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欧盟最雄心勃勃的"旗舰"计划已经挑选了20个项目,旨在将奇异的物理学转化为实用的产品。欧盟委员会的10亿欧元(合11亿美元)基金计划的首批资助项目已经发布,建造两台量子计算机的计划位列其中。量子旗舰计划首次发布于2016年,2018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了首批拨款的获得者。20个国际团体(每个团体都包含公共研究机构和产业)将在3年内获得1.32亿欧元的技术示范项目。这些努力推动了将早期实验室实验转化为应用(如实用的量子计算机)的  相似文献   

2.
●尽管神经科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对于大脑究竟是如何工作的仍知之甚少。继美国大脑神经组织解剖图编制计划、人脑连接组计划,今年1月,欧盟委员会为欧洲"人脑计划"注资10亿欧元,4月,奥巴马政府承诺为"大脑活动图谱"计划提供1亿美元的研究经费。或许,一个"复制"人类大脑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3.
2012年夏天,美国科学家提出一项可与当年"阿波罗登月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尖端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引起全球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美国政府决定拿出1亿美元,启动这项旨在揭开人类大脑奥秘的研究计划;接着欧盟委员会宣布,以建立人工脑为目的的"欧共体人脑计划"将在未来10年内获得10亿欧元的科研经费。那么为什么脑科学能得到全球科学家的关注呢?因为人类的大脑是个复杂的"小宇宙",它由10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相当于整个银河系星体总数),是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对于大脑结构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继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之后,人类开始向自然科学的最后一块疆域——大脑——发出了挑战:在欧洲和美国先后宣布启动"人脑计划"研究之后,中国的"脑科学计划"也呼之欲出。6月28日,以"新大陆:探秘脑科学"为主题的第41期上海科普大讲坛上,来自中、美、欧等国的科学家向公众解读了各国的"脑科学计划"。自2013年1月启动的欧盟"人类大脑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投入10亿欧元,除了重点研究医学和神经科学外,还有未来概念的计算机技术。本次主讲嘉宾、瑞士洛桑理工学院的欧利弗教授认为:"如果我们弄清人脑电信号的传输机制,就有望开发出模拟大脑机制的计算机。同样将历时10年、总投资约45亿美元的美国"大脑基金计划"将从  相似文献   

5.
正历时8年的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硕果累累,产出包括相关产品、衍生公司和先锋项目。石墨烯层沉积在硅晶片上,用于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开发的微电子和计算应用2013年,欧盟启动了一项为期10年、斥资10亿欧元的计划,称为石墨烯旗舰计划(Graphene Flagship)。这是欧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三个有针对性的技术研发计划之一,旨在为石墨烯二维材料创造应用和市场,并使欧洲占据石墨烯技术的最前沿。欧盟于2013年启动了另一个专注于人脑的旗舰计划,于2018年启动了涵盖量子技术的第三个旗舰计划,这两个计划也都是为期10年、斥资10亿欧元。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入选欧盟委员会"未来和新兴技术计划"两个"旗舰"项目之一的"欧洲人脑计划"(HBP),最近因其董事会在调整二期方案中拟大幅减少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方面的投入,引发了欧洲神经科学界的不满。2013年10月启动的耗资十亿欧元的欧洲"人脑计划"(HBP),是一个旨在进一步加深理解人类大脑的庞大计划,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开发信息技术开辟了新的途径。HBP是欧盟委员会"未来和新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21,66(7):707-708
正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会、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和欧洲科学院的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部承办的第106期"科学与技术论坛"于2020年10月20~21日在上海举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论坛采取了线上(网络)和线下(现场)结合的方式.与会的国外成员来自欧洲科学院、欧洲议会的代表,以及国际海洋生物圈整合研究计划(IMBeR)科学指导委员会中的欧洲国家成员.  相似文献   

8.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12,(1):10-14,18
正欧盟委员会于2011年11月公布的有关欧盟发展的"欧洲2020战略",是欧盟未来10年的科研与创新战略文件。文件提出了欧盟未来10年的发展重点和具体目标: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主的智能型经济;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水平以增强社会凝聚力。文件同时还提出了建立"创新型联盟"等欧洲2020战略的七大旗舰计划。为使读者了解这一计划的主要内容,本刊特选摘了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9.
前沿     
<正>我国或在2020年建成全球导航定位系统2020年中国将推出自己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这套系统被命名为"北斗"。"北斗"系统正在部署区域导航并组网测试,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在20颗左右。按照计划,到2020年,"北斗"系统将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10.
单位:与1991年相 10亿日元比的%变化研究与开发(R&D)总预算551 .8、一5 .7专项促进基金11.0+4.8空间研究144.7+9.9核能315.2二2.9SOR 7.0十夺3.0海洋研究n.4+6.8ERATO 6.3+12.1Sakigake 1.0十117.0人类基因组研究二1 .1+20.9 (注:在空间研究中之所侧能得到近10形的增幅夕主要是考虑日本将参与美国的空间站计划,为此日本将出资282亿日元,此外,与此相同的一笔费用将用于将于1993年发射的日本新H一n火箭的最后阶段工作)。日本科技厅1992年科技预算@王厚德~~…  相似文献   

