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中文商业报刊《申报》的创刊、竞争和崛起为基本线索,对美查的报业活动、报业贡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述。认为美查开拓了一条办报盈利的道路,在报业实践领域,确立了一种商报“样板”,对中文商业报刊的发展具有筚路蓝缕之功。因而堪当近代中国报业家的先驱。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的报刊历史中,有知识分子办报与政治家办报两种办报传统。其中知识分子办报与文人论政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政治家办报与政党政治在中国的兴起有关,两种办报传统并立竞进,对中国现代报刊的发展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考察两种办报传统的协调制衡,不但可以厘清历史中报刊与政治之间的复杂脉络,也可以为今天新闻事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意义资源。 相似文献
3.
4.
5.
近代中国的政党报刊与商业报刊可谓同中有异,平民化即是二者当时最大的共同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支持力量、经济来源、政治倾向等诸多不用之处。但二者同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加快了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曹明臣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1,(5):112-114
报刊史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种类也极其众多,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报刊史料能很好地弥补相关史料的不足,因而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一项史料。利用近代报刊史料研究中国近代史,需要加强对近代报刊史料的研究工作,要将报刊史料和其他史料结合起来利用,此外利用报刊史料也要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健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68-72
反思是人们对自我思想行为的反观自照、反省自察。社会在人们的反思中不断飞跃,中国近代社会不断汹涌的反思浪潮,成为中国近代报刊的重大主题,关注并反映先进的中国人的反思历程,将作为一种优良传统,为后来的报刊工作所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8.
“文人论政”传统是我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探究其发展动因,我们可以发现,其在近代的大放异彩,是中国文化传统与“西风东渐”的合力作用,是变革时期中国矛盾重重之社会现实的呼唤,也是近现代中国政治舆论环境的写真。 相似文献
9.
邵宇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4):17-21
论述了近代中国国家建设存在的两方面政治困境:一是缺乏一套全社会都能接受的共同信仰;二是领导性力量的孱弱。认为要实现国家建设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信仰重塑和组织建设。政党的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同时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领导力量,并通过政党的组织功能动员社会力量,从而使“以党建国”的道路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徐生忠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83-87
在西学东渐的春风下,中国近代报刊积极关注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科技知识。1896年3月《万国公报》公布伦琴发现x射线后,近代报刊及时迅速地竞相追踪报道和传播x射线知识,其中包括x射线的用途、x射线技术的发展和X射线的原理及其危害,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反响。近代报刊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对x射线知识传播的过程也充分反映出了报刊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中的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秋安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4-27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70多年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激烈的变革,也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大变革。西方传入的自然科学的进化论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元气自然论,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接受科学进化观的一部分学者,形成了唯物史观。真正系统和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是瞿秋白和李达,这可以说是思维方式转变的第三步。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俄罗斯社会在苏联解体后的近十年里发生的种种巨变都体现在俄语中,特别是在俄语报刊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为舆论主体的报刊语言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14.
近现代回族新文化运动积极地投入社会实践,其中创办报纸是其主要的组成之一。回族报刊本着开启民智、发展教育、改革宗教、振兴民族、凝聚人心、化除畛域的宗旨,在回族社会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场运动被当时著名汉族学者顾颉刚先生称为"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也被今天的学者誉为是"近代中国穆斯林的新文化运动,中国历史上伊斯兰文化的第四次文化高潮"。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正是这场深入回族民间的伊斯兰维新思潮运动,推动了近代回族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对外贸易的局面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其中进出口差额的变化究竟对中国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鸦片贸易后的中国,其贸易地位转变以及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鸦片的大量进口所造成的贸易进出口差额的转变,而在于中国自身产业结构及自然经济的落后生产力上。 相似文献
16.
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在基础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实验技术、生产技术等层面,其传播主体、方式、途径、载体和效应上有不同的特点,所体现出的科学启迪、技术示范、技术溢出、技术载体等效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倡导言论自由宣传改良派主张--试论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报业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平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92-95,10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同时 ,他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富传奇色彩、最有影响力的报人 ,对近代中国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与康有为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政党报刊 ,对冲破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严厉的结社、新闻出版禁令 ,有开山之功 ;主笔《时务报》风行天下 ,宣传了维新变法的主张 ,扩大了维新派的影响 ;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 ,宣传西方先进思想 ,提倡民主民权。他所创办、主笔的这几份报刊在各自生存的有限时间内充分发挥了报纸的宣传、鼓动、引导的职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明清社会蕴含着新的社会因素的萌芽,所以由婚俗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的演进显得比以往更加激烈,并且成为了当时民主革命运动的一部分。明清的婚俗暨传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规范着人们的婚姻状态,双从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上渐趋解放,从而更加合理、自然,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悲剧、古典喜剧都只有一个高潮,即悲剧高潮、喜剧高潮,古典悲喜剧则有两个高潮,先是悲剧高潮,后是喜剧高潮,且喜剧高潮才是主高潮。以"大团圆"结局的所谓中国式悲剧根本不是悲剧,而是悲喜剧,因为这些作品有两个高潮。而古典悲喜剧中悲剧高潮转化为喜剧高潮一般是通过现实和幻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近代留学生群体发展的过程,亦是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的过程。具有双重文化性的近代留学生群体在国内外创建学会(社)、创办报刊,并通过它们传播文化、争论问题、互动交流、展示自我,于是公共文化空间逐渐形成。近代中国的公共文化空间与西方社会所谓的"公共领域"不同,前者是产生中国式"公共领域"的土壤,其功能的具体表现既有文学式的优雅,亦有政论式的急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