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充分摸清某涂料企业遗留生产场地的污染情况,评估其按最新规划用地开发后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开展了该生产场地的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场地调查结果表明,生产场地主要存在重金属污染,关注污染物为As、Cr、Cu、Zn、Pb,未发现有机污染物,地下水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中As、Cr通过所有途径的致癌风险和危害商分别大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0-6和1,Cu、Zn通过所有途径的危害商均小于1. As、Cr的致癌危害及非致癌危害均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Cu、Zn的非致癌危害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最后,确定了场地污染物的土壤清理目标值为As 50 mg/kg、Cr 400 mg/kg、Cu 300 mg/kg、Zn 500 mg/kg和Pb 280 mg/kg,建议对污染的土壤采取修复措施,确保土壤质量满足规划用地要求.  相似文献   

2.
典型工业退役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富集系数、浸出毒性试验、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健康风险评价法,对重庆城区内某企业退役场地车间表层土及下层土、居民区表层土及厂区附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Hg,As,Zn和Pb的富集系数部分大于1,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集.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A,B级标准限值;另外,除居民区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属中度外,其余地区属于轻度生态危害,以Hg的潜在生态危害最突出,其次是Cd,这主要与Hg和Cd的毒性系数较高有关.人体对几种重金属吸收量的排序大小依次为Zn,Pb,Cu,Ni,Cr,As,Hg≈Cd.同时,儿童和成人对几种重金属的3种摄入方式大小依次为:直接摄入量,经皮肤吸收摄入量和呼吸摄入量.从致癌风险角度看,几种重金属致癌风险系数都在10-6~10-4基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某燃煤电厂周边地区的民宅积尘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分布规律,并应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积尘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积尘重金属污染较重,含量表现为ZnMnPbCuCrAsCdHg,均不同程度高于土壤中的含量。积尘中Zn、Pb、Cd、Cu受到的人为污染较明显,主要为工业源和交通源影响;As、Hg、Mn受到的人为污染不明显。积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受电厂排放烟尘的影响明显,内梅罗指数与当地风向风频有明显相关性,并随着与电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积尘中Pb、Zn、Hg含量呈现随着与电厂距离增加而减小的趋势。研究区域儿童潜在的健康风险明显高于成人,不同元素非致癌风险排序为PbMnCrAsZnCuHgCd,致癌风险排序为AsCrPbCd。Pb对儿童存在非致癌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其它元素对儿童的非致癌风险较小,成人的非致癌风险可忽略。各元素的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不会对儿童和成人造成致癌危害。  相似文献   

4.
沈抚污灌区农田土壤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沈抚污灌区农田土壤中6种污染重金属Cd、Hg、As、Pb、Cu和Cr的实测含量作为基础数据进行研究,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与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法对污灌区农田土壤进行生态及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Cd、Hg、Pb、Cu、Cr含量均超过了辽宁土壤背景值,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Hg和Cd污染较严重,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虽然土壤样品中90%多因子潜在生态风险处于中度危害水平,但是不同污灌方式对风险指数也有一定影响,以污灌至采样年地区风险值较高;单因子潜在风险中,以Cd和Hg危害程度较为严重,且也表现出由于污灌而使重金属浓度增加的趋势,土壤样品中分别有60%和100%生态风险指数处于较重危害水平以上。健康风险评价中,研究区域各点6种重金属HQ和HI值均小于1,理论上不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Cr、Cd和As的CR值和TCR值均超过了USEPA提出的土壤治理标准,存在较高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垃圾场区域重金属积累对周边土壤的污染及人体健康影响,以广州市某垃圾场为例,采用单因子评价及健康风险模型方法进行评估。测得了其中41个采样点As、Cd、Cr、Cu、Hg、Ni、Pb、Zn的丰度;讨论了重金属含量与成土母质相关性、重金属间元素聚类分析组合特征,并统计了风险筛选点和管制点;进而圈定了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重金属污染环境评价和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分别评价了单元素及重金属整体对成年男性、女性和儿童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土壤清洁率达到87.8%,存在5个As元素1个Pb元素污染管制点,初步判断重金属来源于成土母质和外来输入。健康风险评估表明,土壤重金属对三类人群都存在明显的致癌风险,对儿童存在明显的潜在非致癌风险,风险主要来自As、Cr。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某一遗留砒霜厂的场地进行砷(As)污染状况的调查,并对场地的废渣进行浸出毒性的测定,同时对该场地表层土壤As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场地的土壤pH值为1.40~6.60,场地的表层土壤(0~0.5 m)的As污染情况严重,全量最高值达到144 000.00 mg/kg,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的其他农用地土壤As污染风险筛选值的3 599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As含量明显降低,但当土壤深度4.0 m,土壤中As污染指数大于1,仍处于污染状态。场地内部分废渣属于危险废物,急需处理。对场地表层土壤进行风险评估,土壤As致癌风险指数为1.72×10~(-2),非致癌危险商为5.50×10~2,远远超过可接受的水平(10~(-6)和1)。对周边的人体和环境造成了极高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石门雄黄矿区为研究区域,共采集水样品7个,土壤表层样品23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对所采集的水样品和土壤样品中的As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分别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研究区土壤中的As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风险.结果表明:流经矿区的黄水河样品中As的含量明显远远高于不流经矿区的水样品中的As含量,水样品中的As主要以As5+ 形态存在,所占平均比例为96.5%;修复后土壤中的As含量比原污染土壤中的As含量明显降低,修复后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As占21.2%~54.0%,含量范围为3.52~24.90 μg/g;原污染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As占12.6%~80.3%,含量范围为37.7~2 578.6 μg/g,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As主要以无机As(As3+, As5+)形态存在且As5+的含量大于As3+;原污染土壤中的As污染程度远大于修复后土壤,修复后土壤中的As多属于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8.
