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杀气腾腾的战场突然安静了下来,各种武器好像被施了魔法,:炸弹不爆炸了,坦克原地不动了,价值昂贵的武器好像都成了一堆废铁.你也许会说这简直是白日做梦,但是今天科技的发展可能要使这些"白日梦"变成现实了.这就是科学家近来发明的战场"魔法师"--炸弹失能武器.  相似文献   

2.
邹元爔 《科学通报》1955,(11):116-116
一镁在黑色冶金中的应用从化学观点看,镁在黑色冶金中的二大作用为脱氧与脱硫。但因镁的沸点较低,又易於燃烧,故实际应用较为困难。球墨铸铁发明以後,镁在钢鉄工业中的应用方才受到重视;关於镁的脱氧力与脱硫力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发表。此外,镁与氮间也有很强的亲和力,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看到。镁在球墨铸铁方面的应用已为—般所熟知,无庸赘述。钢液用镁脱氧虽早有人建议,终因加镁技术上的困难,试验者较少。葛尔茨曼与里查特生用二种不同方法加镁於钢液中,获得一定的  相似文献   

3.
在发明领域里,爱迪生是一位难得的旷世奇才,同时,他还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实业家。他先后创办过不少工厂和公司,他自称他的工厂为"发明工厂"。与众不同的是,爱迪生经办实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发明新成果而筹集经费,以便使他的发明事业能滚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废铁粉末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排出物,但最近美国土壤学家发现它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物质。他们对废铁粉进行分析,测得它含有43%的铁、5%的锌和2%的镁。接着在暖房里把蜀黍植物种在常常产生缺  相似文献   

5.
母猪咬死恶狼 一天,一位农民在山沟里拣回一只正在吃奶的狼崽子.天已黄昏,狼崽子嗷嗷待哺,他顺手把狼崽扔到猪圈里正吃奶的一堆小猪中间,狼崽立刻吃起了猪奶.不知是天黑眼花还是出于母爱的天性,母猪只瞅了一眼这陌生的"小客人"便若无其事地躺下了.  相似文献   

6.
他是我国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擅长各种大血管手术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他发明和创新了多种手术方法,使我国大动脉血管损坏和治疗的研究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他的专著已成为血管外科专业经典教科书,为提高我国血管外科治疗和研究的国际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先生. 谁能想到,这个为无数人解除了病痛的当代"华佗",竟然曾连续三年饱尝哮喘病的折磨,还有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一开始汪忠镐只是偶然间会感到憋闷,紧接着就是剧烈地咳嗽,被呼吸科医生诊断为老年慢性哮喘.谁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咳嗽起来简直可以用"死去活来"来形容,每一次他都会感到身体如筛糠般地抖动,嗓子里就如塞进了一团棉花,上气不接下气,窒息了一般.  相似文献   

7.
1873年6月,贝尔和他的助手托马斯·华生两人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联合试验他们的电报机.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一个簧片被粘在磁铁上了,当华生拉开这块簧片时,贝尔发现他这边房间里电报机上的簧片自己颤了起来,并发出微弱的声音.这个意外的发现给贝尔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对着铁片讲话,不也可以引起铁片的振动吗?他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继续研究,终于发明了电话.这种在创造性劳动中偶有所得的现象通常被称作"机遇".在人类创新的历史中,机遇不仅对一般创新活动非常重要,而且对重大的发明创造也很有价值.据统计,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被认为是机遇发现的成果比例为:物理为3.4%(3:86)、化学为1.3%(1:77)、医学和生物学为5.1%(4:79).由此可见,在创新中不可忽视机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奇异的金属     
难以侍候的铯 银白色的铯在地壳中含量十分稀少,它的熔点只有28.5℃,硬度只有3℃.将它放在手掌心,会化成一堆稀泥,到了夏天又变成和水银十分相似的银白色液体.在常温环境里它虽然呈现固态,但可以轻易地用小刀进行切割.  相似文献   

9.
1997年12月和1998年1月是晶体管发明50周年.晶体管的发明打开了电子明代的大门,50年代未集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乃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使计算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当今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的主导产业,而信息产业的基础可以说晶体管,所以晶体管的发明意义不亚于工业革命.晶体管的发明者之一——J.巴丁是一位固体理论物理学家,正是由于他在晶体管研制过程中,从理论上提出了表面态理论,开辟了研究方向的新思路,最终导致了晶体管的发明,十年后他又因提出超导性理论,第二次没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0.
使命     
约克拿起手中的M-3狙击步枪,从腰间的弹药包中掏出子弹,用熟练的动怍装好,戴上垂在大衣背后的头罩,敏捷地跳到一块岩石背后,悄无声息地蹲下来。透过岩石的缝隙,他看见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篝火旁坐着三个人。其中两个穿着铠甲,正在一堆东西里乱翻。“猎物。”约克想着,不由自主地摸了一下枪托这是他的习惯动作。而在他对面的那个能看清的东西却是……一个一头金发的姑娘。奇怪的是,她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像一座雕塑,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史帝芬,你说是谁把‘这东西’埋在这儿的呢?”两个“猎物”中一个全身黑乎乎的人指着那个姑娘问道。“而…  相似文献   

