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砂体顶面微构造对水平井轨迹设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大庆老区水平井的轨迹设计和钻井实践得出 :影响砂体顶面微构造预测精度的因素包括沉积微相、沉积单元界限、补心海拔的测量精度和直井井斜等 .对大庆老区 2口代表性水平井的微构造研究的对比分析揭示出 :因地质、井网条件不同造成的微构造预测精度影响水平井的设计、钻井、施工等 ;砂体顶面微构造的预测精度决定了大庆老区水平井轨迹设计的可行性和钻水平井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玛18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是水平井重要的勘探开发层位,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在精细认识沉积微相的基础上,分析了沉积相演化特征,并尝试探讨不同沉积微相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湖侵退积的沉积环境背景下,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溢岸砂、远砂坝以及泥岩等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储集空间,百口泉组沉积时期河道砂体具有强烈进积—加积到弱进积—加积再到退积的沉积演变过程.沉积微相对水平井产能有较大的影响,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砂体储层的产能明显较高,厚层分流间溢岸砂次之.研究为后期水平井部署及有针对性的射孔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地震属性预测砂体约束条件下,利用老油田丰富的钻井、取心、测井、试油试采及多年的生产动态数据,对Ⅳ2层沉积结构再认识,纵向上细分流动单元,平面上划分沉积微相,修正原来的窜层现象,运用陀螺资料开展顶面微构造认识,建立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在合理劈分油水数据的基础上,利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定量研究剩余油分布,再结合生产动态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剩余油认识深度.结果表明:高含水期厚油层仍有较大潜力,可分区分类采取井网调整、提液、改变液流方向等综合调整,预计采收率可提高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水平井井眼轨迹的地质导向是其综合录井工作中的重点,它决定着水平井钻井工作的成败。本文结合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在四川中江构造上第一口针对三叠系中统沙溪庙组“D层”砂体的水平井地质导向的成功经验,总结并提出水平井眼轨迹地质导向工作的一些基本方法,旨在为今后的水平井地质导向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九区三叠系下油组油藏经多次井网加密,多口井钻遇砂体顶面。前期原始地震速度结合较少井较正得到的构造图已不能满足深度预测需求,存在较大误差,给新井部署带来较大风险。本文在统计工区目前所有直井、斜井、水平井入砂点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变速成图技术研究,变速成图后得到的构造图经实钻井验证误差较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渤南洼陷同沉积断裂构造坡折带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渤南洼陷同沉积断裂构造坡折带及其对砂体沉积的控制作用,进而有效预测砂体的展布。方法依据地震资料及钻井地质资料,研究高精度四级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同沉积断层生长指数,并分析相关的砂体相带与展布特征,总结同沉积断裂构造坡折带的控砂模式。结果对砂体起控制作用的坡折断层的生长指数均在1.2以上,小于此数值时断层无法控制砂体沉积。同沉积断裂组合方式及动态演化过程形成了"斗"字形构造坡折带控砂模式。结论渤南洼陷同沉积构造坡折断层十分发育,在其发育演化过程中,影响了古地貌格局和物源供应,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发育和展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钻井岩心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及岩相分析,结合测井相标志和古生物标志,对盒8段的沉积微相特征盒8段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召41井区盒8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并进一步划分出分流河道与泛滥平原微相,其中广泛发育的分流河道是其沉积主体,由于河道不断迁移,垂向上多期砂体互相叠置为巨厚砂体并与泛滥平原沉积交替出现。侧向上单砂体呈透镜状展布,多期叠加为厚砂体延伸较远。研究表明盒8段主要沉积微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在平面上展布为近南北向,连片性好,纵向上多期河道砂体互相叠置,延伸较远,是天然气储集的有利场所。沉积微相及有利储集相带的研究为该区块含气有利区预测及开发井位部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泥湾油田万花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1油层组顶面构造、沉积相、砂层厚度和对本区其它成藏要素的研究,并结合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油层的控制因素分析,认为本区长1油藏的形成和富集主要受鼻状构造、沉积微相、砂体厚度、侵蚀古地貌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海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0):4715-4722
