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至上,科技发展也扮演了科学的角色,自然环境被颠覆、破坏,科技越发达,环境破坏越厉害,人类生活的景观环境也更加需要关注,景观环境中需要关注的是自然的景观、绿色的景观、景观与人的关系、景观与人的生活、绿色景观的作用与意义,人类如何维护绿色的景观,人类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提高。绿色的景观是和谐自然与人类现代发展共同发展的结果,绿色景观的维护需要尊重自然和让自然自己做功。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至上,科技发展也扮演了科学的角色,自然环境被颠覆、破坏,科技越发迭,环境破坏越厉害,人类生活的景观环境也更加需要关注,景观环境中需要关注的是自然的景观、绿色的景观、景观与人的关系、景观与人的生活、绿色景观的作用与意义,人类如何维护绿色的景观,人类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提高.绿色的景观是和谐自然与人类现代发展共同发展的结果,绿色景观的维护需要尊重自然和让自然自己做功.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将开展各类评估,希望阻止人类继续破坏地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简称"IPBES",目的是阻止人类破坏生态系统,记录地球生态健康状态。2014年6月研究学者齐聚德国波恩,讨论评估项目——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的现状。这是该组织的第一次科学会议,科学家们将研究传粉昆虫的评估资料,分析蜜蜂数量减少的原因,以及这种情况如何影响粮食生产。这是在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多样性评估中,产生  相似文献   

4.
尼采曾有句名言“上帝死了”。作为人之精神皈依的上帝,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其信仰是日趋式微了。今日之人类,面对自然无穷尽的挑战,傲然独立,凭借的正是自己灵智的产物——科学。现代科学技术为现代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科学探索对人类思想的深刻影响,使整个人类都清醒地认识到了科学的进步就是人类的进步,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正当能源危机一步一步逼近人类之时,核能使人们看到走出困境的希望。失控的核裂变或热核反应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然而可控的核反应能够非常有效地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即用人为的方法控制核反应的强度和规模,使原子核温和持久地释放能量,为人类提供所需能源。  相似文献   

6.
认识禽流感     
历史上,人类面对瘟疫曾是那样的软弱无能。而今天,科学使人类变得空前强大。相信科学,运用科学,任何传染病都必将被征服。  相似文献   

7.
水体富营养化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生态平衡行为的惩罚——当我们污染了水体,破坏了大自然生态平衡,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体系,最终也就破坏了我们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环境问题的重新认识城市环境是人类以生产、生活需求出发;创造的人工环境系统,随城市而形成发展。城市具有魅力,不仅有高度发展的经济,高的就业,而且其环境建设,使其对人类具有强大吸引力,满足人类对物质及精神上的需要。矛盾的是,人类在创造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之中。往往却破坏了环境,产生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居住条件恶化,以及种种公用设施不足等等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9.
科学知识结构中的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人类就力图使自己关于周围现实的观念系统化。当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这些观念也在变化、精确和修正。在上一世纪后半叶,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物质运动基本形式及其相互联系和从属关系的学说,对于人类有关我们周围现实的观念的系统化,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二十世纪初期科学的世界图景,由于人类洞悉了原子内部,揭开了基本粒子世界而复杂化了。这里我们理会科学世界图景,还不仅限于科学的体系,而且也包含着有价值的观点。亚原子物理学的出现,开始了致力于微观世界的研究。同时,由于越来越广泛地利用技术手段,人类扩大了自己对宇宙认识的范围。这样,人类就日益深刻地洞察了宏观世  相似文献   

10.
25万年后,一只好奇而聪明的狒狒可能会从地下挖出一个车轮、一只塑料袋或一张计算机碟片。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滥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那么,假如人类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全部消失,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美国科学家艾伦·威斯曼博士在其新书《没有我们的世界》中,对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怎样戏剧性变化进行了大胆的科学狂想。  相似文献   

11.
张新民 《科学通报》1996,41(Z1):102-102
<正> 机械作为人手的延伸,伴随人类渡过了漫长的历程。自18世纪,科学给它安上蒸汽的强大动力之后,引起了一系列工业化革命,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入本世纪后,它又把人类托上蓝天,至本世纪60年代,它与航天技术一起带着人类遨游太空,使人类初步实现了直接探索宏观外部空间的梦想。然而,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类希望对微小领域的了解日盛,这就对机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它更灵巧、更细小。特别是随着微电子技术及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电子部件与机械部件在尺寸上的矛盾日渐突出,使人们从70年  相似文献   

12.
在1 200万~1 500万年前,我们人类和猩猩享有共同的祖先,它们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带的热带雨林中.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对猩猩生存地的破坏,尤其是对森林的破坏,使它们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威胁,特别是生活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中的猩猩.由于猩猩身上长满棕红褐色的长毛,因而,又有人称其为红毛猩猩.  相似文献   

13.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居住水,生命的重要源泉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没有破坏的发展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_品污染_ 1982年:纪念斯德哥咏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_提高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组织和美国塞莱拉基因组公司今年 2月分别在《自然》与《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各自绘制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尽管两者之间团队合作存有争议 ,但使人们朝着正确理解人类生命机制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5.
人的寿命有多长?对此现在人们还无法作出确切的回答。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各种疾病使人类屡遭劫难,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类的平均寿命始终维系在35岁左右。18世纪后半叶,由于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才使人类的平均寿命提高到40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自然便出现了  相似文献   

16.
古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科学。从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的人类化石的发现和各种年代测定方法的改进,古人类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生物分类研究中居群概念的逐渐确立,也对古人类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我们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千百年自然力侵蚀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和人为破坏,大量古代人类活动遗存遗迹正以不可逆方式快速消亡。简要介绍了大范围空间遥感科技考古研究现状和发展进程;从激光雷达遥感机理和特点出发,阐述了基于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植被滤波获取近地标微地形,从而发现古代人类活动遗迹遗存的方法和技术;以中国不同区域、不同遗迹类型的考古发现为例,阐明了激光雷达遥感科技考古方法在发现、研究、保护和展示中华文明科学价值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自然力侵蚀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和人为破坏,大量古代人类活动遗存遗迹正以不可逆方式快速消亡。简要介绍了大范围空间遥感科技考古研究现状和发展进程;从激光雷达遥感机理和特点出发,阐述了基于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植被滤波获取近地标微地形,从而发现古代人类活动遗迹遗存的方法和技术;以中国不同区域、不同遗迹类型的考古发现为例,阐明了激光雷达遥感科技考古方法在发现、研究、保护和展示中华文明科学价值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许汉奎 《自然杂志》2008,30(4):232-234
地球自距今5.4亿年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由于环境恶化等自然因素,已先后造成了5次生物大灭绝。尽管每次大灭绝使大批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了,但也有些更能适应环境、更进化的生物保留下来并得到大发展,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一步一步地由低等进化为高等,而且最后成为最多样性、最繁盛的阶段。但自人类200年前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的乱捕乱杀、乱砍乱伐各种生物以及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已导致大批物种消失,使地球进入了第6次生物大灭绝。由于这次大灭绝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引起的,因此其后果特别严重,如若人类不采取措施,最后灭绝的将是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毅 《自然杂志》2000,22(2):73-80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工业是一柄福音和灾祸的双刃剑,中国并不庞大的工业由于先天不足、粗放外延发展等原因而过早地走入了自然生态惨遭破坏、人口急剧膨胀、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尴尬境地.有可能重蹈发达国家"经济腾飞,公害泛滥"的覆辙.本文试图抛砖引玉,敲响警钟,提出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及可操作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