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两种牧草蝗触角扫描电镜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SEM)技术对网翅蝗科牧草蝗属2种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牧草蝗属蝗虫有10种类型感受器,毛形感受器集中分布于触角的近基部;刺形感受器在触角各节均有分布;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腔形感受器集中分布于触角中部至鞭节末端;Bohm氏鬃毛集中分布于梗节;芽孢形感受器集中分布于柄节.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钝黑离眼蚜蝇触角及感受器外部形态特点,应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分别对雌性和雄性的钝黑离眼蚜蝇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分布及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钝黑离眼蚜蝇触角由三节组成,均为单节,分别是柄节、梗节和鞭节,均密布微毛,鞭节上有感觉窝;触角有7种感受器类型:毛形感受器(Ⅰ、Ⅱ)、锥形感受器(Ⅰ、Ⅱ、Ⅲ)、腔锥形感受器、沟槽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Ⅰ和锥形感受器Ⅰ的数量在雌雄间存在差异、锥形感受器Ⅲ在雌虫触角上并未发现,其他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雌雄间均无差异.可为食蚜蝇科昆虫的行为学和分类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镜对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Graeser))成虫触角感觉器的形态、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杨小舟蛾触角上存在11种感觉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腔形感器、柱形感器、栓锥感器、耳形感器、叉形感器、芽形感器、Bǒhm氏鬃毛和鳞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有4种类型,栓锥感器、Bǒhm氏鬃毛各有3种类型,腔锥形感器、叉形感器、鳞形感器各有2种类型,其余各有1种类型。绝大部分触角感觉器位于触角的腹面和侧面。雌、雄蛾触角上的感器种类大体相同,但也存在差异。雌蛾触角上没有叉形感器及腔锥形感器的第2种类型,雄蛾触角上没有发现芽形感器以及Bǒhm氏鬃毛的第1种和第2种类型。另外,毛形感器的长度、数量在两性之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应用扫描电镜对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上共存在着2大类感受器: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和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2种感受器又根据其形态和表面特征分为不同种类,其中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种类较多,分为4种,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分为3种。通过对各种感受器的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发现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数量较多且密,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数量较少且稀疏;从感受器的分布部位来看,只有毛形感受器Ⅰ(sensilla trichodea,Str1)和锥形感受器Ⅰ(Sensilla basiconica,SB1)分布于触角第二节,其他种类感受器分布于触角第三节。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感受器和已知的有瓣蝇类(Calyptratae)触角感受器相比,在类型、数量和分布部位上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5.
对苹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成虫触角和喙感器的形态、数量及分布特征进行超微观察,为研究该虫的嗅觉感器功能、寄主选择机制及利用性诱剂监测和防治苹褐带卷蛾提供形态学依据。应用扫描电镜对苹褐带卷蛾成虫触角和喙感器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苹褐带卷蛾成虫触角上存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Ⅰ型和Ⅱ型)、锥形感器、耳形感器(Ⅰ型和Ⅱ型)、鳞形感器、芽形感器及B?hm氏鬃毛等8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存在的数量最多,锥形感器仅在触角鞭节各亚节腹面远端有分布,鳞形感器和芽形感器分别存在于雌虫触角和雄虫触角中,其它类型感器均可在雌雄虫触角的腹背两侧观察到。此外,通过对苹褐带卷蛾成虫喙的形态结构观察显示,其共存在3种感器,即毛形感器、Ⅱ型耳形感器和Ⅱ型腔锥形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分布数量居多,仅存在少量Ⅱ型耳形感器和Ⅱ型腔锥形感器。苹褐带卷蛾触角感器种类丰富,多数具有嗅觉功能,其具体执行后嗅觉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比较烟草嘎叶蝉[Alobaldia tobae(Matsumura,1902)]和电光叶蝉[Maiestas dorsalis(Motschulsky,1895)]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及其上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为叶蝉科(Cicadellidae)昆虫触角感器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两种叶蝉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及其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结果显示:两种叶蝉成虫触角的形态相似,触角为刚毛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柄节和梗节较为粗短,其上分布有鳞状突起;鞭节较为细长,由许多亚节组成。成虫触角上的感器类型分为5种类型。烟草嘎叶蝉柄节上分布有毛形感器(StⅠ)和钟形感器(ScaⅠ),梗节上分布有毛形感器(StⅠ)、锥形感器(SbⅠ)和刺形感器(SchⅠ),鞭节上分布有毛形感器(StⅡ)、锥形感器(SbⅡ和SbⅢ)、钟形感器(ScaⅡ)和腔锥形感器(ScoⅠ和ScoⅡ);电光叶蝉柄节上分布有毛形感器(StⅠ)和钟形感器(ScaⅠ),梗节上分布有毛形感器(StⅠ)、锥形感器(SbⅠ)和刺形感器(SchⅠ),鞭节上分布有毛形感器(StⅡ)、锥形感器(SbⅡ和SbⅢ)、刺形感器(SchⅡ)、钟形感器(ScaⅡ)和腔锥形感器(ScoⅠ和ScoⅡ)。说明两种叶蝉触角感器基本相似,不同点在于刺形感器(SchⅡ)仅分布在电光叶蝉触角鞭节。两种叶蝉的触角感器类型在雌、雄成虫间几乎无差异,在感器数量、分布和触角长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对宽颊纹潜叶蜂Kaliofenusa genata雌蜂触角的形态特征、感觉器的类型及分布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宽颊纹潜叶蜂雌蜂触角呈丝状,由基节、柄节、梗节、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7鞭小节组成.触角上着生有6种感觉器,分别是毛形感觉器(Ⅰ型、Ⅱ型、Ⅲ型和IV型)、锥形感觉器(Ⅰ型和Ⅱ型)、刺形感觉器、锥形乳突状感觉器、芽形感觉器和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觉器I广泛分布在除基节以外的其他各节上;毛形感觉器II和III主要分布在柄节和梗节上;毛形感觉器IV主要分布在鞭小节的端部.刺形感觉器、芽形感觉器以及锥形感觉器I主要分布在鞭节的末端鞭小节上.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和锥形感器II主要分布在除第1鞭小节以外的其他鞭小节上.Bhm氏鬃毛仅分布在基节中部.结合相关研究报道,对宽颊纹潜叶蜂雌蜂触角各种感觉器可能的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碧蛾蜡蝉雌、雄成虫触角及其感器的形态与分布.结果显示碧蛾蜡蝉成虫触角为刚毛状,由柄节、梗节、鞭节组成.雌虫触角稍长于雄虫;雌、雄成虫感器数量不多,但感器类型丰富,有毛形感器(Ⅰ型、Ⅱ型)、具弯钩感器、带状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廓形感器、三角形感器、耳形感器共7类.两性间存在明显差异,具弯钩感器和毛形感器Ⅱ型仅分布在雄虫触角柄节,而带状感器和耳形感器仅分布在雌虫触角柄节.雌、雄成虫触角鞭节均未发现有感器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嗅觉对昆虫非常重要,多数昆虫通过嗅觉寻找食物、配偶、产卵场所以及逃避天敌。触角是昆虫主要的嗅觉感受器官,不同种类昆虫的触角呈现不同形状,如棉铃虫的触角为线状,蝴蝶的为锤状,家蝇的为具芒状,柞蚕雄蛾的触角为羽状。昆虫触角就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可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以感知来自不同方位的气味。感受化合物的是触角上的各种各样的感器,感器按形状大致可分为毛形、锥形、刺形、腔形、坛形、板形、耳形等。不同形状的感器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毛形和锥形感器,是感受环境中的气味化合物的主要嗅觉感器。不同种昆虫的感器在类型和数量上也…  相似文献   

