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极端主义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巨大安全威胁,而各种复杂因素致使中东成为极端主义的扩散中心。虽然在国际力量的打击下,"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等中东极端组织受到重创,但中东其他极端组织仍然活跃,他们利用相对政治"真空"空间继续孳生且愈加猖獗,呈现出暴恐模式群起效尤,作案手段愈加残忍,"本土化"特征凸显,出现网络恐怖主义,组织结构逐渐分散,极端组织层出不穷等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中东的反恐前景不容乐观,"伊斯兰国"人亡政未息,地下影响不断扩大,私人媒体以及女性、儿童在未来的恐袭中地位增强,使我国面临的周边恐患增大,增加了"一带一路"倡议在相关国家实施的安全风险,需要我国做好各方面的防控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2.
分析"一带一路"沿线气候变化与中国沿线投资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一带一路"已有投资防范气候变化风险,以及未来投资策略选择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梳理"一带一路"沿线不同气候事件的空间分布和中国已有"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不同气候变化事件影响的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额、投资领域,以及投资额的区域分布和国别分布,并侧重分析研究了涉及港口和工业园的投资项目。研究发现:(1)中亚、东欧和东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气候变化的高风险区,几乎所有中国沿线投资都面临着气候变化影响;(2)面临气候变化影响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东欧和非洲西部地区,主要为交通类、工业类、电力类和能源类项目;(3)所有涉及港口和工业园区的投资都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影响,约占总投资额的25%;(4)平均降水增加、极端高温、极端强降水和干旱或极少降水4种气候事件对中国"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影响范围最大,面临影响的投资额均大于或等于总投资的50%。  相似文献   

3.
孙壮志 《世界知识》2020,(20):14-17
<正>欧亚国家是指目前的独联体成员国或曾经加入过该组织的国家,包括俄罗斯、中亚五国、南高加索三国和地处东欧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该地区国家与"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密切: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倡之地;欧亚国家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该地区"一带一路"的早期成果最多、最实,具有示范意义;中、俄两国领导人通过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声明,拓展了双方合作倡议协调的领域和空间。目前,欧亚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寻求与中国实现中长期战略规划的相互对接,并不断搭建新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毋庸讳言,此次疫情短期内难免会对"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但也应看到,"一带一路"建设是项"世纪工程",其推进必然伴随着各类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中国需要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大协调、共克时艰,以切合实际、灵活创新的方式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各国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创造有利条件。"一带一路"直面疫情挑战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地区68个国家提交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国家信息通报、技术需求评估报告等公开文献,系统梳理"一带一路"8个主要区域,即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东非和西非的气候变化特征、受到的主要影响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需求。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地区普遍面临着以平均气温升高、降水时空变异增强以及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加为特征的气候变化,其中中亚、西亚、北非、西非等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更加剧烈,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热点地区。气候变化已经对"一带一路"主要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虽然因为温度升高和二氧化碳的肥效作用,气候变化对一些地区(例如中亚)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积极影响,但是由于温度升高增加了灌溉压力,"一带一路"地区普遍面临着因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安全风险。降水时空变异增加将加大各地区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风险,东亚、南亚、中亚等依赖冰川融雪的地区,会因冰川萎缩面临较大的水资源压力。农业和水资源是"一带一路"所有主要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优先领域,提交技术需求评估(TNA)报告国家中90%都提交了这两个领域的技术需求。其中农业部门的共性优先技术为育种、作物品种改善和灌溉(包括喷灌和滴灌),水资源部门的共性优先技术为雨水收集,海岸带部门的共性优先技术为海堤和护岸以及沿海湿地恢复,监测预警部门的共性技术是预测和预警系统,但是不同地区偏好不同的预测预警系统。发展中国家在开展适应技术开发和转移过程中普遍面临资金与市场、管理与制度、能力建设以及知识产权与技术四个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科技界声音     
<正>"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尚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等共性问题,而且与中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具有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同需求。从科技合作入手,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挑战和问题,有利于从战略层面推动形成建设"一带一路"的共同愿景。——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科学报》[2017-05-15]"一带一路"亚非地区大部分国家面临的最现实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  相似文献   

