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建中 《科学》2004,56(2):18-20
数字城市就是在城市管理、城市生产、城市生活各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整合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城市中的每个人都应努力学习与享受数字生活,懂得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同时数字城市的发展也将使数字、信息为城市生活和工作营造出丰富和美好的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生存活动环境。数字城市科学与社会的和谐、辩证发展,使城市获得永恒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3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2030年数字指南针》规划,提出2030年欧洲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四个愿景和相应的目标。四个愿景包括增加数字技能公民与高技能数字专业人才、构建安全和高性能的可持续数字基础设施、促进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升级。在短短一年间,COVID-19疫情彻底改变了数字化在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的运行,离不开生产和消费,每个人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随着技术的发展,生产工具和消费品加速新旧更迭,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变得越来越高效。今天的中国已迈入"数字经济"时代。这是一个数字技术成为经济进步重要动力的时代,而数字技术就是依托信息设备发挥作用的,如计算机,它实际上是信息数字化以后存储、运算和传输的物质载体。当下流行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家居,以及工厂中的各类控制设备,实际都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就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和设施进行多方位的数字化/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它们包括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网络化管理,提供服务,帮助各行各业的人和市民工作、生活和决策。  相似文献   

5.
正一些科学问题,如气候变化、儿童疫苗、生物技术等,都是公民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引出了一系列社会、道德和政策问题。近日,齐聚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的科学家们,对美国公众对科学问题及科学家社会作用的看法进行了调查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剧增,但人类只靠化石能源不是长久之计。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其大量使用必将造成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求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生产方式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各种相关技术中,电化学能源技术被公认为是可靠性高、实用性强、能源转换效率高的技术。本期专题邀请部分活跃在科学一线的国内专家撰稿,向广大读者介绍电化学能源科学和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纤维构造并连接实体世界;现代纤维构造并连接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未来纤维即大纤维,将一体化构造实体和数字世界,并与人体无缝连接,推动人类进入更加文明的智能社会!自古以来,纤维就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人类与纤维的亲密接触可谓是365天24小时不间断。最早,人类衣禽兽之羽皮,治麻丝以为布帛,去皮服布,广泛使用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应运而生,化学纤维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纤维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现今,纤维学科正经历着革命性的进步和  相似文献   

8.
沈丁立 《科学》2008,60(3):23-26
环境与气候问题正日益受到当今世界的密切关注.这是各国公众和许多政府极其重视的公共和外交新课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此进行了多年研究并最终因此分享了诺贝尔和平奖.最近几年来,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间的关系问题,能源、环境以及气候已经成了最新的非传统外交议题,也日益占据着中国外交的新议程,成为衡量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以"新时代的科技出版"为主题的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的主要研讨成果,结合文献调研,对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进行综述,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从期刊和论文的开放获取出版、开放同行评审、开放数据、预印本平台、期刊的经营模式等方面论述了开放科学背景下的科技期刊出版,并从数字出版与传播、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基于各种新型技术和传播媒介的互动与融合等方面讨论了新技术如何推动科技出版创新发展.与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相比较,我国科技期刊在吸引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能力、学术不端行为防范与处理、品牌声誉与影响力等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在当前我国科学研究快速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良好出版环境和政策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提出新时代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建议主要如下:(1)关注开放科学的发展趋势,融入开放科学的发展环境;(2)加强国际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发展;(3)创新科技出版服务理念,扩展出版新技术和新方式;(4)加强出版伦理规范建设,增强处理学术不端问题的能力;(5)加强科技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学传播者的科学素养;(6)寻求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0.
阎文耀 《世界科学》1998,(10):34-35,37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应用,电视技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电视技术在图像与声音编码、节目制作、存储与传输等方面的进步使传统电视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电视信号数字化是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解决数字化图像的传输与存储,是实现电视技术数字化的关键。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在互联网中能够集中传输压缩、非压缩、实时和非实时的视频信号,而且使信号无损失地进人网络。这项技术的实现可以使电视节目从制作到播出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的实现也是电视技术进人数字化的标志.数字信号的传输与存…  相似文献   

11.
<正>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是一项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重大社会行动和基础性社会工程。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目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需要证明个人身份的东西日益增多,银行账号、信用卡、身份证号……不胜其烦的数字令人动辄出错、头疼不已。“9.11”搞得全世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如何分辨守法公民和恐怖分子更是一大难题。能否用高新技术快速准确地进行个人身份认证呢?悄然兴起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正在对此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高层建筑发展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明信片,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一直是社会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以及如何有效地完善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讨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以来,以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的融合为代表的"会聚技术(converging technology)"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会聚技术以提升人的能力、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为主要目标.但是由于它涉及到重塑和改造人的内在自然,因而相关的伦理问题也更加突出.文章从统一科学、人机整合以及技术对社会的嵌入三个方面分析了"会聚技术"的特征,对会聚技术带来的相关伦理问题,包括人类增强的目的和对象、人的完整性问题、隐私、自由和道德责任、社会公正以及后果的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综合分析了美国、欧盟等提出的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动态地构建一套基于行动的技术伦理学框架.为此,必须完善伦理学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跨学科合作机制,发展跨学科的视角与方法,加强科学启蒙,构建公众参与的讨论平台,完善会聚技术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以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应对会聚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正在形成,它以数据资源为重要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从数字经济的内涵来看,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数字产业化,为数字经济的基础部分,即信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综合化趋势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通信系统、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系统引进社会生活以来,随着涉及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的人越来越多,综合化趋势正在日益广泛地兴起,并逐渐上升为当代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导趋势.综合化趋势在当代开始获得真正的全球意义,很难说这种趋势对当代人类活动的哪一个领域不起关键性的作用.从多门学科的交叉、多种技术的配套到环境评价和国际经济合作;从劳动组合到建立农工综合体,到处都有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这种趋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字经济"的概念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20多年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它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增长,深刻影响并重构了世界经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上午,我特别荣幸地在此与你们讲信息技术的奇妙力量,它驱动着全球当前的通讯革命。我演讲的题目是“奇妙的毫微微秒和低比特”。今天全球通讯行业被两个彼此互相独立又互相关联的技术所支配:强有力的技术认知曲线和媒体数字化,认知曲线代表了强有力的关键信息技术。而媒体数字化涉及所有的声音、资料、数据、图形图象信息变换,转换成二进制数字,或比特,或数字编码。这些技术力量与全球通讯市场的开放与私有化相互结合,并且还包括现有和潜在顾客对于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庞大的全球通讯行业。朗讯科技公司…  相似文献   

19.
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的程度,也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措施.本文尝试分析了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现状,并在科学素养、科技传播与科学教育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基础上,提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科学和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醒民 《科学》2007,59(6):28-32
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就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产生了技术.但是长期以来。科学和技术并没有什么联系,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分道扬镳。现代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它与科学的密切结合。在古代,科学知识专属于贵族哲学家,而技术则由制造工匠掌握,二者有截然分明的高低贵贱之分。中世纪,商业蓬勃兴旺,社会交换日益活跃,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开始缓慢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