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的发生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目前地震学只是一门观测科学,我们只能加强观测,通过各种经验方法来进行预测,确定重点监测区.由于地震学异常与地震之间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通常一种地震学指标在一次地震中出现,而在另外的地震中不出现或不明显,因此,单一使用某一个地震学指标的预报方法就表现出它的局限性.而如何解决预测结论的权值以及各指标组合时相互间的非线性联系对最终预测结论产生影响就成为难题,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较好的方法.它通过分析各个指标,建立其内在联系,并根据这种联系对目标进行预测,能有效地避免了采用单一指标进行预测的片面性,大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本文就BP神经网络算法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福建沿海地区干旱与地貌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东南沿海地区30年的气象燃料和地貌形态的分析表明,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干旱,以及沿海地区不同地段的干旱程度与地貌形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文中提出了根据不同地貌类型合理利用土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福建沿海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福建沿海各地志书中有关洪涝的记载和这些地区部分洪涝的资料,对洪涝灾害作了分析。结合地域地貌、气候等特征以及人为因素,探讨了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洪涝发生的规律,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福建沿海地区的偷渡现象集中于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等地,各地偷渡客尽管在去向上“各成一路”,但在偷渡的成因、方式、造成的社会问题等方面,其共性显现无遗,共同促成了福建沿海地区独特的偷渡文化。偷渡现象客观上为沿海各地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途径,亦导致当地经济社会畸形发展,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渐成恶性循环之势。从治本计,针对福建沿海地区偷渡问题,一方面应继续保持高压,加强打击,内外联系,构建高效协作机制,另一方面,更应立足疏导,努力优化当地发展环境,缓解就业压力,拓展创业空间。  相似文献   

5.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强夯置换碎石墩的加固机理,强夯置换处理沿海地区软土地基的方法、施工工艺,经治理后的软土地基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福建沿海地区太阳辐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GIS平台和NOAA-AVHRR的CHI和CH2资料,反演得到福建沿海地区地表反照率.利用1961~2000年累计年月平均气候资料,采用气候学方法计算福建沿海地区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辐射平衡,并分析其对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运用遥感技术可定量反演地表反照率,结合太阳辐射计算方法,可确定各地乃至更细小网格的辐射值,精度可满足要求.这既可以弥补地区太阳辐射观测资料空缺,又可以为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关辐射资源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运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地震变化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台湾地区和四川地区地震数据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对大地震的发生时间进行预测.实验证明该模型用于地震预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运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地震变化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台湾地区和四川地区地震数据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对大地震的发生时间进行预测.实验证明该模型用于地震预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福建沿海地区是福建经济最发达地区,同时又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本文广泛收集历史上发生的重要自然灾害事例,从中分析得出福建沿海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特点及危害。并对形成自然灾害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自然灾害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广东沿海地区风场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广东沿海地区大气边界层测试资料和气象台站连续5a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广东沿海地区边界层风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广东沿海地区盛行偏东风,平均风速较大,但静风频率也较高.四季都有海陆风,以珠江口地区出现频率最高.各地近地层盛行风向不同,500m以上高度盛行风向差异较小.夏季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冬季随高度呈双峰型分布.大气稳定度以中性D类为主,地区差异较明显,珠江口附近不稳定类稳定度最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沿海地区持续发展隐患浅论PotentialTroublein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hina'sCoastalAreas¥//郭来喜(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IO0101)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沿海11个省。...  相似文献   

12.
广西沿海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行政区划的合理与否是以能否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为衡量标准,目前广西沿海地区两万多平方千米的窄小范围内拥有钦州、北海、防城港3个地级市,1 595km的大陆海岸线分成3段,分属3个地级市开发管理,3市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明显.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广西沿海地区的综合实力,对广西沿海地区现行的行政区划进行整合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立足于广西沿海地区现行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分析,现行行政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和分析广西沿海地区行政区划的优化方案,得出现行行政区划应调整为3市合并为2市,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3市合并为1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唐山市原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城市,长期以来,唐山将经济重心放在市政府所在的中部地区,从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给予大量倾斜支持,这给唐山经济的确带来了一定发展,但出于唐山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处在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唐大三角的地域中,唐山经济发展今后应该突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文章从唐山经济发展战略转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唐山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试图对唐山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给予明确定位,并提对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利用LOWTRAN7大气辐射计算模式,对2个红外通道分别选取不同的模式大气进行计算,得到了各种模式大气的大气透过率。利用沿海地区的历史资料初步分析了沿海区域模式大气,计算了沿海地区的大气透过率,并讨论了整体、细致边界层方案的模式计算值,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沿海地区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海地区城镇空间布局现状特征的分析,指出城镇空间布局的不合理是制约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对以往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沿海地区未来城镇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采取扇状组合式的布局方案,以便更好地带动沿海地区城镇地域系统的发展,并提出了一些优化该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沿海地区社会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美国社会脆弱性指数(SoVI)方法用于中国沿海地区,并基于中国国情进行改进,以探索中国沿海地区社会脆弱性的空间分布及其社会经济文化驱动因素.基于SoVI方法,选取31个指标对我国沿海的300个研究单元进行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社会脆弱性的6个主要影响因子:城镇化水平,经济条件,年龄与性别,民族与特需人群,居住条件与文盲,医疗水平.对这些因子按照对社会脆弱性的正向或负向作用进行加和,得到最终的社会脆弱性指数.结果显示,最高的社会脆弱性集中在海南省及北部湾沿岸,江苏北岸和辽宁省北岸社会脆弱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17.
采集了福建沿海农田水稻样品以及对应的土壤样品各185件,分析了其中Hg、Cd、As、Cr、Ni、Cu、Zn和Pb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福建沿海经济区水稻的重金属吸收系数大小顺序为CdZnCuCrNiAsHgPb.部分水稻样品中的Cd明显富集,吸收系数大于1.0.不同区域水稻样品、同一地区的不同品种水稻样品的重金属吸收系数差别很大,水稻吸收土壤重金属受到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植物本身的吸收性能的影响,因此,单一的因素难以反映土壤重金属水稻的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8.
吴欣  陈文彬 《科技信息》2012,(15):72-72,69
本文根据今年来的辽宁省海岸带的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情况,参考省内的有关工程文献,论述了辽宁沿海地区的主要特殊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地区性特殊土的力学性质差异对工程建设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海洋蓝色经济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海洋灾害将逐渐加剧,这会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安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围绕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咸潮入侵、滨海湿地退化、风暴潮灾害加剧等危害进行阐述,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福建沿海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度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沿海地区农业脆弱生态环境的特点,以人均水资源、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干燥指数、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人均GDP、农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口密度、文盲率、高等教育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分配各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福建沿海地区农业脆弱生态环境分为较严重脆弱、中等脆弱、一般脆弱、无脆弱4个等级.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