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患有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探讨其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辅助诊断作用.方法:选用临床确诊为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患儿42例,健康新生儿30例,检测其血清中的PCT、CRP以及血液中的WBC,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2例新生患儿中PCT阳性率(PCT≥0.5 ng/mL为阳性)为90.5%,WBC阳性率(WBC> 20×109/L为阳性)为28.5%,CRP阳性率(CRP >8 mg/L为阳性)为44.7%,三者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均升高,但是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和WBC,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PCT、WBC和CRP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临床早期用药有一定的价值,而且相比于WBC和CRP,PCT是一个能够更早,更灵敏地反映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潘云燕  赵有利 《甘肃科技》2014,(14):122-123
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PCT及CRP含量的变化,以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PCT及CRP水平改变在发病中的作用和关系。选择7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重症支气管肺炎30例,轻型支气管肺炎组45例;健康对照组30例,均为同期儿保门诊体检健康者。检测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浆PCT及CRP水平的变化。治疗前重症组、轻症组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PCT、全血CR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重症组患儿PCT、C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治疗后,重症组、轻症组患儿血浆PCT、全血CRP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检测血浆PCT及CRP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程度和机体炎症强弱的预警指标,且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 CD14)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感染中的变化水平及用于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纳入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65例,其中发生术后感染30例,未感染35例,同时选择30例同年龄段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液标本,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s CD14与PCT及CRP的关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s CD14用于术后感染诊断的临床效能。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清s CD14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第一天外,非感染组其余时间点的s CD14水平均低于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第一天外,非感染组其余时间点的PCT和CRP水平均低于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 s CD14水平与PCT和CRP水平呈正比(r=0.697和0.781,P0.05)。s CD14用于诊断老年患者骨折术后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s CD14的特异度高于PCT及CRP,但敏感度低于PCT及CRP。s CD14联合PCT或CRP进行诊断的效果要高于上述指标单独使用。s CD14水平上升与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感染有关,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对其疾病活动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RA患者临床资料,并纳入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120例RA疾病活动度分为疾病活动组(RA活动期组)、临床缓解组(RA缓解期组),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差异,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上述血小板参数对RA疾病活动度的诊断效能.结果 120例RA患者中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2.6分77例,纳入RA活动期组;DAS28评分2.6分43例,纳入RA缓解期组.RA缓解期组PLT、PC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RA活动期组PLT、PCT水平高于RA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RA缓解期组PDW、MPV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RA活动期组PDW、MPV水平低于RA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PLT、PCT、PDW、MPV对RA疾病活动度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可考虑将上述血小板参数纳入诊疗新指标用于RA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柳宏  张臣  连树华 《甘肃科技》2016,(24):100-102
评估术中应用甲硝唑溶液腹腔冲洗对急性化脓性性阑尾炎儿童的临床病程及血清炎性介质水平的影响。分析从2013年5月到2016年7月,74例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儿童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随机选择39例患儿为治疗组,应用甲硝唑溶液行腹腔冲洗,其中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9岁10个月;随机选择35例患儿为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其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8岁6个月。取术前和术后1,3,5天的外周血标本,分别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原(PCT)的浓度。术后对照组中30例恢复顺利,治疗组中32例治愈。出现的并发症,对照组有2例腹腔脓肿,2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第5天出现肠梗阻,再次开腹手术;治疗组中有3例腹腔脓肿,2例切口感染,2例不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两组间炎症介质血清水平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中显示甲硝唑冲洗即不能有效降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血清各项炎性介质的浓度水平,也不能降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23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未发生感染的29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并比较不同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感染组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均优于单独检测,差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CRP及IL-6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小板相关参数在肺部常见疾病(肺部感染、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入院的肺部感染、肺癌、COPD的住院患者各50例,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将肺部感染、肺癌以及COPD归类为疾病组,疾病组PLT、P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DW、MPV、P-LCR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和肺癌组PLT、PCT均高于对照组与COPD组(P0.05),而肺部感染组PDW、MPV、P-LCR均低于其他3组(P0.05)。PLT和PCT的ROC曲线面积AUC均大于0.5,提示PLT和PCT具有诊断疾病的价值。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尤其PLT和PCT的测定对肺部感染、肺癌和COPD可进行辅助鉴别诊断,对病情评估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7例新生儿进行PCT测定,并与CRP、白细胞计数在重症感染、一般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和正常新生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CT>0.5ng/ml为阳性,CRP>8mg/L为阳性。在重症感染时PCT阳性率95%,CRP阳性率55%,两者统计学分析P<0.005,有显著差异;一般感染时PCT阳性率33.3%,CRP阳性率23.8%,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非感染性疾病和和正常新生儿PCT、CRP无差异性。PCT在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非感染组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5)。白细胞计数在重症感染、一般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PCT在新生儿早期全身重症感染时升高明显,比CRP、白细胞计数敏感性高,是新生儿早期重症感染很好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23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未发生感染的29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比较不同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组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均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可见血清PCT、CRP及IL-6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7例新生儿进行PCT测定,并与CRP、白细胞计数在重症感染、一般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和正常新生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CT>0.5ng/ml为阳性,CRP>8mg/L为阳性.在重症感染时PCT阳性率95%,CRP阳性率55%,两者统计学分析P<0.005,有显著差异;一般感染时PCT阳性率33.3%,CRP阳性率23.8%,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非感染性疾病和和正常新生儿PCT、CRP无差异性.PCT在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非感染组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5).白细胞计数在重症感染、一般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PCT在新生儿早期全身重症感染时升高明显,比CRP、白细胞计数敏感性高,是新生儿早期重症感染很好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7例新生儿进行PCT测定,并与CRP、白细胞计数在重症感染、一般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和正常新生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CT>0.5ng/ml为阳性,CRP>8mg/L为阳性.