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区块链是什么?它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思维。它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满足了人们对公平、分享、安全、公正的渴望,对某些垄断性企业构成了颠覆性的冲击。很多人认为,区块链将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机遇,因而受到热烈追捧。具体来讲,区块链火爆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区块链最早是作为数字货币代表"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出现的,之后被应用到众多领域。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手段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读者朋友,我是小e。很高兴又与各位相聚在甘老师的《硅谷新视野》栏目。从上一期开始,甘老师与我们一起欣赏《互联网金融圆舞曲》。他在那里讲到中本聪创造比特币时,提出了一个底层技术,名叫区块链。迄今,人们对比特币的功过尚有争论,但对于区块链却赞誉有加。在这期,甘老师就要来谈谈区块链。  相似文献   

3.
<正>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的炒币热潮后,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已逐步回归理性。依托于去中心化、去信任化、数据不可篡改、开源和隐私保护等特性,区块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底层技术支撑的作用愈发明显,其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2019年3月底,国家网信办正式发布了第一批共197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与京东等国内互联网头部  相似文献   

4.
陈志文 《世界科学》2014,(5):6+13-6
<正>"工业4.0"战略在德国如何形成、有什么样的基本内容,为此我们约请了就读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博士生陈志文为我们进行了介绍。——编者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说,未来智能工厂能够自行运转,零件与机器可以相互交流,这令跨行业合作成为必须。她建议,信息及通信业、机械制造业等相关行业需要相互保持"好奇心",加强合作,不要只把目光局限在自己的领域。从概念到战略德国"工业4.0"从倡议到形成国家战略,其发展过程可以简单描述如下:2011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致辞中,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负责人和执行总裁Wolfgang Wahlster教授首次提出"工业4.0"这一词,旨在通过互联网的推动,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雏形;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之时,是个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今天,我们动一动手腕,就能轻松实现云计算。如果把"时空旅行器"的指针拨回到1918年,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会如何想象100年后的今天呢?也许他们会畅想汽车、电话,或者预见到宇宙飞船,但是区块链、基因工程、超导磁悬浮等技术就绝对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人类祖先通过钻木取火点燃了文明的火种,这背后是摩擦生热的物理轨迹;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  相似文献   

6.
元素学校     
正在21世纪拉开序幕时,人们普遍认为,"元素"这个支撑化学学科组织的非凡工具已经极其完备,无以复加。将元素周期表扩展到"g区元素"及更远区块的努力已经暂停,研究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尝试。我们在历史中居高临下地往前眺望的话,当然知道这些科研人员有多么错误。以下是未来数百年里元素周期表添加的一些关键元素介绍。  相似文献   

7.
除DNA双螺旋结构外,DNA分子还可以形成三链和四链等其他二级结构.近些年来人们更加关注四链DNA的研究,包括G-四链体和I-motif结构.一方面由于富G和富C序列存在于基因的重要区域并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四链结构组装的特殊性和结构柔性,其也常用于构建DNA纳米结构.此前基于双链DNA已经构建出许多纳米结构和材料,并发展出模块组装和DNA折纸等成熟的DNA纳米结构组装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近些年来富G和富C长链形成的四链DNA纳米结构和以四链结构为基本组装单元构建DNA纳米结构的相关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四链DNA纳米结构的功能性应用及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舒嘉  施兴华 《科学通报》2022,(31):3633-3641
接枝高分子调控纳米-生物界面的黏附行为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而获得了持续的关注.本文对接枝高分子调控纳米-生物界面的黏附行为所涉及的物理化学机制进行了梳理.通过在纳米药物表面接枝聚合物,可以抑制生物小分子的随机吸附,从而减少蛋白冠厚度,减轻免疫反应,延长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此外,聚合物接枝还能改变药物载体的表面结构性能,从而提高其在生理组织中的输运效率.本文涉及的机理分为两大类:界面物理和界面化学.前者主要关注微观结构和形态,可以通过接枝密度、接枝长度、链拓扑等进行调节.本文着重介绍了与接枝聚合物的高熵特性密切相关的两种物理机制:熵弹空间位阻和链段动力学.后一类机理通过特殊的化学基团实现,特别是官能团的亲疏水性.通过在接枝链上加入适当的化学基团修饰,可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和更强的生物分子吸附抑制.此外,通过化学基团对温度、光照、pH的依赖性,可以对接枝聚合物涂层的生物黏附性能进行动态调节,实现对外部刺激响应智能化.本文有望为该领域未来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先进材料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智慧气象     
正2018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确立的主题为:智慧气象。今天,我们处于一个高度智慧的时代,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人机、VR/AR……瑰丽的高科技令人震撼。在众多科技中,气象科技最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阴晴冷暖关乎亿万人的衣食住行。科技带来的巨大便利,使得我们仅需动动指头,“私人订制的气象台”就能随身携带。从农业生  相似文献   

10.
正最初对小V咖创始人张宏达的印象始于一个自媒体文章上的照片:小伙子白净、精神,笑容满面,但这个形象似乎与运用时下最火的区块链技术"干掉"假流量的"小V咖"创始人有些距离。当真正面对面采访时,见到的张宏达却是微蓄胡须,镜片后一双眼睛充满坚定、沉稳,气质上远比照片成熟得多,俨然一位踌躇满志、踏实严谨的创业者。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大力推进诸如脑移植、仿生义肢等生物学领域内的研究,但一些科学家对这类研究的高风险存有疑虑。杰弗里·林(Geoffrey Ling)在谈论未来技术时,他的种种构想就像似旋风一般在房间里飞旋。在他的世界里,人们将活得比自然寿命更长;大脑意识可以下载到硬盘上,然后通过人工智能加以强化;机器人和飞行器可以通过人的思想加以控制……"这些情景可能都会发生。未来20年的科技会让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因为我们已经开始在向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领域迈进。"他说。  相似文献   

