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实验以轴类零件作实验样件,通过零件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精度检测等一系列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编程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提高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缺乏的问题,提出开设网络编程实验课程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文章主要探讨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网络编程实验项目的设计,并对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成绩考核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编程是一门融合多门专业知识的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编程教学和实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文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实验建设进行了相关探讨,尝试将系统的思想贯穿教学过程,以具体的案例驱动教学,注重多门知识的融会贯通,丰富实验内容和层次。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提升对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中设计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下的移动目标追踪实验,介绍如何在模拟器上实现网络节点部署、组织和追踪移动目标。实验中移动物体依据真实出租车轨迹、高斯马尔科夫模型或随机路点模型进行移动;网络中节点则依照粒子滤波算法进行目标追踪和数据采集。该实验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的配套实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能锻炼学生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模拟器上的实际编程能力。  相似文献   

5.
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是材料力学实验教学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涉及多门课程知识和必备的相关能力。学生在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学习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本文从实体实验、计算机软件数值模拟和计算机编程三大方面着手,扩充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类别,并由实验小组组织实施,完成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6.
贺文娟 《科技信息》2008,(14):38-38
通过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并为以后学习其它计算机后继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四个步骤探讨如何使学生建立基本编程思维能力,从多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对C语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以Altera公司的DE2实验板作为硬件平台,采用SOPC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基于QuartusⅡ软件,设计并开发了一个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且频率、幅值在一定范围内可调的波形发生器实验。完成了SOPC片上系统及片外信号处理电路的构建,用VerilogHDL设计了DDS模块,用C语言程序进行波形参数的读取及显示。该实验涉及硬件描述语言逻辑电路设计、微机系统构成、硬件电路设计及C语言编程等知识的运用,知识综合性强,设计技术新、难度大,对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经验,对于如何划分知识单元,突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激发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采用"任务驱动"法实施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以学生编程能力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王静  苏涛  苏万力 《科技信息》2011,(24):I0239-I0239,I024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对网络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实验课程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针对我校建设的网络实验室情况进行了网络实验的设计和规划,并对实验过程的安排和控制,实验方法的改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内容设置、实验方式、实验考核方式及实验课堂管理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及实践。具体做法为:通过精选实验内容而形成梯次的教学内容体系,再利用项目驱动式实验教学方式和多元化的考核方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思维,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该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计算机系统结构"多核实验现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结构多核综合实验。该实验涉及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结构综合知识的运用,对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家益  王文娟 《科技信息》2012,(19):223-224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验证理论,学习实际操作的能力,而且是获取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分析VFP程序设计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将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到VFP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VFP程序设计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实践,使得学生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而且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卫星通信网评估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可扩展性,以满足因卫星通信网快速建设而产生的评估需求,利用本体知识表示的共享和重用特性,在卫星通信网评估本体(satellite communication network evaluation ontology,SCNEO)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卫星通信网评估自适应技术,实现了任意对象定义和指标体系平面化。采用该技术,在应用和具体数据之间建立了清晰的功能界面,大大提高了卫星通信网评估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可有效提高系统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大学专业感知课程将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与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相结合,采用体验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感知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学习能力、知识与技能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此研究是移动互联网新时代具有应用型大学特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仿生学应用于空间数据挖掘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阐述了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基因表达式编程的应用研究;探讨了空间数据挖掘仿生学方法以及空间数据挖掘仿生学方法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按照职业教育的课程论和教学论,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Java网络编程”,在基于能力的课程定位、应用与基础相结合的课程内容选择、整体与过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序化以及如何开展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王国华  刘新桥 《科技信息》2012,(3):411-412,393
本文论述了在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为目标,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采取分步迭代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明显地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课程的特点及内容,为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构建了多层次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凝练课程知识点,采用LabVIEW和Matlab软件,提出了理论与示例相结合的演示性教学方式。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注重教学内容与算法实现的融合,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和实践。通过理论知识传授、工程软件仿真及教学演示测试等环节,形成的"传授式+交互式"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直观与深入地掌握误差分析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软件方向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深度融合课程群的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将案例贯穿于课程教学乃至课程群的教学中。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知识存储、转化与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结采表明:大学生及时地记录、保存隐性知识的习惯不是很理想,但大四学生在隐性知识存储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在转化与应用能力方面,男大学生优于女大学生、理工科大学生强于文科大学生,大四学生更善于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