物源方向研究对古地貌和古构造恢复、沉积砂体的空间展布和物性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重矿物组合特征、ZTR指数、泥岩颜色、砂砾岩厚度、沉积相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判断。研究表明,大庆长垣以东裕民地区扶余油层来源于南部长春怀德沉积体系。古物源方向影响沉积砂体的空间展布,控制了大庆长垣以东裕民地区扶余油层沉积体系分布格局,砂体厚度、砂岩展布方向和物源方向有很好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为解决常规定向井多层合采导致的层间矛盾、含水率差异等问题,水平井分层系开采已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难度大、开发成本高等制约,对水平井目的层顶面深度预测精度要求高,通常采用“实钻井资料为主、井间地震约束为辅”的方法预测。然而储层深度预测受地质、地球物理、工程等多方面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上三方面分析深度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规避方法:地质上储层变化、地层倾角与钻井方向关系;地球物理平面速度变化、地震资料分辨率对储层厚度刻画精度以及浅层气影响;工程上钻具拉伸、扶正器位置以及测试仪器本身误差等方面导致的储层深度误差。利用以上研究成果指导水平井随钻实时调整,实现了渤海湾QH油田储层深度预测误差控制在1.5m以内,达到质量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自吸泵叶轮气液混合能力对自吸性能的影响,在叶轮原模型基础上,设计了叶片不同进口边位置的5种模型方案.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不同方案全流域进行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研究对自吸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350WFB-1200-50型外混式无密封自吸泵,初始条件设定进水S型弯管中含一定体积的空气段,出口处设置含气率监测点.结果表明:针对中高比转速叶轮,进口边沿后盖板位置向出口前掠,使得叶轮进口边工作时对流体分时加载,可以有效提升叶轮的气液混合能力,从而缩短自吸泵的自吸时间;在一定前掠角度范围内改变进口边位置对自吸泵的扬程和效率影响不大,但是当叶片进口边向出口位置前掠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导致自吸泵扬程明显下降;当叶轮进口边前掠10°时,额定工况下自吸时间缩短25%,自吸性能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最权威的诗歌刊物《,诗刊》无疑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潮流,并引领着文学的走向。研究自1957年1月到1965年停刊的《诗刊》,可以清晰地把握当时的诗坛动态和文学环境,不失为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份生动史料。本文着重考察的是《诗刊》如何以对“五四”以来新诗人的重估和对新诗史的重构,完成了新诗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目前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外延和内涵,论述了业务外包之后的图书馆办馆效益,分析了业务外包带来的问题,对业务外包后的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医疗体育对大学生身高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至24岁的大学生,随着内脏器官的不断完善,两次身高增长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一但骨骺部位闭合,骨化,身高的增长就几乎停止。通过对815名学生样本数据的正态分析和对中外多项增高实例研究,对比,得出大学生群体中身材矮小及伴随相关心问题的人,通过有针对性的体疗锻炼,能使其形体和心理都得到有效的改善。对大学生身体发育抢救阶段,医疗体育(体疗)方案,运动处方,增高器械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湿度传感器稳定性的误差,指出影响湿度传感器稳定性的误差有线性误差、温度影响误差、湿滞误差以及校验标准误差等.  相似文献   

16.
对图书馆读者满意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含义及衡量要素,论述了图书馆调查读者满意度的目的及方式,提出了图书馆提升读者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技术异化的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技术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技术的不恰当使用、自然的不可预见性、技术理性的沙文主义式扩展及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罗兰.巴特的著名论文《作者之死》文字不多,但其思想来源却十分复杂:哲学界反理性思想尤其是福柯的"人之死"理论、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和拉康的主体观、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等都为"作者之死"理论的提出准备了条件。和福柯、拉康在哲学界高倡"人之死"、"主体死了"相呼应,巴特把矛头指向权力结构在文学批评领域的体现者——作者身上。他宣布了"作者之死",在话语领域中争取实现自己的乌托邦理想。  相似文献   

19.
利用极大值原理证明了对于Rn 中凸域Ω在狄利克莱边界条件下拉普拉斯算子的第一、第二特征值之差成立 :λ2 -λ1≥ π2d2 ,其中d为Ω的直径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已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从认识误区的角度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