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提高可液化地基液化判别的准确性,依托宿新高速公路共振法加固可液化地基项目,对共振法处理后的液化地基进行CPTU试验和SPT试验.对CPTU试验得到的土类指数I_c和SPT试验得到的标贯值N_(63.5)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饱和砂土和粉土的标贯值N_(63.5)是土类指数I_c的一次函数(N_(63.5)=-18.8I_c+52.0),即土类指数越大,土性越接近黏性,标贯值越小.基于N_(63.5)与I_c的拟合关系式提出一种新型液化判别方法,即根据标贯值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饱和砂土和粉土地基的液化判别,其中标贯值根据I_c计算获得,I_c则通过CPTU试验获取.与规范中SPT判别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提供连续的标贯值参数,与基于CPT的周期阻力比法相比,该方法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2.
以液压振动桩锤和地基土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差分软件FLAC3D的流固耦合动力时程分析模块,采用Finn液化本构关系建立了桩土相互作用液化数值分析模型,利用内置FISH函数,对已有的变量进行计算,引入超孔压比描述地基土液化情况,模拟地基土振动液化沉桩过程.分析了振动频率、静载荷和弹性模量对桩贯入度和液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拟建的某核电站引水渠道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以验算其液化的可能性与岸坡的稳定性,提出了在动力分析中考虑动水压力对岸坡作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另外,还编写了根据有限元分析算出的每一单元静、动应力用PC-1500机验算土坡稳定性的程序.液化可能性分析的结果,为兴建核电站的可行性提供了论据,其结果与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JC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建立于标准贯入击数极限状态方程的地震液化可靠度评估方法,并用MATLAB7.0编制了相应的地震液化概率判别程序.用该可靠性分析方法对1976年唐山地震资料进行液化概率分析,通过与实测值和规范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精确性,为砂土液化势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砂土液化评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蒙特卡罗法建立了标准贯入击数的极限状态方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液化危害概率的程序,在此基础上对砂土液化危害性评价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与规范判别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可靠性分析方法应用于砂土液化分析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砂土液化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结构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建立于标准贯入击数极限状态方程的蒙特卡罗砂土液化可靠性方法,并用MATLAB7.0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砂土液化概率程序,同时用该方法在唐山地震资料计算得到的砂土液化分析结果同实测和规范法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静力触探(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和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U)测试参数预测桩基竖向承载力方法的相关文献,对CPT/CPTU预测桩基竖向承载力的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对比分析了CPT/CPTU测试与静载荷试验、高应变动测法、标贯试验,归纳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工程实例表明CPTU方法预测桩基承载力最接近静载荷测试结果.CPTU测试方法考虑了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具有精度高、数据连续、可重复测试、成本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田湾核电防波堤工程,利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其进行液化及变形分析.通过施加两种不同的地震加速度峰值进行动力计算分析,得出防波堤地基在不同部位的超孔压比值以及有效应力值的大小,据此判断砂土地基的液化特点以及液化区域.计算结果表明:砂土层较厚的区域超孔压比值接近于1,有效应力趋近于0,液化现象严重.最后基于液化的结果,提取动力计算结束后的变形云图,总结防波堤的震后残余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砂土液化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了充分考虑影响砂土液化的多种因素,选取不同的参数组合,建立不同的砂土液化判别BP神经网络模型,编写了饱和砂土液化判别BP神经网络程序SLV,并根据现场实测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是液化的直接原因,砂土处于饱和状态是液化的前提条件,影响液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标准贯入锤击数、砂土不均匀系数以及地震剪应力比.文中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高度的分类和识别能力,可用于评估砂土液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SASW法在液化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SASW法的基本原理与测试方法,并将该方法用来评判液化地基的液化势,通过试验对比,采用SASW法对强夯法和挤密桩法加固液化地基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建立SASW法剪切波速与标准贯入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周迎新 《太原科技》2010,194(3):63-65
