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件圆放: 埃及当地时间2006年2月2日晚7时30分,夜幕已经降临。1300多名主要来自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乘客在沙特的杜巴港登上“萨拉姆98”号客轮。“萨拉姆98”号客轮预计在次日凌晨3点钟左右抵达埃及塞法杰港。船上共载着1272名乘客和96名船员。乘客主要以埃及人为主,他们大部分是在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务工的人员。船出发后不久,这些旅客就开始睡觉,只等着下  相似文献   

2.
肠道的情绪     
正我们并不孤独。或许我们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实际上我们是一个庞大的生物群落。我们的身体表面被由细菌、古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组成的生态系统所覆盖。我们更像是远洋客轮,承载着一组独一无二的旅客,在生命之旅中航行。我们身体表面的每一处都有成千上万的细菌驻扎,消化道的表面尤其如此。从口腔开始,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栖息着大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IMO标准的客轮正常状态下疏散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际海事组织所发布的针对新客轮及现有客轮的疏散分析准则IMO MSC.1/C irc.1238对一艘客轮在正常状态下的疏散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判断其疏散效率和安全性,找到疏散瓶颈,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其在火灾等非正常状态下的疏散效率。从实际出发,选择国内热门旅游航线上的一艘四层客轮进行实验,获取其结构布局、人员分布、乘客正常状态下疏散时各个位置的行人密度和速度,利用IMO标准中所规定的客轮安全疏散时间计算方法对该客轮的疏散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找到疏散中的瓶颈和潜在危险,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并对新造船的设计提出建议,以提高该船在诸如火灾、碰撞等非正常状态下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一、哪儿来的海峡大桥设计草图一艘看不清颜色的客轮,像条巨鲸航行在曙色微露的台湾海峡里。船上的旅客差不多都沉浸在梦乡中。然而,在靠近船尾的一个舱室里,有一个戴着黑色宽边眼镜的中年人正手持一张电报在皱眉苦思。他身边的毯子鼓起一个微微起伏的大包,那毯子下是他的宝贝儿子东东,自己床铺不睡,硬跟他挤到了一块。他手里的电报是船上服务员刚送来的。电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而言,预测客户成长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尝试根据新旅客的短期历史出行数据对其未来价值成长性进行预测.为了克服新旅客历史出行记录稀少而导致无法准确预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旅客社交网络的预测方法.首先根据旅客历史出行记录构建旅客同行网络;然后分别从旅客个体和旅客关系的角度构建多种分类特征,用来进行旅客成长性预测;最后提出了一种结合个体预测与关系预测的组合预测模型,以达到准确预测的目的.在某航空公司的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对民航新旅客未来价值成长性的推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旅客个体偏好与关系偏好相结合的建模方法.首先,从旅客的历史出行记录中,构建基于共同出行关系的旅客社会网络;然后,构建旅客个体偏好模型和旅客关系偏好模型;最后,基于旅客偏好模型给旅客推荐座位.在民航领域的一个真实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偏好模型能够有机地将旅客个体偏好与关系偏好结合起来,较好地描述旅客对航班座位的偏好.  相似文献   

7.
考虑旅客对抵达机场的时间要求严格和绕行给旅客带来的不便,将满意度量化为一段旅客到达机场的时间,建立在一定的满意度下运行时间和绕行时间的权和最小的单目标数学模型.根据问题和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Set-Partition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首先枚举出有效车次集,然后开发启发式算法PNAC(per-node average-cost),从有效的车次集中选择一组路段访问全部旅客,并结合后优化过程,制定高满意度的调度计划.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机场旅客进出场交通方式选择的双层规划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机场出发旅客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多种交通方式下旅客进出场出行费用对其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基础上,应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了机场旅客进出场交通方式选择问题,并利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模型综合考虑了交通系统的收益和旅客的利益.通过算例可以看出,应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机场旅客进出场交通方式选择问题是合理的,所采用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对于制定多模式交通运输价格策略、缓解大型机场地面交通拥挤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联网售票数据,提出公路旅客群体识别方法,建立了基于K-means聚类及决策树CHAID算法的公路旅客群体识别嵌套模型,提取了平峰与高峰时期旅客群体的细分规则及群体细分特征,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获取了需求强度对公路旅客出行行为异质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平峰时期,购票方式、出行时刻及提前取票时间是划分旅客群体的主要因素.高峰时期,旅客出行计划性更强,提前16h以上取票的旅客占比相对平峰时期高约2%;将需求强度等级由高至低划分为1至4级;需求强度提升将导致常规出行型旅客更倾向于人工购票,计划出行型旅客更倾向于网络购票;常规出行型旅客受票价的影响程度高于计划出行型旅客0.113%,揭示了常规出行型旅客对票价提高不敏感;计划出行型旅客的出行时刻选择几乎不受需求强度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现行旅客快车运行线路网络为基础,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研究提出了确定旅客快车基点站优化配对方案、最佳运行线路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可以优化现行旅客快车运行线路网络.  相似文献   