12.
钮经义 《科学通报》1965,10(8):722-722
前文中报导,我们曾经合成出和Sanger所提出的胰岛素B链氨基酸顺序相同的卅肽S-磺酸化衍生物,它与天然A链重组合后,能表现最高达4%的胰岛素活力。现在,我们又在合成方面作了一些改进,所得的B链S-磺酸化衍生物与天然A链进行重组合,能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力,而且此氧化粗产物经仲丁醇-醋酸抽提后,已经获得形状与天然胰岛素完全相同的结晶(图1)。重结晶产物的活力为25个国际单位/毫克(表1)。根据此结果,加上其它的一些分析数据,可以充分说明我们已经完成了胰岛素的半合成工作。  相似文献   

13.
稀土配位催化环硫氯丙烷开环聚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之荃 《科学通报》1994,39(8):717-717
环硫氯丙烷(Chloromethylthiirane,CMT)聚合物链中含有氯和硫原子,有可能成为具有耐热、耐油、耐溶剂及耐燃等性能的新材料,此外,侧链甲基上的氯官能团,是制备功能高分子的优良反应功能基.1952年Furukawa等报道用H_2SO_4催化可以使CMT开环聚合,获得分子量约1000的聚合物.80年代初,Zussman等研究发现只有BF_3·OEt_2,CF_3SO_3H,H_2SO_4等几种催化剂能使CMT开环聚合,而这些反应必须在-78℃下,经几天至几星期的反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我们对太多疾病缺乏有效的预防和诊疗方法,我们必须更深入地研究这些疾病的生物学特性,以帮助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免受这些疾病的困扰。尽管精准医疗在癌症治疗中体现出显著的优势,但目前还无法将其运用到其他大多数疾病上。为了加快这一进程,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了"精准医疗计划"倡议——一个将带来医学革命的全新计划,希望在不久的未来将精准医疗概念引入日常的医疗实践中。短期目标:扩大癌症研究成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陈重酉 《科学通报》1997,42(14):1531-1535
一般认为,半结晶高聚物非晶区的反式构象与组成层间链的伸直单元有关,这些伸直的层间链明显影响PET材料的力学性能.然而反式和旁式构象这类大分子链远程结构的信息,用其他方法很难获得.Fourie变换红外光谱可以分辨反式、旁式构象. 加之,近年来发展的谱图分离定量分析技术可以确定反式和旁式构象的含量.PC/PET共混体有重要实用价值,此共混体系已被广泛研究,但PC对PET构象的影响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海洋之变     
正"气候变化"这个词一般让人联想到气温升高、旱灾和大风暴等其他大气现象。相比之下,海洋的变化尽管程度深且意义重大,却很少获得人们关注。海洋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海平面上升。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之前的暖期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希望借鉴过去,预知未来。一些绿色基础设施(如人造湿地和牡蛎礁)可能有助于我们保护低洼海岸线,应付当前局  相似文献   

17.
黄海燕  周翔 《科学通报》2023,(30):3887-3898
G四链体是一种非经典的核酸二级结构,并且已经被证实大量存在于多种生物基因组及转录组中的关键调节位点.由于其特殊的四链结构, G四链体能够与多种功能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参与生物体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调控.因此, G四链体互作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揭示G四链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机制,促进开发G四链体及其互作蛋白作为疾病治疗靶点的新型治疗方法.近年来,得益于核酸-蛋白互作研究方法的进步及G四链体互作蛋白研究新技术的开发,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多种功能各异的G四链体互作蛋白.本文简要介绍了已知G四链体互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综合评述近年来G四链体互作蛋白研究方法的发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2021,66(18):2231-2244
聚类肽高分子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新型生物高分子材料.聚类肽高分子具有与聚肽高分子相似的主链结构,其取代基位于主链氮原子上,其主链上不含有手性中心和–NH···O=C–氢键相互作用.因此,聚类肽高分子具有较为柔顺的主链结构、良好的溶解性,以及优异的蛋白酶稳定性.此外,聚类肽高分子的性能主要由侧链结构和性质决定,通过对聚类肽高分子侧链结构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调控其性能.聚类肽高分子具有类似蛋白质的主链结构,从而使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潜在的生物活性.本文首先对聚类肽高分子这类新型高分子材料进行了介绍,进一步对聚类肽高分子常用的合成方法、刺激响应性聚类肽高分子材料、分子自组装构筑新型微纳结构进行了概述,最后对聚类肽高分子在抗菌、防污涂层、基因转染、药物传递、以及诊疗学等生物医用领域的相关应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1966,11(6):266-266
牛胰岛素的全合成工作是在天然胰岛素的两条链重组合成功,并获得重合成的结晶胰岛素;以及人工合成的A及B链分別与天然胰岛素的B及A链组合成功,并分别获得半合成结晶胰岛素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自1964年第一次获得具有生物活力的全合成产物以来,在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使全合成产物的生物活力逐步提高,抽提纯化的步骤也逐步得到改进。终于在1965年9月17日,获得了首批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实现了世界上人工合成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生活在一个"用完就扔"的社会中,塑料袋已经成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的一颗毒瘤.可以想象,如果塑料袋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在未来的某个周末,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郊外,所看到的将不再是美丽的田园风光,映人眼帘的是篱笆下成堆的塑料袋在风中使劲地拍打着.不要怀疑这样的画面,这很有可能成为我们未来社会中最平常的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