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伊朗核协议的签订,为伊朗核问题的和平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国际社会对此大多持欢迎态度。但是以色列则忧心忡忡,明确表示不接受伊朗核协议,认为"同伊朗签订核协议,意味着伊朗最终将获得核武器,并且打破地区平衡,威胁地区国家和全世界的安全"。为此,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政要纷纷前往以色列,试图"安抚其受伤的心灵"。为何都变成了"强硬派"从以色列国内来看,除了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亚阿隆等强硬  相似文献   

2.
正伊核协议(正式名称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是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德国共同签署的国际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5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实施"极限施压"政策,全面制裁伊朗。拜登政府上台后,于2021年4月6日在维也纳启动重返伊核协议的谈判,通过欧盟作为中间人,迄今同伊朗已进行过六轮间接谈判。谈判气氛一度相当乐观,伊方代表数次表示成功"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3.
正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这被国际上视为美国放弃国际责任的又一重要举动。但事情恐非"退群"这么简单,而是涉及中东地区复杂的利益博弈背景。伊朗核问题上的各方心思伊朗核问题的实质不是核问题本身,而是伊朗在中东的地区地位问题,即外界是否承认伊朗在中东地区存在合法的国家利益。所以美欧及一些中东国家对伊朗核问题的讨论往往与伊朗的地区影响力和中东地区安全问题相关联。一些国家认为伊朗无权涉足伊拉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看,伊核协议尚未被撕毁,但特朗普政府的确在做"撕"的工作,而且其不仅针对核协议本身,更在于改变美伊关系发展轨道,破坏执行核协议的氛围与条件。而对伊朗而言,核协议执行过程中虽有诸多不顺,但毕竟从中有所收获。因此,无论特朗普如何挑衅、如何制造撕毁协议的声势,伊朗总统鲁哈尼始终强调核协议的多边性、合法性,没有一气之下也抛出退出协议的论调。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份国际协议就好像是美国和伊朗之间的一场临时婚约,双方本来感情基础就不牢,不过是为了利益而结合。  相似文献   

5.
正叫嚣一年多,特朗普终于在他执政9个月后宣布不再认可伊朗遵守"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并指示财政部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实施制裁。欧洲劝阻、伊朗骂街统统没用。实事求是地说,特朗普从伊核协议"退群"并不会让美国占到什么便宜,只是突出反映了以色列和美国国内犹太财团的利益诉求,反而会使得本已风平浪静的伊核问题波澜再起,甚至触发多种"并发症"。正如伊朗方面多次所说,伊核协议是一份国际协议,而且经过了联合国安理会批准,美国作为主要当事方,对  相似文献   

6.
<正>10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宣布美国政府对伊核协议的新立场。特朗普在讲话中指责伊朗没有遵守伊核协议的"精神"并"在多方面违反协议"。因此,他表示此次不会向国会证实伊朗履行伊核协议承诺。他还指责协议未能完全、永久限制伊朗的核发展计划,伊朗则利用协议获得大量资金。特朗普同时表示,如果政府不能与国会及美国盟友达成新的解决方案,美国也做好了退出伊核协议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正>自4月以来,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升级。美国先是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定为"外国恐怖组织",后又吊销中国、印度、土耳其等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权,5月初更向波斯湾派出航母战斗群。5月8日,伊朗通知美国以外的其他伊核协议签署方,伊朗决定减少履行伊核协议下的"部分承诺"。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伊朗并不是要退出伊核协议,并表示欧洲有60天时间与伊朗举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重启对伊朗制裁后,伊朗对外展示了令人惊讶的战略忍耐和克制。近几个月来,伊朗一直致力于与核协议剩余方合作,挽救核协议并尽量减少美国重启制裁的影响。但是,随着2018年11月美国启动更加严厉的第二轮制裁,特别是欧盟未按计划推出帮助伊朗规避美国金融制裁的"特殊目的工具"后,伊朗维持现状的决心似乎出现了动摇。2018年12月初,伊朗试射了一枚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1月16日宣布,国际原子能机构当天发布报告,证实伊朗完成了开始执行伊核全面协议的必要准备步骤。这意味着伊核全面协议当天将开始正式执行,国际社会将解除针对伊朗的相关制裁。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16日签署行政命令,解除此前对伊朗的制裁。欧盟委员会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和伊朗外长扎里夫同日宣布,鉴于伊朗履行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承诺,与伊朗核问题有关的经济和金融制裁按照全面协议  相似文献   

