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师道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我们的伟大师表。他从十二岁进三味书屋到一九○八年二十八岁时在东京听章太炎讲《说文解字》止,大部分时间从师学习。从一九○九年鲁迅从日本回国,即开始他的教学生涯,先后在杭州和绍兴担任教学工作,约两年半。从一九二○年八月开始到一九二八年一月,又在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的十余所大  相似文献   

2.
正"木刻讲习会"成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端。到鲁迅去世前,中国一代新兴木刻家始终受到鲁迅的悉心指导,鲁迅也被后人称为"中国现代版画之父"。年仅56岁的鲁迅,生命付出最多的,除了创作和翻译之外便是在美术活动上。童年的鲁迅最喜爱的是图画书,甚至大量影写书中的插图。青年鲁迅购买美术画谱及带有插图的书籍如醉如痴。成年的鲁迅更以收藏画谱、碑帖及汉画像拓片为乐趣。鲁迅的最后十年,几乎都在编辑出版美术书刊,并全力引进和介绍外国美术。尤其是对中国新兴木刻的倡导不遗余力。读书方面,鲁迅说他古书几乎读过二十四史,从日本留学后,又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史哲学著作。鲁迅在美  相似文献   

3.
中日现代文化交流史上,鲁迅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论对日本了解之深,与日本文化人交流之广,在日本知识界影响之大、声誉之隆,现代中国没人能够超过鲁迅;也正是在日本,受“弱国子民”的屈辱和愚昧麻木状态的双重刺激,鲁迅弃医从文,人生之路发生了根本转折。据一名日本汉学家考证,鲁迅最后的墨迹是用日文写的便条,最后访问的是一个日本青年的家,最先赶到他临终床前的是三个日本人,由此可见鲁迅与日本关系之深。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一生与神话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童年起,他就从长妈妈和祖母口里听到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故事。他酷爱民间绘画,还描摹过尖嘴鸡爪的神话形象雷公,把它贴在墙上欣赏。他对那部有许多神话传说的《山海经》,是那样的神往,甚至把它称为“最初得到的最心爱的宝书”。十四、五岁时,他常常在睡前招人共话神仙世界。到日本留学之后,他如饥  相似文献   

5.
日本首相岸信介,已于5月20日从东京出发,到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泰国和台湾进行访问。日本首相的这次访问东南亚,实际上是为预定在6月中旬成行的他的访问美国作准备,也就是他的访问美国的序幕。从岸信介临行前发表的声明来看,他这次访问东南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进日本同这些国家的友好亲善关系。他说他要就日本同这些国家在各方面加强合作,特别是就共同增进繁荣的办法,同各有关国家首脑坦率地交换意见。他要求日本国民支持他所推进的睦邻和平外交。但是就岸信介去东南亚前的各种  相似文献   

6.
鲁迅留学日本时期,即明治三十五年至四十二年,在日本文艺界,正是自然主义文学占据主流地位、覆盖整个文坛的时期。鲁迅也恰恰是在这一时期弃医从文,放弃自己所学的医学专业,转向他当时认为比医学更能改变人的内心世界的文学。因此我们有必要剖析自然主义对鲁迅产生的影响,本文着重在鲁迅作品中寻找自然主义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鲁迅和楚辞     
鲁迅一生对于革命文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开辟了崭新的方向。不光在小说、杂文、翻译等方面有着光辉的成就,就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整理研究和诗歌创作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本文仅从“鲁迅和楚辞”这一角度出发,作一管窥蠡测。 (一) 屈原是鲁迅极为喜爱的古典诗人。鲁迅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喜读楚辞。许寿裳回忆,鲁迅在日本求学时购买了不少书籍,而尤其珍惜的就是一本线装的日本印行的《离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杂文是我国从“五四”到抗日前夕的光辉史诗,也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同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投枪、匕首。尤其是他后期的杂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战斗的锐利武器。毛主席曾多次教导我们要认真学习鲁迅的杂文,有时甚至举出具体的篇名,指出学习的重点。一九七六年他老人家在重病期间还号召我们“读点鲁迅”。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好,作为教师还必须努力教好,务使学生通过对鲁迅杂文的学习,了解鲁迅,学习鲁迅彻底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战斗文风,在新长征的道路上发出自己最大的光和热。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笔下总有自已最熟悉、因而也最容易生色的人物.在《呐喊》和《彷徨》中,鲁迅显示了他对当时中国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两大系列人物的深刻认识.而在知识分子这一人物系列中,鲁迅对教师这个阶层体察得尤为准确细致.这无疑与他青少年时期同教师的接触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与他前后经历了将近十年的教师生涯密切相连.教师,是鲁迅一生中从事过的两个职业之一(另一个职业是作家).对教师,鲁迅有着深刻的心理感受.多年来,学术界从这个角度来透视鲁迅作品一直注意不够.由此窥测到鲁迅作堂奥之一角,是本文试图达到的目的.鲁迅笔下的教师形象主要出现在他的小说散文里.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就是以塾  相似文献   