7.
正中亚是欧亚地区安全的薄弱地带之一,看似平静的外表下面蕴藏着各种风险与危机,很难预测这些风险与危机会何时以何种方式爆发。苏联解体以来,中亚发生过内战、境外非法武装入侵、政治骚乱、民族冲突、恐怖袭击、边界冲突等一系列重大恶性安全事件。当前,中亚地区的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再次活跃,暴恐事件呈现出新一轮的高发态势。中亚地区安全的脆弱性、综合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正>"16+1"与"一带一路"的基本原则和合作重点略有差异,机制平台更是完全不同,体现了"16+1合作"不同于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特殊性。2012年4月,中国时任总理温家宝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在波兰华沙会晤,提出关于促进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的十二项举措,"16+1合作"由此起步。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已经由规划落实为行动,取得了不少重要进展。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直接参与"一带一路",有3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有关"一带一路"项目合作的政府间协议,还有更多的国家跃跃欲试,希望参与进来。在国内,围绕"一带一路",各相关领域都拉开了大干快上的架势。然而,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存在着全面开花、摊子铺大、战线拉长、重心与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对外投资通常会面临一定的经济、政治和安全风险,而"一带一路"进展迅速,难免急于求成,在对其风险进行评估论证时也难  相似文献   

10.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第5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已经写入联合国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已经有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118份"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本文以半结构深度访谈为方法,访谈了42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者,以客观了解中国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状况,并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过去三年多,"一带一路"逐渐从概念构想、倡议引领走向外交实践,成为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对外关系的最核心议题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逐渐从解读政策、分析国家战略对接,向提供更为广泛而具体、多样化而又有差异性的知识产品转型。其中,研究"一带一路"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的周边环境正处于剧烈变动中,形势错综复杂,"一带一路"战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国际倡议,而要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应积极推动建立中国与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在非传统安全问题区域的合作机制.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安全是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和环喜马拉雅区域的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家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是遗传资源重要提供国,有着共同和接近的利益与立场.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应该加强与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在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中的立场沟通和理解,积极构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新型区域合作机制,维护彼此在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利益,从而建立与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亲诚惠容的新型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已经将近8个年头,我国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已经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订了双边协定.为了更好地研究"一带一路"与区域性组织的互动,文章选择了东盟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该研究主要分析"一带一路"与东盟组织和东盟内部次区域组织的互动,并尝试找到"一带一路"与东盟作为区域性组织的连接和纽带.文章认为,"一带一路"在施行过程中要注意到东盟作为区域性组织在其中扮演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发挥"一带一路"与东盟互联互通2025的协同作用.同时,"一带一路"在东盟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举办的最高规格国际论坛,多名中亚贵宾出席会议共襄盛世。中亚各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中亚国家独立25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始终处于上升轨道,双方在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政治方面高度互信,中国与中亚五国都建成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哈更是建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  相似文献   

15.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地缘战略、经济控制以及透明度不足。为回应"一带一路"倡议,特朗普政府在经济领域升级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强化投融资竞争;在外交领域对"一带一路"进行污名化,并离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关系;在安全领域持续对华施压,干扰中国现代化进程。为此,中国应加强战略定力、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同时积极寻求中美合作空间,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复苏需要新的驱动,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实现经济共享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应时代要求,我国有意愿在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共享的过程中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方案。然而,阻碍经济共享实现的挑战很多,需要沿线国家着眼经济共享的远大前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协调利益分配、深化伙伴关系、建立联合安全机制、加强次区域组织合作,推动经济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共建共商共享是促进"民心相通"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以色列、波黑、越南、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阿富汗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6位官员、学者的深入访谈,围绕"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发展与运行状况、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联系、"一带一路"倡议可能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研究发现: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不均,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质量偏低现象,但部分国家适龄人口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数量和规模增幅超过预期,少数国家大学排名表现较好,战争、区位、宗教、政治、殖民地历史等显著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各国大多拥有良好的高等教育发展愿景,通过中长期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构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和组织架构、引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等方法提升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存在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联系,国际项目合作、国际学校建设、留学生派遣以及其他外事往来是联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以色列、俄罗斯等国来华举办高等教育,中国高校赴马来西亚建立分校,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来华留学人员的大规模增长,正快速拉近中国与沿线国家高等教育的距离。第三,沿线国家高度认可"一带一路"倡议,密切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推进,热切期待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互信和合作研究、推动"一带一路"新兴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未来研究可能集中在为应对全球化的冲击,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间如何合作,以及毕业生就业和归国等问题上。研究结果显示,沿线国家普遍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务实合作可能影响"一带一路"沿线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向。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尚需持续发力并就相关问题予以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中,有一对关系引人注目——"16+1"和"一带一路"。它代表着国家间的新型合作关系,也是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重要举措。"16+1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则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超越地缘政治博弈的合作理念。"16+1"和"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务实合作就是要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基础上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记忆与现实侧观:中亚研究》李琪/著2016年4月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深处,自古即是一片充满神秘感的土地。随着2013年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亚逐渐真实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吸引了更多各行各业的人们开始了解中亚、关注中亚。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李琪教授的新作《历史记忆与现实侧观:中亚研究》的出版,即是为各领域的研究人员,意图了解、走进中亚的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部有关中亚历史与现实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正>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首倡举办的"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以及70多个国际组织的约1500名代表出席此次论坛。5月1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习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