10.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雌雄米象触角的超微结构及其感器的形态与分布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米象的触角为膝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三部分,共8节。米象触角有3种类型、6种亚型的感器,分别为三种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SB 1-3)、一种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以及两种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 1-2)。雌雄米象触角感器,在类型、数量及分布上均无显著差异,且无性二型现象。米象触角感器在分布上最大的特点是,感器并非均匀散布于整个触角,而是聚集于鞭末节末端形成感器簇,其他鞭节、柄节和梗节上触角感器分布很少且类型单一。用触角感受器无法区别米象和玉米象两个近缘种,通过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学差异来鉴定两个种仍然是最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从混合气体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的速度的几率分布出发,在证明了从速度坐标集合到速度坐标集合之间的速度坐标变换为正则变换的情况下,本文作为柯尼希定理的应用之一,较为详细地给出了推导相对速度分布、质心速度分布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以及间断,是数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流行的教材中对这些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为此,本文探讨了以上几个概念,并提出了合理的定义,特别是给出了二元函数间断点的合理定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矿井涌水量预测难以得到理想结果的原因,指出地下水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是其关键,并从系统理论和统计理论两方面探讨了进行地下水稳定性判断的依据,提出了从系统状态估计入手进行地下水系统稳定性判断的方法。参7。  相似文献   

14.
为了模拟和预测定向井的井眼轨迹,需要确定岩石的弹性常数。本文把岩石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给出了岩石的本构方程,根据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岩石五个弹性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岩石的五个弹性常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几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木兰属(Magnolia L.)植物全世界约有80余种,主要产于亚洲及北美;我国有30余种,大部分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和药用植物。而且其中某些树种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又是城市绿化、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 哈钦松的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科植物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得到了许多植物系统学家的赞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植物系的James W. walker曾研究了毛茛类(包括木兰科)植物1000种以上,和若干属的醋酸酐分解的花粉,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其中的100多个属的代表种花粉。可是他们所研究的只限于美国的特有种,如福莱氏木兰(Magnolia fraseri)、达老玉兰(Talauma sp.)等。至于我国的特有种类,前人曾做过部分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研究,但应用电子显微镜方面的研究还仅开始。我们对南京林学院校园内栽培的木兰属六个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对花粉纹饰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并拍摄了照片,以增补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内容,并为良种繁育工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7.
结球生菜基因转化组织培养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球生菜马莱克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经愈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生根、移植入土三个步骤的离体培养,获得正常的再生植株,建立了结球生菜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为下一步的基因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为MS+B0.1-4.0mg/L+IAA(或NAA或2,4-D)0.005-2.0mg/L;分根培养基为1/2MS,还测定了外植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的振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类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9.
藻类富集金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蓝藻、绿藻、隐藻三大门类的某些种的富集金模拟实验,确证了藻类富集金的普遍性.将藻类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及一些细胞质膜从细胞中分离、提取出来,并测定了壁(膜)中金的含量;通过与整个细胞的金含量之间的对比,提出了在藻体中主要富集部位为细胞壁(膜)及一些质膜上  相似文献   

20.
对粘附理论的发展加以述评,主要包括机械连结理论、吸附理论、静电理论和扩散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