11.
爱佛莱·诺贝尔1833年10月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发明家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应墨纽·诺贝尔出身贫寒,少年时当过水手,1818年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建筑.他担任建筑工程师后,承担的工程不断遭受严重损失,他的资产又不幸毁于火灾,于是不得不宣告破产,远离祖国和妻儿,到俄国寻求生路.他在俄国克勤克俭,惨淡经营.由于从事机械发明和研制炸药获得成绩,受到了一个俄国将军的重视.俄国军部曾利用他发明的水用炸药在沿海设防.老诺贝尔还制  相似文献   

12.
爱迪生的大多数发明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重大改进而发明的.留声机则全然不同,这是爱迪生之前从未有人考虑过的.一次,爱迪生根据电话传话器里的模板随着人的说话声而震动的现象,拿起一根短针做起了试验.试验结束后,爱迪生发现,人说话声音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针相应产生不同颤动.这一意外发现,引起了爱迪生极大的兴趣。他想:如果这种刻纹与人的声音相吻合,则人的声音不就能再现了吗?为此,他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最后,他让盖着锡箔的圆筒沿水平方向转动,把装在振动膜上的划针压在圆筒上,人对振动膜大声讲话,划针就在锡箔上划下刻纹.  相似文献   

13.
1873年6月,贝尔和他的助手托马斯·华生两人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联合试验他们的电报机。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一个簧片被粘在磁铁上了,当华生拉开这块簧片时,贝尔发现他这边房间里电报机上的簧片自己颤了起来,并发出微弱的声音。这个意外的发现给贝尔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对着铁片讲话,不也可以引起铁片的振动吗?他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继续研究,终于发明了电话。这种在创造性劳动中偶有所得的现象通常被称作“机遇”。在人类创新的历史中,机遇不仅对一般创新活动非常重要,而且对重大的发明创造也很有价值。据统计,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被认为…  相似文献   

14.
日本佳能公司发明并研制出一种用眼睛来控制机器功能的手携式摄像机.只要向取景器里看过去,使用者就能用眼光控制摄录机的功能选择、开关和程序.眼睛动作的信号完全进入装在摄影显像机内的一个很小的电脑中.  相似文献   

15.
正在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里,捕捉线索;在浩如烟海的实验数据里,还原真相;在杂乱无序的检验图谱中,锁定真凶。任飞,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兼理化中队中队长,与别的刑警不一样,他把实验室当作战场,把试验台视为阵地,一台台仪器就是他手中的钢枪。他发明的"地沟油识别检测法"攻克了世界难题,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金奖。  相似文献   

16.
创造过程     
在描述创造过程时,通常运用这样一种刻板的公式:先引用那些过高估价幸运在科学发明中作用的人们的幼稚意见,然后详细深入地向这些"头脑简单的人"解释,幸运的女神只对坚忍顽强、热爱劳动的人们报以微笑,而所谓"偶然的发明"绝非偶然.譬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英国细菌学家阿·弗莱明(1929年发明配尼西林)在"彼特里盘"里培植细菌培养物,一阵风把细菌孢子吹到敞开的窗子外,孢子落到那只盘子里,形成一个"环",在"环"上细菌立即停止了繁殖.对这一点别人毫无觉察,而弗菜明却发现了,并得出了结论.但是,不应忘记,他在近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争名利"三败俱伤"喜氯仿三士联手摩根对自己的成功,当然更加欣喜若狂。他兴冲冲地跑到专利局申请专利,同时还要求国会对他的发明给予奖励。不久,国会决定拨款10万美元,奖励这一轰动世界的发明。正在摩根以为奖金唾手可得之际,一场轩然大波突如其来。首先,威尔士站出来说,他虽然在一次用笑气止痛拔牙的公开表演中因用量不足而失败,但也有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13,(4):20-23
上党堆锦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他对上党堆锦的制作、设计、传承和研究,始于一份热爱;他抢救、恢复、开发和创作上党堆锦46年,只为守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不做历史的罪人"。他,就是上党堆锦艺术的正宗传承人——凃必成。  相似文献   

19.
很多学生可能都知道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一天晚上,少年瓦特和外祖母坐在客厅里的火炉旁边,火炉上有一水壶,当壶水被烧开时,顽皮的瓦特把壶嘴用东西堵住不让蒸汽从壶嘴跑出来,这时他发现蒸汽把壶盖顶了起来。瓦特沉思,为什么壶盖会被顶起来呢?是否可用蒸汽作为动力呢?瓦特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  相似文献   

20.
无字书     
安安静静,随随便便,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一瓶酒,一些凉菜——那天晚上就是这样的。准确点说,是这样开始的。 “天才的个人发明家在小说里很多,比生活里多得多,”梅可夫用叉子叉着一个小蘑菇,说道。“不过,生活里毕竟还是有的。” 我点了点头。的确,如果生活里根本没有这种人,那么小说的形象又从何而来? “有又怎么样?”我问。 “我的舅舅就是一个这样的天才。”梅可夫表情沉郁地斟满了两个酒杯。“我过去没有说起过他吗?对,没说过。他,你猜怎么着,发明了一部时间旅行机,干,为了你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