 多年高强度的金属矿产开采使得矿区土壤重金属富集。本文精确构建矿区三维地表模型,合理布置367个采样点;调查分析矿区土壤中重金属Cd、As、Cu、Zn 和Pb 的生态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平均含量顺序为:Zn>Pb>Cu>As>Cd,重金属含量实际值远超背景值,且变异系数差异较大,Cd、As、Cu、Zn 和Pb 在土壤中含量的对数值成正态分布;污染指数均为重度污染,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Cd>Pb>Zn>As>Cu;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达787.29,潜在危害程度很大;Cu、Zn、Pb 总非致癌风险HQ小于1,但Cd、As 仍存在很高健康风险,且As 为主要风险源。本文实现了重金属污染风险状况在三维模型上的可视化表达,为矿区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直观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6,(4):577-580
利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洛南钼矿开采区域地表水的Pb、As、Cd、Mo污染状况做出一个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钼矿开采区域地表水中的非致癌物质Pb和Mo非致癌风险值均低于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对居民的威胁可忽略.致癌物质As和Cd的致癌风险值也未超过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但As饮水途径的致癌风险值和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持平,有必要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中的As含量继续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对人体健康致癌和非致癌的危害,采用“梅花形”法对惠水县中南部好花红乡菜地土壤进行采样,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利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危害进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IP)集中在轻度污染以下,其中Cr、Pb为轻度污染,NIP分别为1.96、1.87,Ni、Zn为尚清洁,NIP分别为0.97、0.87,Cd为清洁,NIP为0.67;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结果表明,Zn、Pb、Cr、Cd、Ni 5种元素非致癌风险指数均小于1,对人体健康不构成非致癌危害;人体通过皮肤、呼吸、手口途径摄入致癌元素Cr、Cd和Ni时,Cr、Ni存在潜在致癌风险,总致癌风险指数分别为5.08×10-5、3.76×10-5,而Cd不存在致癌风险,为8.47×10-7;单一暴露途径的总致癌风险指数为手口>皮肤>呼吸,分别为6.47×10-5、2.41×10-5  相似文献   

11.
三七及种植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三七药材使用重金属安全,对云南省69个三七种植地的土壤及三七药材中铅(Pb)、镉(Cd)、砷(As)、铜(Cu)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污染评价,并进行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三七种植地土壤Pb、Cd、As、Cu平均含量分别为60.8、0.57、49.44、84.27 mg·kg~(-1),土壤污染指数依次为CdCuAsPb. 77.2%土壤样品潜在环境风险指数(RI)处于轻微水平,22.8%中等水平.三七样品Pb、Cd、As、Cu平均含量分别为1.135、0.10、0.97、3.9 mg·kg~(-1),均低于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和中国药典安全标准限定值.根据三七摄入量估算出各重金属日摄入量(EDI)分别为0.03~7.58、0.011~1、0.058~3.1、1.1~32.3 mg·kg~(-1);单个重金属危害指数(HI)和综合危害指数(THQ)均小于1.综上所述,云南省三七种植土壤存在轻度和中度的重金属污染风险,选择三七种植地时要特别注意Cd污染程度,三七主根Pb、Cd、As、Cu平均含量未超出限定标准,按照药典要求食用三七对人体不会造成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2.
以北方某炼钢厂周边3 200 m范围内为研究区,采集区域内100个农田土壤样品(采样深度0~20 cm),分析Cr、Pb、Cd、As、Hg5种重金属的含量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含量、pH和距炼钢厂的距离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研究区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通过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分析污染分布状况,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法评估炼钢厂周围的土壤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风险。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背景值比例从低到高表现为PbCrCdHgAs;相关性分析发现重金属Cr和Pb、Cr和As、Pb和As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b的含量随土壤pH增加而增加,采样点到钢铁厂的距离与Cr、Pb含量之间都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钢铁厂冶炼活动导致了Cr和Pb的含量增加。土壤重金属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短时间内不会造成人体危害。  相似文献   

13.
