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3月4日,习近平参加了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委员的讨论,并发表对台重要谈话,不仅对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做出了准确、客观、冷静的判断,而且对当前与未来对台工作政策及两岸关系发展进行了更为系统、完整的论述,展现了中央对台工作战略与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与信心,释放出多项值得关注的重要政策指向。"台海局势总体稳定"的言下之意  相似文献   

2.
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感情和利益;改变在台湾提出议题或制造事端后再做出反应的做法,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掌握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主导权;调整对民进党的政策,欢迎广大民进党成员到大陆访问。  相似文献   

3.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2,(21):44-45
10月4日至8日,民进党重量级人士、曾任党主席和"行政院长"的现任中常委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的民间身份前来大陆参访.他在北京和厦门与大陆对台高层领导和涉台研究机构会谈,提出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看法,着重阐述了以"宪法共识"、"宪法各表"来面对、处理和超越两岸差异的主张.谢长廷在今年民进党"大选"失利后准备重新调整两岸政策的背景下访问大陆,对观察今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近来,以两岸春节包机被拒事件为导火线,两岸"对峙"螺旋上升。对这次两岸"对峙"的背景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台湾当局挑衅性的大陆政策是主因。民进党试图通过与大陆的"不断对抗",造成地区秩序动荡,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台湾当局采取挑衅性的大陆政策借"包机事件",台湾"国防部"宣布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接受2015年美国售台武器清单中的250枚FIM-92肩扛式"毒刺"导弹。暗示"毒刺"的部署是为了应对今年1月4  相似文献   

5.
外刊要论     
防止台海战争李侃如(曾任克林顿政府国安会亚太资深主任)当前国际安全的最大危险之一,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这种冲突将最终导致中美战争。布什政府应采取措施避免该冲突的发生。从现在到2007年中期是改变台海危急局势的最佳时期,中美台三方领导人都不会因选举发生变动。大陆与台湾应商定一项20~30年的长期稳定协议,将两岸的注意力从台湾最终地位问题转移到台海安全问题上,以维护台海局势稳定。该协议既能为陈水扁提供留下政治遗产的机会,又可确保台湾问题不妨碍大陆稳定发展,还将标志台海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但由于大陆…  相似文献   

6.
马英九上台,两岸关系终于拨开云雾见晴天,让人们感到一种舒畅和春意,暖洋洋的太阳熏得游人醉。但我们也要看到台海还存在非常棘手的问题和挑战,要想达到大陆想像的终极统一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马英九上台对岛内政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50年代中期发生的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以下简称“台海危机”),是特殊历史背景下海峡两岸关系变迁中的一段插曲,它既显示出两岸关系、中美关系、美台关系格局中一些微妙而又十分重要的变化,又促使中国政府依时顺势,抉择新的统一祖国政策。笔者拟此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各界。  相似文献   

8.
正7月7日,美国两艘"伯克"级驱逐舰穿越台湾海峡,虽然这并非美国军舰首次通过台海,但却是台当局首度主动证实。而在此前一天(7月6日),美国向34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正式开启中美贸易战。在中美关系及两岸关系的敏感时刻,美舰穿越台海引发各方强烈关注。7月18日至23日,解放军在东海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实弹演习,这被认为是针对"台独"势力"挟洋自重"的警告。近段时期以来,美国频打"台湾  相似文献   

9.
正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蔡英文上台后,其对外政策走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牵动着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预计蔡英文执政后,在对外政策上绝不会"马规蔡随",而是会与马当局做出明显区隔。在理念上,一是由马当局的"从中国大陆走向世界"变为"由世界走向中国";二是由马当局的"将两岸关系置于台湾对外关系之上"变为"将台湾对外关系置于两岸关系之上"。在路线上,由马  相似文献   

10.
历经20余年的发展,台商对大陆投资取得历史性的重大发展,六万多家台资企业已成为大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百万台商也成为沟通与联接两岸的一个新兴社会群体,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角色日趋重要。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三次浪潮台商赴大陆投资是海峡两岸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末,大陆改革开放后,对台政策也发生重大转变,从力主“武力解放”转为积极争取“和平统一”,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一页,也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及台商赴大陆投资创造了条件。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商开始以外商名义…  相似文献   

