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直音类词语注音方法,发现“直音”非纯粹的注音术语,还兼有析形、辨义等功能。朱熹选择注音字是有意而为之,被注音字与注音字之间往往存在着古今、通假、同源、异文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慎独”与“自欺”是中国传统思想当中的重要概念。《大学》文本通过描绘一个小人与君子相遇的故事,来说明“慎独”与“自欺”的关系。历代注经家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朱熹的以“知”解“独”说。从朱熹《大学章句集注》的理解出发,可以解读出小人在遇到君子之前、遇到君子之时和对于“诚”状态的忽视而发生的三处自欺。故事在旁观者对于小人的共情当中结束。由于共情的发生机制,“慎独”作为一种工夫论具有了普遍性,同时也预示了第四处自欺的出现。面对难以摆脱的自欺状态,慎独的意义就在于直面自欺的现状并始终承认人处于“不诚”的可能之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孟子集注》注音的探源与分析发现,善格物致知的理学大师朱熹对前人的注音成果并非全盘照搬,在以《孟子音义》为蓝本的基础上,广采众说,对于《群经音辨》《孟子张氏音义》《孟子丁氏手音》《说文解字》《孟子陆氏注》等书的音读是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4.
王逸章句《楚辞》的动因,源于思想上与屈原的趋同性和地域上的认同感。其章句的独特方式体现在:挖掘《楚辞》的儒家思想,及所承继的《诗经》“比兴”手法,肯定屈原思想与《楚辞》价值。王逸在章句时,凸现了汉人“解经”法,不仅力图将《楚辞》纳入经学研究的范畴,还企望将《楚辞》提高到“经学”的地位,同时在思想和情感上体现了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康、乾时期兼采汉宋学风的礼学思潮下,吴廷华顺应和张扬这一治学风尚,其研治《仪礼》在以郑玄注和贾公彦《仪礼注疏》之说为主的基础上,又广泛吸纳往哲时贤的训释成说,从辨明诠释是非入手,结合自身的诠释思考与理念,形成新的训释结论,广综博取特性鲜明。《仪礼章句》体例划一,着眼于简明疏解《仪礼》本经,在离章析句、校勘、释音、仪制训解等方面,皆形成了自身的诠释特色,为乾隆前期《仪礼》学的传播,发挥了其他著作难以替代的学礼者阶梯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楚辞章句》中汉代拟骚作品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现象 ,可将原来关于楚辞的影响研究转变为被影响者的接受研究 ,从被影响者主动接受这一方面来认识拟作的意义。文章从汉代作家接受的角度 ,分析其如何有意识地吸纳或排斥屈原作品的某些内容 ,探讨了汉代一统背景下 ,拟骚创作与文化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逸《楚辞章句》有很强的抒情色彩。这与它的语言特点有关。其抒情性一方面是借助特殊的句子衔接来实现的;另一方面,语言修辞方法的多样性也避免了平铺直叙,强化了表情力。此外,语言上诗行造型特点,与对偶、排比等句式结合,形成了匀称协调、富于变化的风格,也有利于充分地表达情思。可以说王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为注解所能达到的抒情功能,适应了《楚辞》的“题旨和情境”。从抒情特征看,《楚辞章句》与《楚辞》本文形成了和谐、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从《四书》的内容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译的必要性;其次从《四书》的英译简况看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译的现状:最后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译的两个方面与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楚辞章句》在注解《楚辞》的过程中体现了王逸本人的一些思想,其中关于文学本质的观点尤为突出和鲜明。具体来说,王逸的文学本质观包括:文学的本质在于"言志"、"述志";"志"中含有"情"的成分;"舒泻忧思"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楚辞章句》中提到的"情"大都指一己感情,只要内心的感情激荡欲出,就可以形诸文字。而且王逸指出,感情可以尽情地抒发,甚至到了呼天抢地不能自已的程度也无关紧要。只要感情抒发得足够动人,足够悲,就是好文。这就超越了汉代《毛诗大序》所规定的"止乎礼义"、"主文而谲谏"的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熹的诗教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具有形而上意义,通过日用工夫涵养、复归本心,以启明广大生民之本心,通达大道。为充分发挥《诗经》的教化作用,使其与集理学之大成的《四书》学融贯为一整体,朱熹的治经重心与前儒相比有所转移,将义理阐释作为解经旨归之一,引理入经。“思无邪论”“淫诗说”“反美刺论”等诗教观使《诗经》文本脱离政教桎梏,在回归本义的基础上施展教化。探究朱熹诗教观在《四书》中的呈现,可以经鉴理,发掘其背后的义理主线。经与理的密切关联深化了经学的思想底蕴,更优化了理学的教化效果。朱熹在经学理学化方面的努力使其思想体系更具整全性。  相似文献   

