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刚  王孟立  杨红许 《科技信息》2007,(25):261-261,277
本文通过对平顶山矿区采煤沉陷区的景观生态特征跟踪调查,对采煤沉陷区给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在认真总结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平顶山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2.
高潜水位矿区采煤沉陷区积水较为普遍,尤其以两淮地区更为明显。山西省采煤沉陷区土地破坏类型以地裂缝、地面塌陷为主,沉陷区积水较为少见。针对晋南地区采煤沉陷积水区的特点,提出了矸石充填治理模式,为该区域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土地沉陷,不仅使部分农田被毁,生态失衡,而且对地面的建筑物、道路、铁路、桥梁和输电线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易诱发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破坏矿区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对采煤沉陷区采取防治,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研究工程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下煤炭的开采,采煤沉陷使得可正常利用的土地受到破坏,因此在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被大规模开采完以后,深入研究并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和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土地资源势在必行.本文是在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研究基础上的工程实践应用及分析,主要论述了沉陷区土地复垦的社会背景、牛心台煤矿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工程实践、土地复垦工程项目分析.最后指出,在现有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应积极开展针对各矿区采煤沉陷区的土地复垦研究及工程实施,恢复宝贵的土地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毅 《科技信息》2012,(14):390-391
通过创新的管理模式,介绍了综合治理采煤沉陷区的的方法和经验,为其它矿区采煤沉陷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典型的沉陷初期(0-10年)的采煤沉陷积水区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了4个沉陷积水区,布设了11个底泥采样点,进行了春、夏两季的表层底泥的样品采集,分析测试了Cu、Pb、Zn、Cd、As共5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张集矿区塌陷塘底泥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采煤沉陷区底泥中地累积指数Cd最高,达到了6级严重污染其次为Pb、Cu、Zn,属0~1级轻度污染,As处于0级清洁无污染,沉陷区底泥中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CdPbCu=ZnAs;Cd、Pb的Hakanson生态危害系数均值分别为332.81、1.76,Cd达到了强生态危害水平;综合来看,采煤沉陷区底泥中重金属Cd污染情况最严重。  相似文献   

7.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主题。煤炭和其他有用矿物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也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其中 ,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以地处河北唐山市的开滦矿区为例 ,例举了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几种实例 ,提出了解决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问题的对策 ,说明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采煤沉陷对可正常利用土地的破坏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利用Matlab中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函数求取了采煤沉陷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采用概率积分法对井工开采煤矿损毁土地进行预测.在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研究基础上进行工程实践应用及分析,对在现有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积极开展针对各矿区采煤沉陷区的土地复垦研究及工程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践城区采煤沉陷地生态恢复整治新思路,以“回归自然”为本,因地制宜,依沉陷区原自然地势和水文、地质条件,在人工支持、诱导下重建一个高水平的突出人地关系、整体协调、共生协调、发展协调的环保型森林绿地。将百年采煤迹地变成展示历史文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作为煤矿固有的也是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采煤沉陷已成为煤矿区危害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工程地质灾害。本文针对煤矿采空区地表变形问题,以湖南省宁乡县五亩冲煤矿地质环境影响评估项目为依托,对该煤矿采空区地表变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矿山开采沉陷预计理论进行沉陷影响程度分区,以期对其他同类型地质环境的矿区预测采煤沉陷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研究区煤矿排污水和塌陷塘水微量进行采样分析,并且在淮南采煤沉陷区水环境现状和主要污染风险因素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微量元素在煤矿排污废水与矿区塌陷塘水的浓度差异和微量元素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认为煤矿排污废水可能是塌陷塘水中Cd、Cr、Mn和Cu元素的主要来源.据此对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实施水体中微量元素超标污染治理,构建多种功能类型人工湿地,利用塌陷塘调节蓄水作用缓解季节性缺水,建立健全沉陷区水资源监测、利用和协调机制等建议,为矿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煤沉陷区数字地形图更新的一种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开采沉陷预计的采煤区下沉等值线图不便于直观地反映矿区地形的动态变化,其图形数据结构与数字地形图存在差异,难以直接用于规划设计和矿区GIS分析。支中针对现有开采沉陷预计模型的特点,以通用数字化成图系统为操作平台,经过简单的数据处理后,实现了矿区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预测更新。