   

19.
英语常见修辞格浅说马慧莲,单满菊修辞格,也叫修辞比喻,英文是norsofsoeecn.根据《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的解释,修辞格就是比喻,是扩展词或词组的意义以获得某种效果的方法.通常是把两件事物—即听谓“要旨”(tenor)或主项,“媒介”(vehic...  相似文献   

20.
拟声法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语言.它既是构词手段.又是修辞手段.从构词方面而言.拟声词的语音构成有一定规律可循.从修辞方面而言,拟声词生动形象,因而在汉英翻译中根据情况准确、恰当地运用拟声词能够取得很好的修辞效果.增加译文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