11.
仁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仁学思想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历代学者如孔子、孟子、程颢、程颐、朱熹等在仁学思想的发展中均有卓越的贡献。朱子在对儒家仁学思想的承继和光大尤为突出。整理和研究朱子对儒家仁学思想的承继和光大,对当今海西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海西文化的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河上公章句>即<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它反对世俗的审美享乐,认为只有符合道德戒律的清静无为、以求长生的审美观念才是真实的、有用的审美思想.在其追求真美的思想体系里,"柔、和、静"是其核心审美范畴,"柔弱、中和、清静(安静)"是其基本审美范畴;在审美倾向上,它阐释了"抛弃世俗审美,寻求无美之美"的审美本体现,它提出"反对情欲的满足,寻求涵养性命"的情性观,它怀有"反对文饰,提倡质朴"的文质观;它以"长生"为审美理想境界,以"真人、圣人"为审美理想人物;其哲学基础即为道家之"道、一、精气神".  相似文献   

13.
所谓欲望,包含生理性欲望[本能]和满足生理性欲望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欲望[加欲]及理性的所望[希望]等意义。朱熹认为先验具有的道德性和属于人之自然本能的生理性欲望是天理。然而,他指出存在满足生理性欲望的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欲望的加欲。在他看来,加欲必然朝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而成为私欲的根据。与之相反,王夫之认为加欲是一种自然现象。根据王夫之的观点,加欲不是私欲的根源,私欲也不是加欲的直接结果。朱熹想通过消除利己心恢复先验地存在的普遍之道德原理来解决与现实相关的诸多问题。他认为先验普遍的道德原理之存在不是被确认的事实,而是一个信念体系,因此对同意此观点的人可以具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而对不同意此观点的人,有可能成为空谈。王夫之把不断变化的气之运行与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认为生理性欲望的发现和满足生理性欲望的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的加欲和私人欲望的私欲等不应是被排除的对象,而应是被调整的对象。在他看来,所谓人生不是由先验不变的道德伦理构成,生物学的欲望与不停地重新形成的道德原理有机结合,实现公共义的人生。这种观点深刻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具体现实之重要性,对生活中必要的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等能够作出理论上的贡献。因此,这种欲望观可以说是指向由感性和理性的有机调和而形成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14.
明隆庆五年 (15 71) ,豫章朱多?夫容馆重雕宋版《楚辞章句》本 (简称夫容馆本 ) ,是海内公认的善本 ,历来为《楚辞》校勘界所推重。清乾隆十五年 (日本宽延三年〈1740〉) ,日本学者庄允益曾校刊王逸《楚辞章句》单行本 (名《楚辞王注校本》 ,简称庄本 ) ,其文字与海内传本多有不同。今校庄本、夫容馆本之《离骚》部分 ,就有异文 117处。勘比结果 ,庄本的讹误率大大低于夫容馆本 (特别是它的王逸注文部分 )的确朝”独存王氏之旧”的目标大大迈进了一步。因此 ,笔者以为庄本的校勘价值在夫容馆本之上  相似文献   

15.
南朝是一个玄风复阐、三教连衡的时代,表现为儒道会通、佛学玄化及诸家思想的大融合。在本体论上表现为道本儒末,体用一如等特征,在圣贤观上既孔老同尊,又认为孔子高于老子,孔为圣老为贤。刘勰的《文心雕龙》与《刘子》体现了这一时代思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吴闿生《左传微》继承桐城文法,创新地将文章学上的“义法”论转化为以“文法解义理”的阐释学方法,不仅夯实了义法理论的经学基础,亦开辟了《左传》阐释的新方法。韩席筹作《左传分国集注》,采略诸家,尤取《左传微》为多,对于吴闿生所创之新方法,多取而用之、化而施之,并依托集注之体,构建了以文法、尾评及考据等方式进行义理解说的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朱熹训诂学是宋学代表,其训诂特点明显区别于汉学,有人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学就是理学,而给以“空疏”、“义理”的特点。本文通过《论语》朱注和何注的比较,说明朱熹训诂学是把传统和时代相结合的训诂学。  相似文献   

18.
朱熹训诂学是宋学代表,其训诂特点明显区别于汉学,有人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学就是理学,而给以“空疏”、“义理”的特点。本文通过《论语》朱注和何注的比较,说明朱熹训诂学是把传统和时代相结合的训诂学。  相似文献   

19.
在《楚辞》学史上,王逸《楚辞章句》以其流传最古、影响至深而为学界重视。该书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于对于《楚辞》大量语词准确到位的训释,为后世学者所肯定。这一成就及其荣耀的获得,与王逸自身对语词训释理据的把握,以及据文训释方法的采用等治学理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在清初礼学的复兴运动中,张尔岐所著《仪礼郑注句读》在对《仪礼》的整体把握乃至局部礼仪的研究、治礼方法的探索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独到认知和特色,创见良多。将张尔岐的《仪礼》诠释置身于清初礼经诠释史的背景下进行观照,发掘万氏礼经研习的学术取向、注释体例和诠释特色,以及礼经诠释的校勘、辨伪情况,不仅有助于认知张尔岐礼经学的实际价值和贡献,更有助于重构与还原清代礼学研究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