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春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2)
研究旨在探讨8周水下增强式训练对下肢肌力、跳跃能力、动态稳定性、肌肉酸痛和停训4周后保留效果的影响.以18名男排国家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0.4±1.8岁、身高185.2±9.5cm、体质量81.4±8.9kg).随机分为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组(aquatic resistance plyometric training,ARPT,A组)和控制组(C组),前测后开始为期8周、每周2次、每次60min的训练,结束后1周及4周施予后测.研究发现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组停训后4周,在60°/s,180°/s膝伸相对力矩峰值和3步摆臂垂直跳的跳跃高度均显著优于前测,且在180°/s膝伸相对力矩峰值及3步摆臂垂直跳落地接触时间亦显著优于训练后1周.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组在训练结束后1周和4周的动态稳定性指数均显著优于前测.研究认为: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可显著改善下肢动态稳定性,且其效果可保留至停止训练后4周.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对下肢肌力及跳跃高度的效果,有延迟出现的现象,在停训4周后均显著优于训练前.建议可应用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并配合赛前减量计划,以利在较长的赛季中维持专项体能.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增强式训练对高中五人制足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以24名高中男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训练组、对照组进行为期12周训练,测定训练组及对照组组内前后速度、爆发力、灵敏性测结果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训练组与对照组3个项目的后测成绩,组间差异、组内差异均达显;12周的增强式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速度、爆发力、灵敏性。 相似文献
3.
周艳华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42-144
取大鼠的十二指肠进行常规的石蜡切片(±10μm).结果表明:运动组比对照组十二指肠壁厚度不显著变厚;粘膜层厚度显著变薄;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密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粘膜下层厚度不显著变厚;肌层厚度显著变厚.运动可以增强十二指肠的功能,从而对消化系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翟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6):172-174
对河南省9所中学的54名800 m跑成绩无显著差异的男生中长跑运动员,采用可调节沙袋衣负重训练,通过正交法设计实验,选取3个因素,各分3种水平:A速度训练(60 m×8、100 m×6、150 m×4)、B负重量(0%、3%、5%)、C耐力训练(1 500m、2 000m、3 000 m),进行8周的实验统计,每周五测... 相似文献
5.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回顾了增强式训练对人体运动过程中肌肉调节产生的影响,并根据前瞻研究进一步归纳出不同材质表面下增强式训练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地增强式训练对下肢爆发力和提升运动敏捷性有显著影响;软地进行增强式训练的效果与硬地进行增强式训练不相上下,同时也可减缓地面反作用力所造成过大的冲击,减轻关节的负荷,降低其运动疲劳及损伤的发生率;水中增强式训练效果可以达到硬地增强式训练效果,对运动表现具有促进作用,且可以减低运动损伤的风险.该研究让教练、教师及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了增强式训练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和研究现状,并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庞国忠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Z1)
力量素质是足球运动员掌握足球技术、战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因此,力量素质训练,特别是髋、膝、踝关节和腰腹部的屈伸力等肌肉的爆发力训练是必须的,以往的训练大多以杠铃负重等大力量训练为主。实践证明,这些训练并不完善,并且容易造成运动损伤。采用实验比较法,使受试者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专项力量综合训练和传统的力量训练,同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综合训练有助于全身力量协调能力、爆发力的发展,对专项技术与成绩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探讨以跑步搭配下肢加压的方式进行热身(running exercise combined with KAATSU training,RE-KT)对网球运动员运动表现和生理反应的影响.招募20名大学生男性网球运动员,采用平衡次序分配至两种实验干预,1)跑步(50%最大心率,进行5组,每组120s,组间休息1min)搭配下肢加压(加压部位为股四头肌、腘胂肌群,加压压强为150mmgh)进行热身(RE-KT);2)单纯跑步热身活动(running exercise,RE).结果表明,在心率与运动自觉量表值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显著高于RE干预后指标(p0.05);在血乳酸、睾酮、生长激素浓度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显著高于RE干预后指标(p0.05);在爆发力和最大力矩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显著高于RE干预后指标(p0.05).但在肌耐力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与接受RE干预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利用跑步搭配下肢加压的方式对网球运动员进行热身能够诱发心率上升、RPE值增加、血乳酸、睾酮、生长激素浓度累积等生理效应,并且能够促进下肢爆发力和最大力矩的表现,但对肌耐力的运动表现没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武乐玲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6)
