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言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思维具有模糊性,是人类大脑高度发达的表现。人的思维具有模糊性导致人的语言也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不仅丝毫无损人类语言的交际功能,反而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柔性和张力。词区分为模糊词和精确词。现代口语中模糊词使用的频率很高。有时精确词的含义也会变成模糊的。语法学家无法消除语法范畴中的各种模糊现象。在文学创作中,模糊语言有它特殊的表达功能,它可以增添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魏娜 《科技信息》2010,(26):176-177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模糊性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中使用的必要手段,,在文学作品中使用非常广泛。因此,对于所有翻译学者及爱好者来说,了解模糊语言的特点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如何处理模糊语言提供帮助。本文就模糊语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应用,说明了模糊语言的特点及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和渐进性决定了人类所使用语言精确的相对性。人类认识自然的模糊过程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从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整体性与西方哲学思维的分析性可认识中国语言的相对模糊性和西方语言的相对精确性。有些词汇在汉语中是清楚的,但在英语中是模糊的;有些词汇在汉语中是模糊的,在英语中却是精确的;模糊思维决定了思维载体的语言的模糊性。从事物存在的两面和多面性认识语言的模糊性,从模糊数学的实用性认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模糊与精确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语言模糊与精确是相对的,语言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4.
杨郭婷 《科技信息》2012,(36):I0097-I0097
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流中的语言现象。数字/词的模糊语义生成了人类思维的模糊性。诗歌中,数字使用频率高且寓意深,解读数字模糊语义必须弄清数字的表义以及它运用于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本文运用模糊语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解析,探讨数字模糊语义生成的意象。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与现代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语言对现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模糊语言”这一主题概念的定义,认为在现代诗歌创作中,模糊语言表现在措辞的模糊性和修辞的模糊性上,认为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和流传过程中的“增殖义”导致了诗歌的模糊性,最后阐述了现代诗歌创作中模糊语言应用的四种倾向。  相似文献   

6.
模糊是语言的自然属性,广泛地出现在企业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模糊性并不妨碍其在商务信函中的积极效果。以企业商务英语信函为研究对象,以顺应理论为基础,试图探讨模糊语在企业商务英语信函中的使用频率、实现形式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葛彦 《科技资讯》2010,(4):231-231
模糊语言是语言使用的重要成分,如果没有模糊的词语和表达,人们的交际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本文从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现象出发,说明了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并简述了模糊与歧义、含糊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语言普遍存在于语言交际中.因此,正确地认识模糊语言的科学概念,了解它的根源,以及它的功能对我们研究语言、使用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析模糊性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秉隆 《海峡科学》2011,(12):97-99
客观世界以及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决定了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因此,模糊的特征是英语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自然特征。该文从模糊性语言的成因和分类入手,分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模糊性语言的必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礼貌、得体,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自然语言离不开模糊这个客观属性,模糊性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特殊语言类别的立法语言也不例外.作为法学视角的补充,从语义学角度出发,在语义场理论框架下,采用中美立法中的语料,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立法语言中模糊现象,将进一步完善我们对立法模糊性的认识和理解,利于立法主体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立法观念,利于执法者、司法者、社会大众更准确地理解各种法律法规,从而正确、有效地加以执行、使用和遵守.  相似文献   

11.
虽然法律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精确性和周密性,但是法律也不完全排斥模糊语言,这也就使得某些法律条文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法律中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得某些法律条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简洁性和适应性;主要有三种原因造成了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法律中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具有互补功效;要防范法律中模糊语言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植根于语言系统的复杂性、整体的动态性,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和描述的准确程度是相对于一定的认识范围而言的.法律法规意义的传达一方面需要词句表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弹性,即模糊性.合理使用模糊语言不但不会损害法律的明确性,相反倒可能有助于在不确定中寻求到确定性.对法律语言及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是法学界、语言学界和法学翻译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虽然法律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精确性和周密性,但是法律也不完全排斥模糊语言,这也就使得某些法律条文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法律中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得某些法律条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简洁性和适应性;主要有三种原因造成了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法律中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具有互补功效;要防范法律中模糊语言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模糊语言的运用在领导者语言艺术中不可或缺。本文主要探讨领导者使用模糊语言的场合、功用及原因。  相似文献   

15.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模糊语言的运用在领导者语言艺术中不可或缺。本文主要探讨领导者使用模糊语言的场合、功用及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在对模糊语言的特征与产生的原因、以及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后,认为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使语言在交际中更为委婉、含蓄,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模糊性是语言固有的特征,模糊语的使用能够传达语言的意境美,表达出言外之意。模糊语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使用增添了小说对话的语用功效,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8.
在CAPP系统中,工艺知识通常采用产生式规则来表达.由于工艺知识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传统的产生式规则又难以表示和处理这类带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工艺知识,所以必须使用一些模糊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知识并以此来进行推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逻辑的产生式规则模型,给出了模糊规则的产生式规则表达式以及模糊规则中各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也指出了模糊规则的模糊匹配方式.  相似文献   

19.
陈发汉 《科技信息》2007,38(32):252
本文分析了"模糊语"生成是因为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模糊性,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以及修辞的需要,并通过"模糊语"生成的途径的探讨进一步说明了"模糊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指出"模糊语"的使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重点难点,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浅谈模糊语言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但它在不同的语言中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这就给语际翻译造成了一定障碍.本文在阐述语言模糊性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该理论在英汉互译实践中的一些具体运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原文模糊,译文明确;2)原文模糊,译文相应模糊;3)原文明确,译文模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