10.
茅盾与鲁迅     
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确立了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地位。茅盾比鲁迅小15岁,但也早在50年前,王若飞同志在重庆祝贺他50寿辰时就首次称他是“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巨人”。1981年,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又高度评价了他的历史功绩,称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赞誉“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是鲁迅最接近的一个同伴”(史沫特莱语),他和鲁迅在新文学运动中结成了最亲密的战友。早在1921年他们就开始了书信往来。当时茅盾任制、说月报》主编,为了借外国的进步文…  相似文献   

11.
正鲁迅离世80周年了。关于死后,鲁迅的本意是:"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然而80年来,鲁迅作为一种中国文化的符号,忽而摆上神坛,忽而拉下神坛,但他始终搅动着中国文化各个领域的波澜。文学的、国学的、史学的、哲学的、美术的等等领域都游动着鲁迅思想的影子。网络发达到今日,以文化名人的点击率计,鲁迅仍然名列榜首。以鲁迅骂人的或谩骂鲁迅的文章;选入课本的或踢出课本的鲁迅文章;说他是什么家的或说他不是什么家的声音也始终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2.
高宇 《世界博览》2011,(15):37-40
在日本,也有"达芬奇"式的家具许多日本品牌也是以模仿起家,然而它们最终战胜了自己模仿的对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模仿是学习的过程,今日的成功者大多是往昔的模仿者。因此,许多国人搬出日本经验,视模仿为制造业强国的捷径。但模仿同造假和仿冒品牌等欺诈手段不一样。日本从汽车、相机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都曾有过模仿欧美强国名牌的经验,但最后让日本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却不是单纯的模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是在中外优秀文化的哺育下成长的。他如一株参天挺立的大树,把根深深埋植在祖国灿烂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同时又广泛地吸取了外国文化的营养。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化主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跻身文坛,就是从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开始的。从日本留学时期翻译雨果的《哀尘》到逝世前翻译果戈里的《死魂灵》第二  相似文献   

14.
读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朱晓慧谈起鲁迅,人们常有这样一种印象;严肃、冷峻、犀利......岂不知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他作品的风格也一定是多样化的,决不是刻板单调的.鲁迅在评陶渊明的诗时曾说过:"这'猛志因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鲁迅的小说有着重要的地位,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同时,鲁迅也是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创始人。虽然《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不是中国家族小说的典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所反映的鲁迅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弊端的批判管中窥豹。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从小就嗜好读书。他在南京水师学堂上学时,常以烧饼充饥,天冷时还穿着夹衣,用吃辣椒的办法御寒,尽量省下钱来买书。在日本留学时,也经常节省生活开支用来买书。当时他在日本的居住条件极差,夏夜读书时,有成群的蚊虫叮咬,鲁迅就用被单裹住身体,用单衣蒙住头,只露出鼻孔和眼睛,埋头读书,钻研学问。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个卓有建材的文学史家;他不仅在小说和杂文创作方面起到了新文学的奠基石作用,而且在文学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鲁迅一生涉猎了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并且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水浒传》就是他比较关注的一部作品。 纵观鲁迅先生对《水浒传》的有关评论,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表现在杂文创作中。鲁迅先生的杂文,大量运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材料,以增加杂文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更好地发挥杂文的战斗作用。在鲁迅杂文中,涉及到《水浒传》的主要文章有:《流氓的变迁》、《谈金圣叹》、《看书琐记》、《“大雪纷飞”》等。其中前两篇主要论及的是《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在《流氓的变迁》中,鲁迅指出,宋江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  相似文献   

18.
再谈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者本是同根所生 ,在理解和践履自由主义基本信念上 ,较之任何自由主义者 ,鲁迅都绝无逊色。但是 ,鲁迅并非在中国简单鼓吹或演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他考虑更多的是自由理念如何有效地触动中国的现实与文化 ,怎样真正在中国人的内心扎根。他不是抽象地谈论、横向地移植西方自由思想 ,而是具体研究如何唤醒中国人的自由意识 ,如何建立一种符合自由理念的自由的思想与创造方式。鲁迅主要依靠他的文学进行自由的思想与创造 ,他和自由主义的关系 ,是文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的一个有趣个案。鲁迅在不同时期 ,对自由主义理论以及自由主义者 ,都提出过自己的质疑或批判 ,这并不意味着他怀疑自由主义基本理念 ,而恰恰是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提醒人们注意自由主义本身或有的分裂或偏至。鲁迅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者还共享着注重个人气魄承担的中国传统的精神资源。正是通过自由主义 ,传统与现代在鲁迅和其他一些知识分子身上才真正得以沟通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近代中国文学泰斗的鲁迅,在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七年多,而其中近六年的时间都是在东京度过的.在那里,他遇见了影响他一生的人与事,找到了拯救苦难祖国、唤醒昏睡民众的途径--文学.可以说,东京是后来成为革命的鲁迅、文学的鲁迅的真正原点.  相似文献   

20.
鲁迅形象的当代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的鲁迅研究塑造了一个痛苦的、绝望的、独立的鲁迅 ,一个与庸众相对抗的“孤独者”形象。 2 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使得研究鲁迅的知识分子必须面对新问题的挑战。同时日本学者对鲁迅的研究 ,特别是竹内好对鲁迅的研究重新得到重视。这就让鲁迅研究和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联系在了一起。他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作为知识分子的选择 ,同时也是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联系在一起的。这是 90年代鲁迅研究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 ,也是我们今天思考鲁迅又不止于鲁迅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