11.
对机场旅客陆侧交通需求进行准确预测是机场陆侧交通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依据.针对机场到港旅客乘坐出租车短时需求开展研究,从群体角度出发,考虑其他交通方式的影响,基于交通方式的交互直接预测机场乘坐出租车到港旅客流量.采集机场到港旅客出租车订单数据、机场到港飞机数据、机场天气报文数据和机场到港旅客地铁闸门数据,搭建LightGBM模型并根据具体情景采取网格法或贝叶斯优化进行参数标定,预测机场到港旅客乘坐出租车流量,结果优于6个传统经典模型,相比于以往研究,模型考虑乘坐地铁旅客数量对乘坐出租车旅客需求的影响,预测精度更高.研究结果可推广到机场其他陆侧交通方式,完善机场集疏运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基于铁路提速调图的客运产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客运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CS战略的相关理念,从旅客运输需求出发,提出了一种令旅客满意并与市场联系紧密的客运产品设计方法,对实现铁路运输企业与旅客的"双赢"具有积极意义,并论述了这一方法在济南铁路局第5次提速调图中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在铁路运输中,长距离运输能力紧张的局面持续存在.通过同车分段购票策略,可将被短途客流切割的长途席位重新组合起来供长途旅客使用,有利于增加长途旅客的出行机会,但也引发公平性争议.基于效用理论构建旅客购票决策模型,基于列车开行方案评价体系构建运输效益评价模型.利用京沪高铁客流量数据,进行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仿真实验,模拟不同购票策略下的旅客购票行为,验证模型并得出结论.同车分段购票策略可在不损害短途旅客出行机会的前提下增加长途旅客的出行机会,且具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收益的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14.
船沉红海     
当地时间2月2日晚,载有1400多人的埃及“萨勒姆98”号客轮在红海沉没。这艘客轮2日晚7时半从沙特阿拉伯西部杜巴港出发,预计3日凌晨2时半抵达埃及的塞法杰港。然而,船在离开杜巴港大约62海里时从雷达上消失。诡谲红海“泰坦尼克”悲剧重演此次失事的“萨勒姆98”号大型客轮,属于埃及萨勒姆海运公司。客轮上共有1414人,其中包括104名船员和1310名乘客。在乘客中,有1193名埃及人,99名沙特阿拉伯人,6名叙利亚人,4名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苏丹、印度尼西亚、约旦、加拿大和菲律宾的公民各1人。据悉,“萨勒姆98”号出港…  相似文献   

15.
在对旅客满意的感知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旅客需求结构分析和实际调研结果,设计与构造出铁路旅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指标层次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分析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旅客出行满意度指标体系,依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划分旅客群,在旅客出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计算了旅客乘车选择行为满意度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各类旅客对不同种类列车的满意度等级参数评价结果;分析了各类旅客对不同种类列车选择的偏好,结果可为铁路运输计划的科学规划和客运产品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广珠城轨站市内接驳交通现状和旅客出行选择偏好的基础上,研究旅客的市内接驳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在江门东站进行了意愿和行为相结合的调查,基于调查数据对旅客的个人属性和出行选择属性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公交车和出租车是旅客的主要接驳交通方式,收入越高的群体选择出租车作为接驳交通方式的比例越高;人群类别、出行目的、出行地区、公费出行、出行费用、安全性和舒适性为影响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7项关键因素.基于此,建立了广珠城轨站旅客市内接驳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多项Logit模型,借助SPSS22.0软件,通过最大似然法标定模型参数.本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基于调查数据随机测试发现,模型对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预测正确率为85.67%,说明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预处理后的旅客出行数据,运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用户分群,提取聚类特征得到旅客类型子集合,并构建用户画像.基于特征重构数据库,构建旅客类型、出行方式、出行时间段三个维度的交叉巢式Logit模型,捕捉选择方案间的相关性,预测旅客航班出行方式、出行时间段的交叉选择,并基于实际数据进行参数估值和检验.结果表明,旅客倾向于先根据个人及家庭的需求形成旅客类型,考虑选择何种出行方式,最后在旅客类型和出行方式的双重约束下选择航班的出发时间,为机场实施需求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频公交化运营已成为部分高速铁路线路满足快速增长需求的行车组织模式.历史售票数据显示旅客对同一起讫站(OD)间平行车次的选择具有明显差异性,基于Logit模型构建考虑出发时段偏好的旅客平行车次选择方法.从车次选择率及购票特征两方面阐述旅客对平行车次选择的差异性,认为出发时段是影响旅客选择的关键要素.利用RP(Revealed Preference)与SP(Stated Preference)组合调查方法获取旅客实际出发时段偏好及潜在支付意愿.将旅客出发时段偏好融合至选择广义费用函数,构建平行车次条件下旅客的车次选择模型.京沪高铁实证分析显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间平均相对误差为6.62%,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精细化需求特征分析及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全自动旅客捷运(APM)系统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希 《广东科技》2007,(8):120-122
全自动旅客捷运(APM)系统英文全称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s,中文意思为旅客自动捷运系统,该系统也称为自动导轨快捷运输系统(AGTS),最大的特点是无人驾驶,采用电力动力,橡胶轮胎,由导向轨道引导在水泥路面上行驶,可以一节车厢或者几节车厢连接一起运行.它不同于国内已有的地铁、磁悬浮等交通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