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对忻州市凤凰苑小区地基土的液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忻州市开发区一带地基土的液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离散传递法计算了三维密闭立方体及锅炉炉膛内的辐射换热过程.分别与经典区域法的计算结果和试验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三维密闭立方体来讲,本文的计算结果已接近区域法的计算结果,炉内换热的计算结果也和试验结果在定性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统计学的Fisher模型,判别复杂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砂土液化的发生,提高和改善砂土液化势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及智能水平.方法应用Fisher判别分析法理论并结合砂土液化机理,建立砂土地震液化判别模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5组实测砂土液化的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和检验,建立相应线性判别函数并利用回代估计方法进行回检,并与规范法和Seed法进行比较.结果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正确率均为100%,而规范法和Seed法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误判.结论 FDA判别法准确率较高,是一种有效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为砂土地震液化判别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滨海某海上风电项目为背景,采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技术对土层进行测试,并对土样进行标准固结试验.首先,将基于CPTU技术的土体超固结比计算方法分为基于归一化锥尖阻力和净锥尖阻力的经验方法以及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与圆孔扩张假设的理论方法.然后,以静探孔JT21的CPTU测试数据为例,采用CPTU技术计算黏性土超固结比,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最后,将纳什效率系数、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作为评价因子,采用非线性规划求解方法对原有公式经验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建立了预测江苏海域黏性土超固结比的修正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修正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于初始预测模型结果更接近试验值,归一化锥尖阻力与超固结比存在线性关系.计算超固结比时推荐优先采用修正NGI模型,其决定系数为0.486,纳什效率系数为0.974.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对蓝藻在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进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等对蓝藻液化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温度270℃,反应时间40 min,蓝藻原料质量与乙醇体积比为1 g/15mL时,其液化转化率可达86.6%.采用模型法对蓝藻在超临界乙醇中液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动力学计算表明,该液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0.793 kJ/mol,频率因子为3 437.16.  相似文献   

16.
冲击碾压处理滨海粉细砂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托海南省某滨海旅游公路,利用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和压实度、弯沉等检测结果,以及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和地表沉降等实时监测数据,对滨海粉细砂地基进行冲击碾压的试验研究,探讨冲击碾压处理滨海粉细砂地基的有效性以及合理的施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冲击碾压有效处理粉细砂地基的关键在于以浅层饱和粉细砂地基中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率至少达到70%作为实施下一轮次冲碾的控制标准.合理的施工工艺不仅能有效提高粉细砂地基强度,而且可消除浅层粉细砂地基的液化.冲击碾压后,2m深度范围内粉细砂地基土的压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电阻率测试技术运用于砂土液化室内试验,自主研发了与动三轴配套的电阻率测试装置,分析了饱和砂土试样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电阻率的计算方法,提出了2种电阻率计算模型,即等直径模型和余弦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余弦模型更符合实际试样的变形,其电阻率计算结果更为可靠;液化过程中饱和砂土试样的电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初始液化之后,...  相似文献   

18.
借鉴灰色系统理论,将砂土液化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为灰色系统,提出采用灰类白化权函数聚类的预测方法对砂土液化势进行预测。分析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选取震级M、地面加速度最大值gmax、标准贯入击数N63.5、比贯入阻力ps、相对密实度Dr、平均粒径D50和地下水位dw这7个实测指标作为砂土液化势预测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构造适于砂土液化势预测的各聚类指标的白化权函数,同时引入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16组唐山大地震震害资料对模型进行评价,利用广东省三水市部分地区的9组砂土液化实例进行仿真测试,并与工程实际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灰类白化权函数聚类的砂土液化势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准确率达90%。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辐射热防护测试(RPP)仪在试样表面产生的辐射热通量分布,采用蒙特卡罗法对RPP建立了数值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计算结果显示,在试样的入射表面,辐射热通量呈椭圆形分布,能量集中在内部区域,在中心区域的辐射热通量分布相对均匀,两侧边缘的辐射热通量相对较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RPP测试试样的防护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河口埕岛海域是胜利油田的重要产油区之一.其遭受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河系沉积物的液化.本文分析了该地区波致液化形成过程,建立了判别细粒土海床波致液化的理论计算模型,计算了埕岛海域不同钻孔处的液化深度,进一步得到液化流滑方向.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极端海况下,液化深度较大的区域分布在海域中部和东南区域,最深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