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影响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的一些因素,采用理论分析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混凝土坍落度、搅拌机充盈率及粗骨料最大粒径等因素对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坍落度的条件下,随着搅拌机充盈率的增加,新拌混凝土含气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当充盈率值增大到0.32时,含气量明显下降;在不同坍落度的条件下,随着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增加,含气量迅速减小,最大粒径越小,含气量明显增大;当坍落度过小或过大时,含气量都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公式计算取代人工查表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智能化的前提.基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的基本原理,将规程中的数据表全部转化为回归公式或推导出的公式,包括粉煤灰与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影响系数、单位用水量与坍落度和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的回归关系式、砂率与水胶比和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的回归关系式、新拌混凝土表观密度与单位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推导式等.配合比设计中的人工查表过程完全可用公式计算来取代,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智能化提供原理性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19~26.5 mm粒径范围内的再生粗骨料等质量替代同粒径范围内天然粗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采用再生粗骨料替代率为0~100%等质量替代天然粗骨料拌制了11种C30混凝土,对不同替代率下的新拌混凝土进行了抗压和劈裂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拉伸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当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分别为60%和0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劈裂拉伸强度分别达到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再生粗骨料应用于混凝土中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相同配合比条件下,对粗骨料最大粒径为10 mm,20 mm,30 mm,40 mm和60 mm的5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随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加呈普遍增大的趋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与经验公式的计算值相差不大[1].混凝土断裂韧度随粗骨料最大粒径的改变而变化,当Dmax=40 mm时,断裂韧度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设计了预拌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试验方法,重点测试其施工性能,研究影响拌和物的填充性、间隙通过性以及抗离析性的因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对加水量较为敏感;并且粗骨料含量越多,预拌自密实混凝土T500流动时间越短,坍落扩展度(SF)越大.  相似文献   

6.
就粗骨料的品种、级配、最大粒径、空隙率以及针片状颗粒含量对高性能快速修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石灰石集料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脆性 ;大小颗粒搭配合理、空隙率小的粗骨料配制的HPRRC有较高的早期抗压和抗折强度 ;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 5mm ;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超过 4 %。  相似文献   