实例应用表明,更新后的图形数据结构与原地形图完全相同,其精度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可作为开采沉陷区土地规划和建立矿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图件。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及其过渡地带是中国主要产煤基地,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且地理、地质条件复杂,大范围地下采煤已导致严重的地表沉陷与损害,其规律与中东部平原矿区明显不同。多年来,针对黄土矿区开采沉陷与地表损害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基于笔者及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黄土矿区地表移动、开采裂缝与台阶、黄土层附加变形、斜坡滑移与滑坡、环境退化与损伤的基本特征;揭示黄土矿区开采沉陷中的土岩互馈影响、土体单元体积变形、失水固结变形、湿陷变形、山坡滑移、滑坡、裂缝、环境损伤的机理;介绍黄土矿区开采沉陷与变形的预计模型及其适用性;阐述卫星定位测量、激光雷达扫描、重力异常测量、多源遥感分析等测绘技术在开采沉陷与损害监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分析其技术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从黄土矿区开采沉陷的细观破坏特征及微观变形机理、黄土山区多工作面开采沉陷预计、老采空区地表稳定性、采煤沉陷与环境损伤的时空效应等方面,展望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技术问题,供学术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监测基础数据的质量,以宁夏惠农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区,分别选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前和治理恢复后的QuickBird遥感影像及高分二号遥感影像,运用PCA算法、NNDiffuse Pan Sharpening算法、Gram-Schmidt算法与Brovey Sharpening算法进行融合实验,并对融合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4种融合算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QuickBird影像和高分二号影像的原始多光谱影像空间分辨率。其中,QuickBird遥感影像使用Gram-Schmidt融合算法处理的效果最优,不仅在空间信息融入度方面表现较好,还具有很强的光谱保真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准确获取采煤沉陷区治理前的典型地物,如地裂缝、煤矸石、煤堆、矿坑水的范围、纹理及形态等相关信息;高分二号影像采用PC Spectral Sharpening融合算法处理的效果最优,不仅能够提高采煤沉陷区地物的空间细节信息,且能较多地保留原始多光谱信息,对于采煤沉陷区治理后的典型地物,如复绿植被、观景平台、中心广场等人造景观的几何结构和纹理信息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杨静 《创新科技》2013,(9):26-27
生活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是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山西省潞安矿区近十年的生活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主要体现在生活社区生态化、闭矿区资源再开发和沉陷区景观重构等3个方面。生活社区生态化设计主要体现在生态理念更新、人文环境构建、大环境回归自然和社区管理信息化等4个方面;闭矿区资源再开发以LOFT艺术园再造和矿业博物馆两种模式为主,沉陷区景观重构则重点实践了湿地生态园、农业观光园和景观公园等3种模式。潞安矿区生活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其他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的调查研究,结合当前国家对各大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投入,提出自己对于沉陷区治理的意见和想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不断扩大,煤炭资源开采引发的一系列地质灾害和生态问题越来越引发各界的关注。开采过程中由于对围岩内原有应力平衡的破坏而形成的采空沉陷区不但经常引发滑坡和泥石流,也造成了大面积的植被破坏、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影响着矿区人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治理。本文分析了煤炭开采沉陷区地质灾害与生态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开采沉陷区地质灾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采煤沉陷衍生的水环境问题,选取淮南潘集区典型的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进行采样点位布设、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分析地表水水质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并采用W值水质评价法评价地表水水质.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监测时段内沉陷积水区地表水体中pH、F-、CODMn 、NH3-N、TP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TN含量递减,CODCr先减小后增大;研究区域沉陷积水区地表水水质受降水等条件影响;淮南潘一、潘三矿采煤沉陷区积水区地表水水体质量较差,主要污染物为CODCr和TN.该研究为淮南采煤沉陷积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煤沉陷区涉及我国多个省市,长期以来一直是资源型地区的重要社会民生问题。该文中通过国内外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总结,结合山西省产煤第一县区平鲁发展实际,探讨了"多规合一"指导采煤沉陷区县域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珠海一号"卫星高光谱数据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为采煤沉陷区水质时空监测提供了更高精度的数据源.叶绿素a浓度是评价水质状况的重要参数.为探究淮南采煤沉陷区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以安徽淮南顾桥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珠海一号"高光谱影像和水样测试数据,对采煤沉陷水域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进行构建,反演并分析了顾桥采煤沉陷区叶绿素a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基于珠海一号高光谱影像(b10+b19-b2)/(b10+b19+b2)波段组合方式构建的三次函数模型精度和稳定性较高,可以用于顾桥采煤沉陷区水质的动态监测;顾桥沉陷区水域总体叶绿素a浓度较高,高值区主要位于水域中部,且南部水域高于北部;农田施肥和工矿生产、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是造成沉陷区内叶绿素a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