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华大学地处中国上海,三个校区分别位于松江区和长宁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园环境优美宜人,系"上海市花园单位".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的重点大学,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华东纺  相似文献   

2.
东华大学地处中国上海,三个校区分别位于松江区和长宁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园环境优美宜人,系"上海市花园单位".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的重点大学,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  相似文献   

3.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8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有机-无机杂化策略构建多功能生物医用材料" 展开,该奖项由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美芳院士领衔的团队获得。2018年,有一项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殊荣的工作,即用"有机-无机杂化策略构建多功能生物医用材料",由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朱美芳院士和陈志钢教授领衔的团队获得。  相似文献   

4.
We探索     
<正>上期探索:探寻草丛里的"四脚怪"探索主题:探索身边的两栖类小动物探索方法 :实地拍照、查阅资料等方法相结合,形成简短的配图调查报告。你有没有在大城市里碰见过一些稀奇古怪的两栖类小动物?和它们不期而遇的你是很欢喜还是被吓坏了?以他们作为"萌宠"的达人们有什么故事要和大家分享?我们就以此作为本期的探索主题,请大家来共同探讨。欢迎您把和"四脚"小动物偶遇的好玩故事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5.
熊是一种憨态可掬的猛兽,大家对它比较熟悉.由于它们的体形粗壮肥大,动作笨拙可笑,又有较大的经济利用价值,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及猎捕利用.但你一定不知道,它们翻脸和翻书一样快,刹那间就会露出凶猛的真相,因此,我们更要了解这些"憨厚"的熊!  相似文献   

6.
正约王先锋做启明星采访有几个考虑,一是他在2016年入选启明星中是相对年长的一位,二是东华大学的启明星我有几年没来拜访了,第三个或许是更重要的缘由是近来国际上正在酝酿以革命性纤维发端的纺织业新变革,在此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访问东华大学的启明星应该是恰当的。采访王先锋之前的一周他参加的一个研讨会恰恰就是以大纤维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7.
<正>猝死,一个听起来令人心生恐惧的词,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多少青年正值风华正茂,突然之间撒手人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猝死?猝死是否真的"猝不及防"?2012年冬季,大学生这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与"长跑"这个关键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学生长跑时猝死事件频频发生,人们惊呼":如今的大学生怎么这么脆弱?"一千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长跑。然而2012年11月27日,东华大学内一千米测试的终点,也成为一名大三男生的人生终点。  相似文献   

8.
梦之谜     
<正>美妙的梦让我们愉悦,可怕的梦让我们惧,我们在梦中编织风各异的荒诞故事。是否只要按下某个按钮,就能让我们控梦成真,心想梦成呢?1大脑的梦中之旅我们梦中的故事都是一些不完整的、零碎的记忆片断。一名脸色苍白的学生跪在一具尸体前,死者突然一阵抽搐,又活了过来……一只兔子渐渐变小,最后变成一只小小的昆虫,跳跃着穿过草坪,躲在了邻居家的篱笆下……这类梦境奇异又熟悉,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夜间漫游"经历。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经历如此奇异的梦中旅行,为什么我们的梦是如此的千奇百怪?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6月15日,我们在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访问了该学院副研究员、2020级星友成艳华。两个月前,艳华星友刚入选了"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提名奖。一个热爱工科的女生1986年,成艳华出生在南通一个普通家庭。艳华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建筑公司,母亲则全职照顾家人的生活与工作。由于父亲工作需要,出生之后的小艳华先是随父母在江西工作生活,到了读书的年纪,又随父母返回南通,开始过相对稳定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肥皂的故事     
我们每天几乎都会用到肥皂,肥皂是我们的日常清洁用品。可是,你知道隐藏在小小肥皂背后的故事吗?谁发明了肥皂?现代肥皂是怎样制造出来的?"肥皂人"是什么?"人尸肥皂"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灌篮高手》的故事非常简单,简单到总共31卷的漫画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一个高中篮球队赢得比赛、实现梦想的故事。尽管"梦想"这个主题单纯而直接,这样积极的励志故事却足以让我们热血沸腾。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非常明确的主题也是这部作品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麦罗维友谊大桥的构造和预应力体系设计,并对该桥的总体设计、结构内力分析以及箱粱施工程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狼来了"的故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要全面认识这种动物,我们则要用科学的眼光来对待它。这中间所包含的自然界奥秘,也是很有趣味的。  相似文献   

14.
<正>查岛鸲鹟的故事曾被奉为动物保护的传奇案例——人们通过仅剩的1只可育雌鸟将种群从5只恢复至200只。但是现在科学家发现,人为干涉的繁育很可能破坏了自然选择淘汰,致使某种缺陷基因差一点就摧毁了这个物种。假如我们希望向濒危物种伸出援手的话,就应该关注这则警示故事——"老蓝"的故事"老蓝"是一只雌鸟的名字。它是拯救自身物种"查岛鸲鹟"免于灭绝的传奇鸟,是野生动物保护史上的"女英雄"。这只戴着蓝色脚环的调皮小鸟俘获了数  相似文献   

15.
苏丹共和国麦罗维友谊大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迟 《科学之友》2008,(2):33-34
文章介绍了麦罗维友谊大桥的构造和预应力体系设计,并对该桥的总体设计、结构内力分析以及箱梁施工程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寄生虫让我们对人类的进化有了新的认识。化石、文物和人类DNA勾勒出了人类进化故事的大致轮廓,但对于寄生虫在人类进化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却所知甚少。为了填补这个空白,科学家正在向那些和我们一起进化的小小"搭便车者""请教"。这些"搭便车者"就是虱子、螨虫和其他寄生虫等小小生物,甚至早在智人出现之前,它编们译就徐与宁人类的远古祖先不离不弃,相生相伴了。如果寄生虫与人类经历了同样的历史进程,那么它们身上一定会留下那段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曾有过秦相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那是因为秦相赵高想试试同行们对自己的畏惧程度,这是一种故意混淆是非的行为.而我们的先人却由于粗心大意犯过"指驴为马"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2017年第1期曾在封面"特别策划"刊载了著名昆虫学家赵力老师的文章,讲述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大水生昆虫——越中巨齿蛉"的发现故事。2017年9月我们又惊喜地获悉,赵力老师发现的"世界最长昆虫——中国巨竹节虫(拉丁学名Phryganistria chinensis Zhao)"再创吉尼斯世界纪录!下面,我们请赵力老师讲讲世界最长昆虫的发现故事,以及该昆虫的奇特"身世"。——编者  相似文献   

19.
星际大迁移     
故事叙述了人类从月亮移居冥王星以及冥王星子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3991年。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不存在了。人类从地球迁移到月球,有一部分人去了水星和土星。自从迁到月球,我们的生活环境大为改变。我们只能生活在密封而看不见的超合物的罩子里面。人类从  相似文献   

20.
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一直是传奇故事最好的发源地,人们津津乐道的传说和典故也为这些城市烙上了独特的印记,它们塑造着城市的历史和现在。很多城市都有辉煌的过去,它们最精彩的故事一般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布达佩斯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