11.
防劫机新装置有效反恐欧洲研究人员正争取在2008年前研发出“不可劫飞机”。新研发的系统将全程监视可疑旅客,并自动操纵飞机避免撞击建筑物和大山。这一系统可能在2010年-2012年间投入商业应用。这项研究名为“未来欧洲环境下飞机安全”(SAFEE),开始于2004年2月,将历时4年,计划耗资3580万欧元,旨在建立一道阻止飞机在飞行中遭遇袭击的“最后屏障”。参加研发的公司包括空中客车公司、欧洲航空防御及航天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和西门子股份公司等。另外,欧盟委员会已为此出资1950万欧元。专家说,虽然永远不可能将威胁降为零,但为飞机装配了新…  相似文献   

12.
吴家睿 《科学》2003,55(5):18-19
2002年7月,美国能源部推出了为期五年、资助强度达一亿美元的后基因组计划--"从基因组到生命(Genomes to Life)".这是美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的基础上制定的又一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3.
正汪品先院士出生于1936年,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同济大学教授.近年来,汪品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部计划",并大力推广"地球系统"概念.2018年,82岁高龄的汪品先院士还3次随"深海勇士"号深潜器潜入深海,圆梦大洋探索.在2020年"两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创刊7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杂志社专访汪品先院士,回顾他与"两刊"20多年的情谊,也探讨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现有的望远镜与E-ELT之间的差距,就好比伽利略以自己的裸眼与望远镜相比。观测太空新利器由欧洲南方天文台(简称ESO)出资打造的"欧洲极大望远镜"(简称E-ELT)如同"地球望向天空的最大的眼睛",于2017年5月26日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海拔3000米的赛鲁阿玛逊斯山上动工建造。按照2012年评估的建造成本,整个工程将耗资10亿欧元(约合76.79亿元人民币)。E-ELT项目经理罗伯托·塔马伊表示:"E-ELT将改变我们对于宇宙的理解,它的价值,就如同400年前出现的伽利略的望远镜一样。"科学家们希望,这个被称作"地球之眼"的宇宙观测工具可以帮助解答一直以来困  相似文献   

15.
叶叔华 《自然杂志》1996,18(3):125-127
一项跨世纪国际合作研究计划——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APSG)计划,1995年夏天在美国举行的第21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大会上由叶叔华等中国专家提出,并受到与会专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各国专家的热烈响应.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为此就APSG计划通过了第4号决议,对该计划予以积极支持,并确定由叶叔华领衔组织实施这项规模宏大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6.
<正>最新一期"上海科普大讲坛"邀请到当今世界顶尖的神经科学研究专家,请他们解读正在启动和实施中的中国、美国和欧洲的人脑研究计划,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正是在这次会上首次提到了中国的脑科学计划。三位受邀演讲的神经科学家分别是: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主任、中科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中科院外籍院士蒲慕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特聘教授、神经科学学科主任威廉·莫布里和洛桑理工学院欧利弗教授。本刊受邀刊发此次上海科普大讲坛的内容,其中浦慕明先生的文稿已经本人审定;另两位报告人的文稿未经本人审阅。另外文中涉及的标题均为编者所加。——编者  相似文献   

17.
<正>耗资50亿美元的计划让德国顶尖大学更有竞争力——但某些较小的机构也做得很好。十年来,德国政府试图戳破所有国立大学都是平等的这一神话。2006年,德国政府启动了一个为期11年、耗资46亿欧元(50亿美元)的计划,意在使德国最好的大学能与牛津、剑桥以及哈佛这样的同类机构相比更有竞争力。这个被称为卓越计划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04,(4):49-49
“伽利略”系统的基本投资在32亿~36亿欧元之间,预计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这个投资额相当于在欧洲建一个小型机场,或者说建150km长的高速公路。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打造的军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总共斥资120亿美元,是“伽利略”造价的3~4倍。建设“伽利略”将按照公私合营法则,公私方分别承担总投入的50%左右。欧盟和欧洲航天局作为创始成员,将参加该系统的研制。欧盟和欧洲航天局准备于今年12月招选授权经营者的标底约为15亿欧元,约为“伽利略”计划总投入的一半,剩余部分由欧洲联盟和欧洲空间局的财政拨出。“伽利略”系统的建造分几个…  相似文献   

19.
<正>欧洲启动的大科学项目"人脑计划"主要是以模拟人类大脑功能之研究目的,不管它最终能否实现这一目标,这一计划都将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从大型计算到成像技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可以想象,总有一天我们将了解人体最复杂的器官——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据英文<中国日报>2007年11月7日报道,长征系列火箭高级专家、发送"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成功升空的长征三号甲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向<中国日报>记者透露,我国预计将在2020年之前完成建立空间站的计划.龙乐豪披露,这个小型空间站约达20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