10.
自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和伊朗都展示出了重返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的意愿。从美方动作来看,新一届美国政府将以外交为主要手段,试图联合欧洲与中东地区盟友共同应对包括核、弹道导弹、“地区冒险主义活动”和“人权”等在内的“伊朗问题”。其中,拜登政府将通过重返伊核协议规制日益升级的伊朗核活动视为外交工作中的优先事项,并明确表示如果伊朗重新遵守伊核协议承诺,美国也会这样做。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为何一边哄朝鲜,一边鄙视伊朗?特朗普愿意不顾一切去见金正恩,还达成协议,另一边却对伊朗核协议嗤之以鼻。这事最后还能让特朗普落得一个诺贝尔和平奖?"如果能够获得同朝鲜与美国在新加坡达成的一模一样的协议,伊朗一定会兴奋不已,然而美国并不愿这么做。"曾担任美国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军控与防扩散事务顾问的乔恩·沃尔夫斯索尔表示。同样是因谋求发展核武器而令国际社会格外担忧的国家,同样是曾经被美国列入"邪恶轴心"黑名单的国家,伊朗和朝鲜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那里得到的待遇却大相径庭。今年5月8日,特朗普不顾英法德等盟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重启已对伊朗豁免的制裁。至此,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朗核协议的靴子终于落地,并毫无悬念地掀起巨大波澜。那么,美国为何执意退出核协议?伊朗是否有违反核协议的行为?伊朗核协议是否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1月24日,有关各方在日内瓦就伊朗核问题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后,围绕伊朗核问题的分歧不仅没有消失,各方对待临时协议的态度也迥然有别。美国和伊朗各说各话,纷纷表示这是己方的"胜利"。那么,到底该如何认识和评估各方在临时协议中的分歧与得失呢?有人欣慰,有人失望在日内瓦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中,为了展示弃核诚意,伊朗承诺在未来六个月内,暂停生产浓度为5%以上的浓缩铀,同时稀释或转化现有库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4月开始的伊朗核问题谈判已经断断续续10个月了,期间美国边谈判边追加对伊朗的制裁,伊朗边谈判边加速发展核能力,美伊双方迎头相撞的前景越来越真实。拜登政府一名高级官员预言,如果谈判没有进展,伊朗还在发展核能力,伊核问题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演变为危机。目前谈判的目标是各方重新回到2015年的核协议,但是六年来在美国与伊朗"边谈边干"的政策操作下,重回核协议似乎在刻舟求剑。拜登政府的伊朗问题特使罗伯特·马利说,  相似文献   

15.
正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伊朗总统鲁哈尼在第73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期间"互呛"。特朗普大力抨击伊核协议,威胁对伊施加更多制裁;鲁哈尼则批美方逆多边主义潮流的做法显现"智力不足"。与此同时,与会的其他主要大国都主张维护核协议。自今年5月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该协议能否存续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对美国来讲,特朗普政府旨在通过"最大压力"政策迫使伊朗做出选择,要么在核能力、弹道导弹、中东事务上做出重大让步,要么面临政权崩溃的风险。对伊朗来讲,  相似文献   

16.
<正>"伊朗问题"或许是更加准确的表述郁红阳:近期有关伊朗核问题的话题就像北京今年的三伏天一样热,几乎天天都"霸占"各大媒体的头条,普通老百姓对此也非常关注。但是,简单称之为"伊朗核问题"恐怕不太确切,"伊朗问题"或许是更加准确的表述。虽然问题的起因是美国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然而,美国希望与伊朗解决的问题早已远远超出纯粹的核问题范畴。  相似文献   

17.
<正>7月14日,经过长达20个月的紧张谈判,美、中、俄、英、法、德六国(P5+1)终于就伊朗核问题与伊朗达成全面协议。该协议的达成是国际社会多年不懈努力的结果,如果得到完全执行,除将对中东地区安全和地缘政治格局、全球反恐、国际核不扩散形势和国际原油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外,还将对美伊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美伊较量的焦点在长达36年之久的美伊公开敌对关系中,伊核问题是双方战略博弈的焦点。伊朗的核项目始于上世纪50年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总统拜登上任伊始,国际社会普遍期待困境中的伊核问题能迎来转机。不妨再看一下伊核问题的前世今生。一、伊朗的核计划伊朗素有通过发展核技术振兴国力的愿望。亲美的巴列维王朝在上世纪50年代启动核计划,在70年代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保障监督协议》。  相似文献   

19.
正伊朗核协议是美、俄、英、法、中、德六个国家以及欧盟为了解决伊朗核问题,经过艰苦、漫长谈判而与伊朗在2015年7月14日达成,其正式名称是《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在协议框架下,伊朗限制其敏感的核活动,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视与核查,以换取国际社会对其涉核制裁的解除。2015年10月18日,伊朗核协议经联合国安理会2231号决议认可后,开始生效;2016年1月16日,经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伊朗已落实在核协议框架下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总统拜登在竞选和就职前后,曾数次表态愿让美重返伊朗核协议。但从目前情况看,美对伊朗政策调整幅度仍很有限,并未扭转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持有的"敌视与对抗"主基调,在重启伊朗核协议谈判这一关键议题上,更是不断抬高要价,人为设置障碍。对此,伊朗政府坚守原则底线,积极调整博弈策略,与美巧妙周旋,为未来可能重启的谈判进程夯实力量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