在重症感染时PCT阳性率95%,CRP阳性率55%,两者统计学分析P<0.005,有显著差异;一般感染时PCT阳性率33.3%,CRP阳性率23.8%,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非感染性疾病和和正常新生儿PCT、CRP无差异性.PCT在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非感染组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5).白细胞计数在重症感染、一般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PCT在新生儿早期全身重症感染时升高明显,比CRP、白细胞计数敏感性高,是新生儿早期重症感染很好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炎琥宁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炎琥宁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0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400 mg,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点,1次/d.1疗程3~5 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500 nag,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点,1次/d,1疗程3~5 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咳嗽、流涕、鼻塞等症状好转时间平均为(1.6±0.5)d,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8.3%.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炎琥宁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并且副作用小,应作为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探讨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对早期血流感染是否存在预测价值。通过回顾性病历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ICU169例行血培养患者的资料,比较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以及血培养阳性亚组间血清PCT、PLT计数,WBC计数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和比较上述指标的预测价值。PCT水平血培养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革兰氏阴性组(G-组)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组(G+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LT水平血培养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G+组和G-组间无统计学意义,WBC在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水平均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PLT和WBC预测血培养阳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P<0.05)、0.60(P<0.05)和0.24(P<0.05)。其中PCT预测血培养阳性临界值为0.065 ng/L,敏感度为74.3%,特异度为86.3%;PLT预测的临界值为108.5×109/L,敏感度为72.6%,特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报告南阳35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病原学特点及中医药治疗情况。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南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南阳市张仲景医院儿科收治的并进行过病原体培养、分离鉴定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356例的病原学资料及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数据均经过Excel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Clementine12. 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南阳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有3类,依阳性率高低排序依次是病毒、支原体、细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冬季最高,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春季最高;肠道病毒为夏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肺炎链球菌冬春两季发病略高于其他两季,溶血性链球菌春夏两季略高于其他两季,肺炎支原体秋冬两季发病略高于其他两季;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有年龄特点;参与回顾分析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医药使用率达100%,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剂型选择与年龄有关,虽然中医的辨证分型不能与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精确对应,但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常有明显的季节性;有年龄特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剂型选择与年龄有关;中医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精确对应,但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兰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便常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d便常规转阴率、退热时间、大便恢复正常、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连用喜炎平注射液,可有效提高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加快患儿大便恢复正常,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将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诊疗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人性化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等临床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62.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人性化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中实施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检测血培养细菌感染阳性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HBP水平,统计分析两组HBP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血清肝素结合蛋白诊断菌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当肝素结合蛋白的截断值为70.35 ng/mL时,对细菌性血流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88.0%.结论: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可作为临床医生判断是否是细菌性血流感染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其动态变化监测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后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6例重症颅脑损伤并行开颅手术后患者,于不同时间点分别留取各个患者的血标本,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59例和未感染组67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内体温峰值、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以及PCT等指标,分析PCT早期监测感染发生情况,并指导预后评估.结果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每个时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5例重症感染患者中有2例死亡,且PCT水平持续增高,而3例存活患者PCT水平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呈下降趋势.血清PCT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院内感染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T在感染早期即可出现异常改变,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参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9.
RA患者血清中SAA联合CRP、hs-CRP检测的临床研究。统计分析武威市凉州医院2017年8月~2019年2月住院病人被临床诊断为RA患者168例,并对其实验室检查指标CRP、hs-CRP及SAA进行分组,并以健康体检人群14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168例RA患者中CRP、hs-CRP及SAA阳性率分别为:78.57%、84.52%、94.05%,均高于对照组;CRP和hs-CRP及SAA在RA患者中阳性率特点为:SAAhs-CRPCRP;健康对照组中CRP和hs-CRP及SAA阳性率特点为:SAAhs-CRPCRP。SAA联合CRP、hs-CRP检测可对RA的诊断提供有力佐证,值得临床推广;SAA结合CRP、hs-CRP指标可大大提高RA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对疾病的转归、治疗及用药和疗效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究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用于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在武威市人民医院EICU接收的98例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均施以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检测血气分析指标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水平。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测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测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PaCO2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O2、PaO2/FiO2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CT、CRP测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PCT、CRP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过程中施以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方案,可增进疗效,同时在改善呼吸功能方面益处很大,并将PCT、CRP等炎症因子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