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Cu-Zn-Al合金纳米管与固体类流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温常压下研究Cu-Zn-Al合金表面的“类流态”现象时,发现经混合酸和浸蚀处理后的Cu-Zn-Al合金基体上生成了结构和形貌新颖的合金纳米管,其表面光滑,没有吸附物,长径比在40以上.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等观察分析证实“类流态”胞区的存在是合金纳米管生成的必要条件.合金中存在的大量微孪晶、堆垛层错、小角晶界等缺陷以及“类流态”胞区内原子结构的重排是合金纳米管形核的关键,“类流态”胞区固定了合金原子的悬浮键,为纳米管的生长提供了结构因素和能量.  相似文献   

3.
Fe—CΣX多元合金贝氏体相变热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用DSC法研究Cu-Zn-Al合金马氏体的稳定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DSC法研究了时效对 Cu- Zn- 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逆转变的影响。若该合金从高温 β相区淬火后 ,在马氏状态下充分时效 ,则热弹性马氏体会发生稳定化 ,在升温的热量—温度曲线上 ,合金不再呈现热弹性马氏体逆转变的特性 ;若该合金淬火后立即在 β1 状态时效 2 0 min,合金马氏体的热弹性会保持下来。可以认为 ,马氏体状态时效所引起的马氏体稳定化和马氏体的再有序化以及过饱和空位的聚集等过程有关。同时本文还说明了中温贝氏体转变对 Cu-基形状记忆合金应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6.
贝氏体组织具有高的强韧性和耐磨性,是一种很好的抗磨材料组织结构.本文综述了贝氏体相变的最新研究进展.随着先进技术和先进仪器出现,人们对贝氏体相变与贝氏体组织基础理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表现在对贝氏体微观超精细结构的认识,即在黑金属和有色金属合金的下贝体组织中发现了超亚单元.以往贝氏体钢中添加Mo,Ni等贵重合金元素以及等温淬火工艺,才使贝氏体钢用作抗磨材料成为可能,基于贝氏体相变机理研究的长足进步,先后开发出奥氏体一贝氏体双相钢、马氏体-贝氏体双相钢、共晶体增强奥氏体一贝氏体钢(ABEG钢)等新型贝氏体抗磨钢。  相似文献   

7.
8.
朱广山 《甘肃科技》2012,28(5):63-64
在铁路向高速、重载、无缝发展的过程中,提高铁路钢轨的综合力学性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道岔用辙叉采用高锰钢,为进一步提高耐磨性,人们开始研究贝氏体钢,从而使合金贝氏体钢应用而生.贝氏体钢以其性能价格比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使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基于形核控制机制的贝氏体等温相变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合金设计对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针对两种贝氏体高强钢,采用热膨胀仪在425~350℃开展了等温贝氏体相变实验,观察到了不同程度的贝氏体不完全相变现象.基于形核控制机制,采用切变型相变动力学模型对两种实验钢的贝氏体等温相变行为进行了建模研究,模型中同时考虑了晶界形核和自催化形核.最后,对比分析了两种实验钢中形核激活能、未转变奥氏体体积分数以及形核速率等的差异,为贝氏体高强钢的成分设计及工艺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12.
利用电镜高温台,直接观察Cu-Zn-Al合金在热循环过程中电子衍衬及电子衍射像的动态变化。低温马氏体M18R呈板条状,内部有厚度为5~10nm的层错亚结构。在热循环中,衍衬像不发生明显改变,但观察到可逆的电子衍射图变化,分析表明这是可逆的DO_3M18R型相变。在母相向马氏体转变之前,还出现“预马氏体效应”特征的漫散射条纹和额外衍射斑点。  相似文献   

13.
Cu-Zn-Al合金中贝氏体相变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种精确测量形状记忆效应(SME)和观察不同时期显微组织的方法,研究了Cu-26(wt)%Zn-4(wt)%Al合金,在800℃淬火后重返母相区130℃、150℃和170℃时效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淬火马氏体进入母相区时效初期形状记忆回复率迅速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后随时效时间而下降,显示出时效过程中马氏体稳定化效应的消除和贝氏体相变的发展这两种不同机制对SME所引起的相反效果,即马氏体稳定化的消除增强着SME而贝氏体相变的发生却恶化着SME.贝氏体在晶界的析出对SME已颇为有害,而当贝氏体在晶内形成时SME将激烈恶化.  相似文献   

14.
Cu-Zn-Al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变过程中产生的热弹性马氏体所具有的晶体学可逆性和其形成过程中的自协作效应与取向效应是形状记忆合金产生形状记忆的根本原因,据此对Cu—Zn—A1形状记忆合金观测结果给出了解释.中还阐明了发生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驱动力来自母相与新相间的自由能差,热弹性马氏体的形状、大小可由相变时的过冷度控制.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计算铝电解槽槽帮结壳形状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将铝电解槽传热的二维问题转化为一维问题,对工业铝电解槽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设计规整的铝电解槽槽帮结壳形状的基本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铝电解槽槽帮结壳形状的主要因素是电解质温度和槽内衬热阻。因此,严格控制铝电解槽中电解质温度和减少槽内衬的热阻,对于获得良好的铝电解槽槽帮结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摘为了揭示固体“类流态”的非线性振荡机理,利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对Cu—Zn-Al合金表面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用计算机编程技术构建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模型,重构了系统的相空间.结果表明,系统存在混沌吸引子,最小嵌入维数为5;控制误差在5%以内,非线性模型可以由原始数据的1000个点预测100个点,超过100点时误差变大,说明了短期的非线性预报的可行性;R/S方法对时间序列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拟合线近似为直线,且斜率为0.86,表明“类流态”序列具有明显的Hurst效应,H〉1/2,是分式布朗运动,运动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空间解析几何学的方法研究了断层两盘产状条件下矿层平巷过断层时两盘矿层的空间关系,并建立了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的数学模型。原有的断层两盘产状不变条件下矿层平巷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的方法和数学模型,均是文中提出了的断层两盘产状变化条件下矿层平巷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的方法和数学模型的特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完全液相催化剂制备工艺,以异丙醇铝为铝源,在固定n(Cu)∶n(Zn)比例下,考察了Al含量对Cu-Zn-Al浆状催化剂合成甲醇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氮气吸附(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Al含量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显著的影响,较多或较少的Al含量都不利于甲醇合成;当n(Cu):n(Zn):n(Al)=2∶1∶0.8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甲醇选择性。增加Al含量有利于提高Cu物种的分散性;当Al含量增加到一定量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会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9.
Fe-C-Si-Mn-Mo合金贝氏体—奥氏体界面位错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STEM电镜观察了Fe—0.48C—0.80Mn—1.30Si—0.45Mo合金的贝氏体—奥氏体界面位错的形貌及晶体学特征。结果表明,贝氏体—奥氏体界面的位错组态很接近于Rigsbee和Aaronson所描述的魏氏铁素体的界面结构。本文还讨论了贝氏体、板条马氏体、魏氏铁素体的界面结构及界面迁移机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