7.
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重点是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粗细骨料的粒径级配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控制,运输、浇筑、养护的规范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水工沥青混凝土骨料级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料级配选择是水工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骨料级配曲线可用三个参数表征:骨料最大粒径、级配指数和填料用量。本文讨论了这三个参数对骨料连续级配的影响,建立了新的级配公式,并成功地用于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温作用对混凝土强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中砂资源匮乏的问题,将沙漠砂混凝土视为由粗骨料、沙漠砂砂浆及界面相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采用随机骨料模型建模,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单轴受压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粗骨料体积含量及粒径大小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单轴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的破坏相继发生于界面相、界面相周边砂浆及外围砂浆,混凝土最终沿近对角线方向发生斜向破坏。随粗骨料体积含量增加,沙漠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体积含量45%时,抗压强度最大。相对于最小粒径与中间粒径,粗骨料最大粒径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可为沙漠砂混凝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是民用、工业、安全防护等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抗压强度高、工艺简单、抗腐蚀性好、抗耐性优良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要承受准静态荷载作用,还需考虑爆炸、冲击等动载荷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进行混凝土动态特性研究。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粗骨料粒径和体积含量不同二级配混凝土动态特性进行模拟,分析粗骨料粒径和体积含量对二级配混凝土动态特性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加,二级配混凝土峰值应力呈下降趋势;随着粗骨料中间粒径和体积含量增大,二级配混凝土峰值应力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胶凝材料用量、胶水质量比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其配合比进行优化后,以实现再生骨料的最大化工程应用.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依次考虑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原材料成本,保证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不同强度等级下可以满足力学性能以及原材料最低成本要求.结果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取代率以及抗压强度-胶凝材料用量/胶水质量比均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相比较天然粗骨料混凝土,其用水量最大增幅仅为7.1%,28d抗压强度最大差值仅为6.4MPa,且配合比优化后的原材料成本最大降幅达31.3%,可用于制备强度等级为C20~C40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结论优化后的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和经济性,有效地扩大了再生粗骨料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应对组成普通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及拌合水逐一按质量标准检验,使之达到符合使用标准;重点检查细骨料、粗骨料质地、级配、颗粒含量、最大粒径及含杂质量;对外加剂也要检测相应的标准。通过建筑工程的检查确认,达到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科学的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为大力推广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用水量的复杂性,系统研究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等因素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用水量和水胶质量比在配合比设计时所带来的影响大小.结果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各个用水量与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强度与各胶水质量比之间也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但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受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结论所提出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方法采用有效用水量原则和绝对水胶质量比原则,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和推广性,可为推动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应用提供坚实地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粒径为5~7 mm的石灰岩碎石为粗骨料,拌制成一种特制混凝土试件.采用机械式双向拉伸仪进行材料试验,得到了这种混凝土的单、双向拉伸强度试验值;同时,根据Hill理论推导的计算式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双向拉伸强度比其单向拉伸强度低15%~30%,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最大差别在11%以内.这对于复杂应力作用下的混凝土板、壳结构设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粗骨料粒径差异引起的动态压缩试验离散性问题,制备了最大粒径分别为8 mm、14 mm和26 mm的混凝土与砂浆试件,通过动静态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应变率下各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率-动态增长因子曲线。为了更直观地分析由粗骨料粒径差异引起的试验离散性问题,定义粒径系数λ为粗骨料最大粒径d与试件直径D之比,引入变异系数CV,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量化离散性,得到λ与CV关系图,直观反映试验离散性与粗骨料粒径关系。分析表明:λ=0.34为混凝土材料异质性临界点;当粒径系数λ<0.34时,混凝土材料异质性影响不明显;当λ>0.34时,粗骨料的粒径过大已经影响到了混凝土的动态响应,材料异质性明显增强。该结论的得出对今后工程与试验中粗骨料粒径的选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重要的一项工作,且占据了较大比重,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根据设计配合比对混凝土进行现场配合比的控制。该文从细骨料和粗骨料两个方面探讨了不同的品质和级配的砂石骨料对最终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可较好的解决废弃混凝土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再生粗骨料的离散性大、水泥浆附着骨料、孔隙率高等缺陷制约了其制作再生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如何改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以再生粗集料空隙率、孔隙率、水灰比为配合比主要指标,采用体积法进行设计。本课题将再生混凝土技术与透水混凝土技术融合成透水混凝土,通过试验分析了再生粗骨料不同掺量的透水混凝土强度变化规律,在实验条件下,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和透水系数的要求,一定目标孔隙率下可确定符合要求的配合比,以促使其在工程应用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混凝土力学性能与混凝土细观力学各组成部分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不同强度的混凝土配合比,测试配套的混凝土、湿筛砂浆和粗骨料-砂浆界面试件的强度值.结果表明:从相关性系数来看,进行混凝土细观力学计算时,砂浆基体的强度应该以抗压强度为计算依据.在质量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制备混凝土时所用的粗骨料的...  相似文献   

19.
将新拌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视作砂浆和粗骨料两相悬浮体系,研究砂浆流变特性以及砂浆膜厚(粗骨料的理论计算裹浆厚度)对SCC性能的影响.设计不同强度等级的SCC配合质量比,采用旋转流变仪优化SCC砂浆中粉煤灰质量分数和砂的体积分数,通过改变SCC中粗骨料体积分数设计不同砂浆膜厚混凝土配合质量比,测试不同砂浆膜厚下新拌混凝土筛出砂浆(新拌自密实混凝土通过5 mm标准筛后自由流出的砂浆)的流变特性、工作性以及其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基于SCC砂浆流变参数进行砂浆组分优化得到的粉煤灰取代质量分数范围为25%~35%,砂的体积分数范围为0.40~0.42;当砂浆膜厚大于2.1 mm后,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满足SCC要求,筛出砂浆流变参数和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趋于稳定,新拌混凝土坍落扩展度与其砂浆屈服剪切应力和密度相关,并给出了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20.
李其惠 《科技资讯》2007,(20):234-235
本人参与了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预制箱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现场预制施工。该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提高预制箱梁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如何控制高强大体积混凝土裂纹的产生。该工程地处京津粗、细骨料质量相对较差及碱-骨料反应高发地区,施工中又要克服高温、寒冷季节变化困难。我们从原材料、配合比和生产组织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生产工艺及养护,实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