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李白的游仙诗,借以说明李白借助道教及道家思想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格理想和诗歌风貌,并且以一种积极的入世心态区别于同样受道教影响很深的李贺。 相似文献
2.
杨世明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55-57
李白诗歌有着深广的文化内蕴,集中表现为奋斗进取的精神,高大的人格,对生活的热爱,多元一体的思想等方面,这些文化精神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自己努力,但与客观条件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玉柱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6):85-89
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儒生"自命,一生坚持"奉儒守官"。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杜甫形成了积极用世、忠慈仁爱的性格和襟怀。而当他的忠君、济世的仁政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他又变得激昂与深沉、忧患与恻隐。这就使得儒家的仁者情怀与关注民生疾苦的精神统一于杜甫的身上。杜甫在诗歌中毫不隐讳自己积极入世的态度和忠君济民的打算;在他的思想中,合理的政治应当表现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和谐:君主应当爱护人民,使之安居乐业,而人民则理所当然地应该忠诚和拥戴君主。儒家思想文化和特定的社会人生际遇使杜甫只能永远是直面现实的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4.
5.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另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歌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即所谓“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这一时代特点结合他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表现出了与杜甫诗歌中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迥然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6.
7.
儒家德行观与民族精神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许松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6):34-37
儒家德行观以儒学的“仁爱”为核心,是体现并贯穿在其义利观、和谐观、国家观、人本观诸方面的道德思想与实践。义利观是其基础,和谐观是精髓,国家观是归属,人本观是出发点,四相辅相成、内在统一。这四方面不仅完整体现了儒家德行观的精神实质,而且也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之基础。 相似文献
8.
"孝"是早期儒家为家庭和社会伦理所进行的理论设计,具有较强的生存功利精神.孝道在后世发展成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准则.通过分析早期儒家孝伦理的表象,可探求其真正蕴含的生存功利精神. 相似文献
9.
10.
刘良恒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32(3):134-135
《关雎》包含着“中和”的儒家精神。这种“中和”的精神就是要求情感表达适度,体现中和之美、中正之美。它对于培养儒者完善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关雎》得到孔子及历代儒者的推崇和喜爱。 相似文献
11.
哀伤诗和游仙诗是现存江淹诗歌中的重要题材。哀伤诗抒情深沉真挚,格凋凄婉苍凉。游仙诗则表达出其愤世嫉俗和归隐求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杨伯南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2,(2)
曹植迷信神仙,并非像有些人所说他不相信神仙,或早期信,黄初四年后不信。对曹植游仙诗的评价,目前学术界或否定或肯定各持一端。笔者认为:他前期的游仙诗应予否定,后期的变格游仙之作则应肯定。其艺术成就,本文亦作了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14.
鲁红平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20(1):58-62
阮籍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忧生切骨,以玄学作为自己的生命哲学。而这种哲学已浸染到他的游仙诗创作中,使他的游仙之作与曹氏父子、稽康不同,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色:羡仙之情与仙我的对立,脱俗与自由的追求,清雅素朴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论证评价中争议最多的因素就是论据能否为论题提供充分的支持,法律论证评价也不例外。法律论证评价的核心问题就是法律论据的评价标准。在这一评价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黄小平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2):67-72
自然山水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家园,更是心灵的栖居地和精神家园。旅游文学通过自然山水的描绘负载着儒家的"君子比德"精神、进取精神、忧患精神,这些积极入世精神是中国世世代代人们灵魂的核心。儒家精神像永不熄灭的火炬,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引导、鼓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以全部的生命力量与热情,去直面人生,参与现实,不懈求索,直到心灵世界的诗意栖居。旅游文学应充分展现出儒家对个人在社会群体、民族国家中作出的价值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大鹏”形象从《庄子·逍遥游》中诞生后,历代文人不断丰富它:李白建构的“大鹏”形象有两方面貌似对立的内涵,一是脱离世俗羁绊追求身心自由的精神,二是积极建功立业济苍生安社稷的精神;李白思想的复杂性决定二方面内涵统一的可能性,盛唐时代精神决定了二方面内涵外在的一致性,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特质决定了二方面内涵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1)
公民精神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一种德行,高校开展公民精神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儒家群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价值。高校培养大学生公民精神应该借鉴儒家群己观的积极意义,引导大学生追求个人人格独立,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集体价值的统一,使大学生适应现代公民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沈艾娥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1,(3):54-57
在掌握丰富材料的基础上,着重对李白文化产业现状及跨越式战略发展予以系统的分析研究,以期填补李白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为李白文化产业的战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