11.
<正>面对即将到来的台湾"大选",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主张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蔡英文在4月9日民进党举行的2015年首次"中国事务委员会"上通过民进党发言人郑运鹏转述了其讲话与立场:"她充分理解各界关切,也体认民进党重返执政在两岸关系上必须承担责任,‘我们有信心可以处理好两岸关系,避免意外,更不会挑起矛盾、冲突和对立’。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持两岸现状’,即维系台海和平及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正这一轮高密度、大规模的实战演习、战备宣传,在1996年台海危机之后极为罕见,不但彰显了解放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与能力,更对台湾岛内"独派"和域外干预力量释放了清晰、明确的信号。近两个月来,大陆在加快惠台新政落地同时,连续在军事和外交领域重拳出击,对蔡当局及岛内外"台独""挺台"势力形成了连番震慑,有效地遏阻"台独"势力的逆势蔓延,管控了台海风险。不过,蔡当局对此反应颇为消极颟顸,摆出负隅顽  相似文献   

13.
近期,台湾岛内掀起一股“反‘台独台商’”风波,并引爆台北股市恐慌。这源于5月24日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个明确表态:“对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我们是不欢迎的”。6月18日,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强调,大陆对两岸经贸交流的政策没有改变。一时间,台商成了两岸人民热切关注和谈论的对象。台商为台海两岸搭起了桥梁,为台湾和平与祖国统一编织着一条纽带。个别台商为台湾当局所用而做了一些损害大陆、损害台海和平的事情,但这改变不了台商造福两岸、促进台海和平与统一的主流。因此,大陆将会坚持吸引台资、保护台商合法利益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正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华战略发生重大改变,台海地区风险显著增大。目前,美国对华主要打两张"T牌",一个是台湾(Taiwan),一个是贸易(Trade)。这里主要谈美国打"台湾牌"对台海局势的影响。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台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对台湾问题介入、干预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当前美台关系面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大变局。在这个基本结论下,我谈谈台海形势的几点重大变化和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并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六点意见。2~3日,"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成功举行。在当前两岸关系深陷冷冻僵局之际,洪秀柱坚定展开"和平之旅",国共两党盛大举办"习洪会"及"两岸和平发展论坛",预示着未来两岸交流将进入"绿暗蓝明""官暗民明""台暗陆明"新时期。特别是在会晤期间习总书记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的六点意见,作为新形势下指  相似文献   

16.
正7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代表团,并就两岸关系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作为十九大后大陆领导人首场重要对台活动,此次"习连会"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老朋友"连战先生再次来访连战访问大陆,人们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的"胡连会"。2005年4月,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突破陈水扁当局的阻拦,毅然带领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实现国共两党60多年来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的台海局势趋于复杂严峻,新旧矛盾交织、内外挑战并存,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存量递减,阻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负面因素变量急增。两岸正在经历一场捍卫和冲撞一个中国原则、遏制和图谋"台独"的持续较量。自2016年民进党再次上台以来,蔡英文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  相似文献   

18.
徐青  张华 《世界知识》2012,(16):23-24
一直以来,台湾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是"不与大陆联手",自行维护钓鱼岛主权,但随着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的改善,在两岸执政当局之间,对于联手保钓也存在一定的默契。两岸官方存在一定默契两岸执政当局之间虽无公开的合作保钓行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默契。一是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的政策默契。目前,两岸仍未就台湾的政治定位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存有一定的分歧。日本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4月7日,台湾岛内"极独"势力组织成立了"喜乐岛联盟",该组织的出现凸显了岛内"极独"分子的焦虑和投机心理。其强打"公投""正名""入联"等口号,不会得到岛内民众的支持,也将触及大陆对台政策的底线和红线,破坏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注定不可能成功。"喜乐岛联盟"是个什么组织"喜乐岛联盟"是前"台湾独立联盟"美国分会主席、台湾民视(民营无线电视台)董事长郭倍宏主导、集合了岛内多个"极独"组织和人员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是在美苏冷战与中国外交战略发生重大变化的特殊背景下爆发的,在危机中,美国继续采取分离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政策,而中国领导人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和全面的决策,挫败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中美的对抗关系在第二次台海危机中得到鲜明的体现,而第二次台海危机也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