对宿州煤矿区大气降尘中Hg和As的含量特征及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其在多暴露途径下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宿州煤矿区大气降尘中Hg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土壤背景值的19.91和1.54倍,前者为偏重污染,后者介于无污染至轻度污染;降尘中Hg和As均以残渣态形式为主,生物可利用程度较低,但Hg元素具有较高的潜在生物危害性;As经手口摄入分别是引发大气降尘重金属非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元素和暴露途径,儿童的非致癌风险(0.903)高于成人(0.122),但均低于美国EPA的风险限值1.0;降尘中As通过呼吸吸入途径不具有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4.
以原杭州炼油厂地块为研究对象,测定地块土壤中铜、锌、镍、铬、铅、镉、汞、砷8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人体健康暴露风险评价法对该地块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等级评估.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原杭州炼油厂地块42.86%采样点为五级极强潜在生态风险;42.86%采样点为三级重度潜在生态风险;14.29%采样点为一级轻微生态风险.人体健康暴露风险评估表明:该地块对于成人和儿童均存在影响显著的致癌风险,同时对儿童还存在影响显著的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5.
黔江区农业区域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地积累指数和健康风险,对黔江区农业土壤中As、Cd、Cr、Cu、Pb、Ni、Zn、Hg重金属进行评价。从重庆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计算的地积累指数结果来看,黔江区农业区域土壤中只有Hg的地积累指数为0.18,达到轻度污染,而其它7种重金属均没有对土壤造成污染;通过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来计算,重金属暴露风险商HQ和风险指数HI均小于1,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结果表明:土壤中As、Cr、Cd和Ni各元素经呼吸途径不具有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6.
在宿州市朱仙庄煤矿区采集土壤和黄豆作物样品各15个,通过分析测定其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r、Cd和Mn含量,分别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黄豆作物的食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煤矿区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Cd和Cu污染,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中等;黄豆作物中Zn含量最高,为48.220mg/kg,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对比,认为作物中存在一定程度的Pb超标现象。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食用黄豆作物摄取的重金属元素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很大,而Cu是构成其食用健康风险的最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17.
新疆沙湾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沙湾地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和污染程度,本研究共采集土壤样品70个,测定土壤Zn、Mn、Cr、Cu、Pb、Ni、As、Cd和Hg共9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Zn、Mn、Cr、Cu、Pb、Ni、As、Cd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2.13、873.60、98.69、50.08、22.56、29.28、15.54、0.51、0.053 mg/kg,均低于国土壤环境二级标准,但都超过新疆土壤背景值,其中Cd和Hg最为明显。经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为CdHgCrCuZnAsMnPbNi,所有采样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所占比例分别为28.57%、18.57%和52.86%。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Cd和Hg达到较高生态风险,其余重金属均为轻微生态风险,研究区整体存在高生态风险。该研究将为研究区重金属污染治理、生态风险防范和产业结构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会理县南阁乡植烟土壤为标准农化样研究对象,农化样消解后用ICP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Pb、Cd、Cr、As四种重金属含量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阁乡植烟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的百分含量平均值分别为:Pb 289.17mg/kg,Cd 6.25mg/kg,Cr 73.92mg/kg,As 16.08mg/kg,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相较后得知Cd属于重度污染、Pb属于中度污染、Cr为无污染、As为轻微污染。在对植烟土壤健康风险、生态风险的污染评价中,Pb健康风险值处于低风险等级,生态上的风险评估Pb是具有中等风险等级的;Cd由于严重超标为高风险等级。由此可以看出,会理县南阁乡植烟土壤重金属中Pb、Cd含量并不容乐观,值得引起长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以某废弃厂房和建筑用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样品中6种重金属元素(Cu、Zn、Pb、Cr、Cd、Ni)含量,并对废弃厂房转为敏感用地可能带来的生态及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在两地的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为Cd、Ni、Zn、Cr、Cu、Pb,综合污染指数显示两个地区整体呈现重度污染.除废弃厂房Cd、Ni和建筑用地Cd存在高生态风险外,其他重金属生态风险均很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两地区6种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指数HQ均小于1,但若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3种致癌重金属经呼吸吸入致癌风险而言,其致癌风险指数远小于10~(-6),即风险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太原市PM10和PM2.5中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太原市春季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样品,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样品中As和8种重金属(Mn,Cu,Zn,Pb,Cr,Ni,Co,Cd)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As和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太原市PM10和PM2.5中均以Zn的质量浓度最大,分别为369.08ng/m3和271.74ng/m3;As的质量浓度相对较小,分别为3.41ng/m3和2.33ng/m3;各点位As、Cu、Zn、Pb、Cr和Cd元素主要显含在PM2.5中。PM10和PM2.5通过呼吸吸入途径产生的成人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为儿童的3.98~4.00倍;非致癌风险总和(Hi)低于人体可接受的水平,不具有非致癌风险;PM2.5和PM10的致癌风险介于人体可接受范围,不具有致癌风险。各点位As和重金属在PM2.5和PM10中的非致癌风险比值PHi小于1;1号、3号点位致癌风险比值QR大于1,且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