为探讨以高强度间歇模式进行悬吊运动是否能显著提升足球运动员运动表现,招募30名足球运动员进行5式悬吊运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每式动作进行30s,每式间隔休息30s,每周每式运动时间增加10s,每周训练2次,共训练8周.结果显示:8周悬吊运动训练能显著降低体脂率,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平衡能力、T字敏捷跑、加速爆发力、垂直跳跃高度、垂直爆发力、无氧能力、3min登阶测试、摄氧效率斜率等运动表现显著提升;但是,最大摄氧量则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蓝怡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2)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负重型阻力背心对自由泳训练的影响.方法:以12名男子游泳二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交叉顺序分别在使用和不使用负重型阻力背心2种状态下进行50m自由泳冲刺实验,用3台高速摄影机进行全程拍摄,并运用图像解析系统获取相应的运动学参数.结果:穿负重型阻力背心者在50m自由泳整个距离的冲刺实验中划幅显著小于不穿者;穿负重型阻力背心者在0~10m、20~30m及30~40m距离段的划频显著高于不穿者,而在40~50m距离段,穿负重型阻力背心者的划频则显著低于不穿者;在0~10m距离段,穿负重型阻力背心者的游速显著高于不穿者,而在10~20m,30~40m及40~50m距离段,穿负重型阻力背心者的游速显著低于不穿者.结论:穿负重型阻力背心进行自由泳训练会导致划幅缩短,游速减慢,且在40~50m的划幅及划频显著降低,证明负重型阻力背心对提升自由泳训练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足球运动水平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足球的技战术的发展对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足球运动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足球先进国家。为什么呢?很多外国足球专家认为我国足球运动员的技术不错,速度也不慢。可是为什么在激烈的国际比赛中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呢?特别是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为什么上不去呢?笔者认为这其中有很多因素,包括体能、技战术、心理、意志品质、临场发挥、运气、球场气氛等因素,但笔者认为主要的还是体能方面因素,其中尤以耐力素质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运动方式对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肌力的影响,对入住ICU的112例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按预设的早期运动方案,两组患者下肢运动方式不一样,干预组采用床上脚踏车进行下肢运动,对照组采用手动下肢运动.结果表明,脱离ICU监护时下肢主、客观肌力指标、ICU活动水平和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脱离ICU监护时上肢主、客观肌力指标和出院6个月Barthel指数,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床上脚踏车运动安全可行,且可以改善下肢肌力和运动水平,促进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运动方式对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肌力的影响,对入住ICU的112例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按预设的早期运动方案,两组患者下肢运动方式不一样,干预组采用床上脚踏车进行下肢运动,对照组采用手动下肢运动.结果表明,脱离ICU监护时下肢主、客观肌力指标、ICU活动水平和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脱离ICU监护时上肢主、客观肌力指标和出院6个月Barthel指数,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床上脚踏车运动安全可行,且可以改善下肢肌力和运动水平,促进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运动摄影的方法,确定人体下肢在平地行走、下蹲和起立以及上楼梯等运动的运动学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采集的图像序列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得了人体下肢标志点在不同运动下的运动学数据。在上楼梯时膝关节的屈膝角变化范围较窄,但变化速度较快;而在平地行走时屈膝角逐步增大,但变化相对比较平缓,故上楼梯更易导致膝关节损伤。在下蹲的过程中,屈膝角随下蹲而逐渐变化,而起立时则和下蹲过程相反。该方法可以简单而快速地确定人体的运动学数据,可为人体运动的计算机模拟和分析提供运动学数据,也可为临床运动相关疾病的诊断和运动康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6)
为实现人体下肢步态动作的连续识别,提出了一种利用表面肌电信号进行下肢关节运动角度连续解码的方法。首先利用光学运动捕捉实现下肢关节运动角度的计算,然后采集下肢运动相关主力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并提取其活动强度信息;在此基础上,基于受限玻尔兹曼机构建深度自动编码器(DAE),实现多路表面肌电信号强度时间序列的低维空间编码和最优特征提取;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特征量与关节矢状面运动角度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信号特征信息优于传统的主量分析方法,采用提出的模型能够更精确地估计下肢关节连续运动角度,其估计值与真实值的均方误差较传统方法降低25%~35%。研究结果为人机交互接口技术的开发、实现下肢可穿戴智能装备的生物电连续控制、提高人机运动平稳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生下肢力量的强弱与肌肉电信号进行研究,将两种不同固定方式下下肢力量的峰值与肌肉电信号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大学生下肢力量相对薄弱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测得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寻找大学生下肢最大力量训练方法的最优方案,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大学生下肢力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利用运动准备电位的人体下肢自主运动意图预先感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穿戴者的运动与机器人本身响应之间存在时间迟滞而导致控制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运动准备电位(RP)的人体下肢自主运动意图预先感知方法。首先,根据人体下肢运动的脑电(EEG)产生机理和耦合神经元集群模型仿真了下肢产生运动意图时大脑运动皮质区的RP响应,验证了下肢产生运动意图时其EEG中存在RP;其次,利用下肢肌电(EMG)确定了下肢自主运动的起始时刻并完成EEG中自主下肢运动事件的触发标记,同时利用多元经验模式分解(MEMD)方法去除了EEG中的运动伪迹成分,进而利用叠加平均法和模板匹配法实现了下肢自主运动的RP提取及其运动意图的预先感知;最后,搭建检测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离线情况下于人体下肢自主运动开始前约120 ms实现下肢运动意图的预先感知,其平均识别正确率为74.4%。该方法实现了人体下肢自主运动意图的预先感知,可为外骨骼机器人的柔顺控制提供信息提前量。 相似文献
17.
吕新颖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4):63-64,78
对100名普通男女大学生的身高、体重、下肢力量和台阶实验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台阶指数与体重和下肢蹬伸力量相关性不高,但与身高指标呈高度正相关,说明用现行的台阶实验来评价不同身高个体的心血管系统功能是比较粗糙的,建议用"台阶指数/身高"对台阶指数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