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出发,研究废旧沥青混合料中各种原材料的路用性能,以及沥青路面损害的原因及路面材料老化的机理.对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筛分结果、骨料的性质以及原沥青与加入再生剂后沥青材料的性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旧沥青内添加适宜、适量的再生剂可以有效地改善旧沥青的路用性能,达到规范所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提出了沥青路面混合料再生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今后沥青路面的再生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沥青路面材料(RAP)样品添加再生剂和掺加新拌AC-13沥青混凝土的方法进行就地热再生,并参照现行规范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进行再生剂剂量设计、矿料配合比设计,在再生混合料马歇尔相关试验的基础上得到沥青用量,经过配合比设计检验。得出添加再生剂掺量为3%以及占总料比例为10%新拌AC-13沥青混凝土不仅能满足热再生性能要求而且能满足所设计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该文依托S352高邮段路面改造工程,对厂拌热再生在沥青路面应用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相关技术进行阐述,然后结合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流程,分别从旧沥青混合料回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摊铺以及碾压等方面,总结分析了热再生技术在不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最后对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该文总结的质量控制要点可为公路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在新郑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采用该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维修。通过对旧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分析旧沥青路面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和集料的性能衰减,并通过不同掺量的性能试验,确定合理的再生剂和新沥青结合料掺量,使沥青性能得到有效再生。通过添加新集料对旧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使集料级配得到有效恢复。工程实践表明,旧沥青混合料经过掺加再生剂和新沥青及新集料后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RAP掺量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合理的旧沥青路面材料(RAP)掺量,依托浙江省102省道杭昱线(临安段)旧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利用试验路,通过大量室内试验,进行了不同RAP掺量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AC-20C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旧沥青中掺加5%的再生剂和70%的新沥青,再生后的调和沥青可以达到A-70#目标沥青的性能要求;随着RAP掺量的增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总最佳油石比和新料最佳油石比线性增加,而新沥青用量线性减少;RAP掺量在20%~40%之间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规范的技术要求,且随着RAP掺量的增加,热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呈指数关系增强,低温抗裂性、抗渗性和抗滑性呈线性减弱,水稳定性在RAP掺量为30%时达到最大.为此,按30%RAP掺量铺筑了试验路,经通车两年考验,取得了优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工厂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沥青路面刨除料进行回收沥青实验分析和回收集料筛分析,并在旧沥青中添加新沥青和再生剂得到再生沥青,其目标粘度为120Pa·s.再生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实验是沥青刨除料的添加量为40%,再拌入新集料、新沥青和再生剂,进行热搅拌得到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含油量取当地经验值4.8%(对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配比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再生沥青混凝土马歇尔稳定值均大于8.2kN,马歇尔实验的其他参数值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由钢渣、再生骨料制作的透水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后的性能衰变规律,判断在季冻区将钢渣、再生骨料应用于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优劣,选择以玄武岩集料制作的马歇尔试件作为参照,通过肯塔堡飞散实验、低温劈裂实验和动态蠕变试验对以钢渣、再生骨料为粗集料成型的透水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钢渣、再生骨料制作的透水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后具有更好的高温抗车辙性,但低温抗裂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矿粉用量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秀芬 《科技信息》2009,(15):11-11
影响沥青路面车辙的主要因素是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国标(GBJ92-93)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包括稳定度、流值、马歇尔模数等指标)来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矿粉用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分析矿粉用量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影响沥青路面车辙的主要因素是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国标(GBJ92-93)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包括稳定度、流值、马歇尔模数等指标)来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矿粉用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分析矿粉用量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是修筑沥青路面的关键大型专用路面机械设备。其功能是依据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将基配骨料、沥青、矿粉以及各种添加剂按设计配比和精度加热搅拌成为多种规格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用于铺筑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1.
