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科技潮》2012,(1):53-55
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肩负着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战略转变的重要使命。2010年中国实现制造业产值达1.955万亿美元,美国制造业产值则为1.952万亿美元。然而,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远低于美国,从制造业人均产值衡量中国仅为美国的1/8。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较大,但产业仍面临着亟需解决的诸多问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大型装备关键核心部件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装备成套集成化与控制技术水平低等严重制约着未来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3.6万家装备制造企业,尚无一家跻身世界500强,而且世界知名的品牌寥寥无几.尽管建国已经56年,我国制造业总规模至今也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2002年中国制造业产值为1.2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仅占全球GDP的3.7%,是美国的11.5%,日本的20%.也就是说,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3.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0,(19):10-11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位居全球第二商务部等部门9月16日联合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369.1亿美元,同比下降4.3%,流量规模仅次于曰本的2266.5亿美元。201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2万亿美元.次于美国的7.7万亿美元和荷兰的2.6万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蝉联全球第二,存量保持全球第三。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12,(8):30
<正>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近日联合发布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报告显示在"创新效率"指标中,中国排名第一。据介绍,报告根据创新能力和成果对141个国家/经济体进行了排名。在全球创新整体指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有7个欧洲国家,2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即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美国排名第10。报告指出,加拿大在创新投入和产出领域呈现弱化现象;美国在教育、人力资源和  相似文献   

5.
<正>上述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在整个知识经济体系中相互作用,形成了区域的知识经济产出。我们用劳动生产率、平均月收入、区域就业水平和区域产出强度(每平方公里百万美元GDP)等四个指标描述这些产出。目前全球经济正在逐渐从危机影响中缓慢复苏。面对经济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国的金融和制造业。随之而来的就是全球范围内的裁员、减薪,各国都面临着严峻的失业问题。APKCI研究体系中  相似文献   

6.
业界关注     
《科技智囊》2013,(5):I0048-I0048
麦肯锡:中国成全球网购第二大市场 3月21日,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GI)发布报告《中国网络零售革命:线上购物助推经济增长》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国,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网购市场。其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越其他国家,自2003年以来复合增长率达到120%。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可能达到4.2万亿元,相当于今天美、日、英、德和法国网络零售市场的总和。  相似文献   

7.
正上述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在整个知识经济体系中相互作用,形成了区域的知识经济产出。我们用劳动生产率、平均月收入、区域就业水平和区域产出强度(每平方公里百万美元GDP)等5个指标描述这些产出。目前全球经济正在逐渐从危机影响中缓慢复苏。面对经济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国的金融和制造业。随之而来的就是全球范围内的裁员、减薪,各国都面临着严峻的失业问题。APKCI研究体系中所涉及8个国家的33个地区在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全球正大步跨入智能化时代,智能制造逐渐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分。2015年2月5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报告称,中国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迅速,年增长率已达25%以上,预计到2017年其销量将达到10万台,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将超过40万台。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报告也显示,到2025年,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和服务等行业可产生1.7~4.5万亿美元产值。中国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并有望在201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相似文献   

9.
一份报告引发的思考 美国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2011年发布的报告《全球清洁能源:价值2.37万亿美元的机遇》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将保持其作为清洁能源项目投资首要目标市场地位。随着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清洁能源政策,到2020年中国吸引的投资将达到6200亿美元,远远超出20国集团的绝大部分国家。中国迅速崛起的清洁能源行业,促使可再生能源投资的重心在未来十年从西方转向东方。  相似文献   

10.
<正>过去的5年,是辉煌的5年。在这5年中,中国的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2014年,中国GDP总量为10.4万亿美元,占全球比例为13.4‰牢牢占据世界第二位;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至25%,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也从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的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2012年起稳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11.
《广东科技》2016,(3):61-63
近日,美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秘鲁、智利等12国在美国亚特兰大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达成基本协议,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大幅降低投资、贸易壁垒和确立新的商业规则.这一谈判涵盖全球约四成的经济产出,包含投资、服务、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国有企业、劳工、环境等30个章节.如果最终TPP协议实施,以其高度自由化的名义构建新型贸易壁垒,会对中国制造业四大产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根据WTO统计,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2万亿美元,并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也持续提高。2013年这一比重为11.8%,比2000年提高7.9个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2018年年底,著名商业软件联盟组织BSA发布了《2018全球云计算评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数据隐私保护、标准和互通性、自由贸易促进等七个维度对全球范围内若干个经济大国的云计算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分析(见表1)。《报告》结果显示,德国、日本、美国是全球范围内云计算建设评估得分最高的三个国家,得分分别为84.0、82.1、82.0分;中国的得分为43.7分,排在第22位。  相似文献   

14.
赵刚 《太原科技》2012,(1):10-14
介绍了美国刚刚出台的先进制造业伙伴(AMP)计划,分析了美国构建先进制造技术的路线图,提出在面对全球经济的巨大挑战下,中国需突出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地位,重点发展绿色、高端制造业,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字     
正106万亿元《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报告显示,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20 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 8亿。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家利益》2015年10月15日"修昔底德陷阱"理论认为,一旦一个全球领先的强国对一个崛起中的强国感到惊恐,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当前可能会产生这种"陷阱"的国家是美国和中国。但该理论忽视了一个事实:中国在经济上没有能力对美国构成威胁。根据瑞士信贷银行估计,美国的私人财富总额为89.5万亿美元,而中国的私人财富为22.8万亿美元;到2015年年中,美国的国民净财富超过73万亿美元,而中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以下简称"《指标》")显示,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均居世界第二位,理工科人才供应世界第一,风电能力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指标》显示,全球研发支出总体呈上升趋势,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研  相似文献   

18.
从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的建立、发展与特点入手,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对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影响与启示,旨在找到中国先进制造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自十八世纪中叶工业文明开启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纷纷转向智能制造业主战场.《中国制造2025》更是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目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各国开始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发达经济体纷纷启动了“再工业化”战略,聚焦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制造、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同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全球制造业的企业创新模式、国际分工和投资贸易等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发达国家制造业试图引领全球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并引导制造业回归.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提出先进制造业回归计划、德国打造工业40战略、日本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革命等.  相似文献   

20.
<正>据研究机构艾瑞咨询估计,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规模扩大两倍多,达38万亿元人民币(合5.5万亿美元)。而福雷斯特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全年美国移动支付规模增长39%,为1120亿美元。市场规模领先全球在全球范围内,移动数字支付占据了非现金支付行为的几乎半壁江山,比例高达43%。而基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