温拌再生是将沥青路面温拌技术与再生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大幅提高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的添加比例,高效利用了废旧沥青路面材料。通过对比研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疲劳性能,探讨通过温拌技术提高再生混合料中RAP添加比例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低温性能优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而水稳定性与高温性能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相当,采用温拌再生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再生混合料中RAP的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沥青路面常用的厂拌热再生技术存在掺量低,且容易发生早期病害(尤其是开裂病害)等问题,通过将玄武岩纤维掺入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来提高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RAP)的利用率,并改善其路用性能.单轴贯入试验、理想开裂试验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RAP掺量可由30%提高至50%,且综合路用性能更优.将玄武岩纤维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优化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祥胜  葛折圣  李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1):5384-5386,5395
采用乳化沥青作为结合料,将回收水泥路面碎石化后破碎的粒料再生成冷拌沥青混合料。首先,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确定再生混合料的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然后,分别通过车辙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评价了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结果表明,用回收水泥路面碎石化后破碎的粒料再生成的冷拌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优良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满足JTG F41—2008《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沥青路面的大规模翻修,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由于我国的沥青再生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沥青路面再生设备的品种又十分繁杂,对再生设备开发技术方案的评估及其市场前景的预测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首先应对沥青路面的维修工艺和沥青的性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还要了解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理论和试验方法,更需要紧密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研发品种。  相似文献   

15.
间接拉伸试验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变形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拉伸性能,采用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实现了试样表面轴向变形和径向变形的同步测定,得到了粗骨料沥青混合料和细骨料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宏观力学性能及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粗骨料沥青混凝土呈脆性破坏趋势,细骨料沥青混凝土在破坏前进入塑性屈服阶段;材料的弹性压缩和剪切膨胀与载荷历史紧密相连,反映了材料的结构性变形过程.该成果对沥青路面的拉伸开裂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维他连结剂(trans-polyoctenamer rubber reactive modifier,TOR)橡胶沥青在路面养护中的适用性,通过室内试验,基于沥青玛蹄脂碎石(stone matrix asphalt,SMA)级配制备了湿法TOR橡胶沥青混合料,测试其路用性能;依托江苏省道S333邮仪段大中修罩面工程进行了试验路的摊铺和现场检测.室内试验结果表明:TOR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现行改性沥青混合料规范要求;现场施工及检测结果表明:TOR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节能环保等特点,且试验路各项检测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周会宗 《甘肃科技》2012,28(4):131-132,100
沥青路面的再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废旧油皮,节省大量的砂石材料和沥青,同时亦有利于保护环境.对庄浪公路段在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应用于公路养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性能优良的沥青路面,就必须重视沥青路面混合料设计。本文着重介绍选择合适的材料、矿料级配、沥青等级和沥青用量,确定混合料的最佳用量,以满足路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应用废砖料配制混凝土是废旧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是环境保护的需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和对比试验,对再生碎砖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及其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废砖骨料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0~49 MPa,流动性坍落度可以在10~160 mm之间;水灰比、骨料处理方式、砂率及砖骨料用量等因素对混凝土性能有显著影响;砖骨料包浆处理可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15%~43.5%;以水灰比、砂率、砖骨料用量为基本参数的假定表观密度法进行配合比设计是可行的.再生碎砖骨料混凝土具备实际应用的性能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现行规范中给出的低温开裂预估模型,通过控制沥青结合料设计参数来控制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方法根据辽宁省各地温度和湿度分布情况,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辽宁省进行了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并依据现行规范中提出的沥青路面低温开裂模型,对五个气候分区的公路沥青混合料所需沥青的蠕变劲度进行研究.结果五个分区当中按照平均沥青蠕变劲度模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Ⅱ区、Ⅰ区、Ⅳ区、Ⅲ区、Ⅴ区;温度变量对沥青路面低温开裂影响较大,平均每减少1℃,沥青蠕变劲度减少44. 97 MPa;公路等级越高,沥青的蠕变劲度就越低;路基土对沥青低温性能要求从高至低排序为砂土、粉质黏土、黏土.结论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选择沥青蠕变劲度满足当地气候、土基类型及路面等级设计要求的沥青结合料可有效地控制沥青路面低温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