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的中子活化分析是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分析方法,采用超热中子活化,效果更佳。在金标样的研制中,中子活化法的应用受到重视,除了纯仪器中子活化分析外,还发展了照射前预富集的中子活化法。对微细粒金银矿的评价是个难题,1982年为广西贵县新民铜银多金属矿作出快速评价。中子活化分析在找矿及矿床研究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对金银矿的快速评价;促使金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发展;利用微弱地气找隐伏金矿及提供矿产资源综合应用信息。  相似文献   

2.
中子探测在核辐射探测技术中占特殊的地位。目前国内外对中子探测器的研究较为广泛,在众多领域和设施上,如中子散射实验、加速器、反应堆、外太空探测等均有应用,很多文献均对中子探测有各具特色的叙述,但是关于中子探测器总结性的文章仍然较少,要系统地了解中子探测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需要大量查阅中子探测器的相关资料,具有较大的工作量。针对此,以国内外中子探测器的发展为线索,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中子探测器的相关文献及资料,对国内外的中子探测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闪烁体光纤探测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用于中子测量的新型探测器,为了提高闪烁体光纤探测器的中子探测效率,该文以~(232) Th+ZnS(Ag)为探测器材料,利用波长位移光纤代替普通光纤收集和传输信号,并对改进的探测器的探测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波长位移光纤探测器的计数率约为普通光纤的1.7倍。该探测器应用于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的中子探测,获得了次临界反应堆实验装置中子的分布变化规律,与计算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4.
用脉冲快热中子活化分析技术(PFTNA)设计开发出一种爆炸物检测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了14 MeV脉冲中子发生器、锗酸铋(BGO,50 mm×50 mm)探测器和4 096道多道分析器.用爆炸物检测装置对爆炸物进行了测量,并讨论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引言中子活化分析技术,随着各种中子源的发展和分析仪器的进步,已成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方法。我国中子活化分析工作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已召开三次全国活化分析会议。由于目前所使用源全都是反应堆或加速器。一般实验室不具备这种设备,限制了活化分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我们研制了一种密封管式中子发生器。设备操作容易,体积小,重量轻。已在生物辐照和教学上得到了应用。本工作试图探讨使用密封管式中子发生器进行现场中子活化分析的可能性。对氧进行了初步分析,在中子强度为4×10~8中子/秒的条件下,含氧量为100000ppm时,测量误差不大于±50%。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在华南硬岩地区隐伏铀矿勘探中应用地气测量方法,将地气测量方法在江西相山已知铀矿区进行试验。采用自行研制的恒流式地气采集器在野外已知剖面上进行地气采集,分别使用高密度海绵(固体捕集介质)和硝酸溶液(液体捕集介质)两种捕集介质进行对比测量研究,同时结合地面伽马能谱测量以及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对比已知钻孔资料,对剖面进行综合异常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地气测量能够在地表反映出埋深约为900 m的铀矿体矿致异常,在三处已知见矿区域上方均呈现出较高水平的铀含量;对比两种不同捕集介质的采集效果,结果表明液体捕集介质的效果较好;采得的地气中铀含量在断裂带上高值明显,说明断裂构造为地气物质从深部向地表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通道;土壤热释光测量与地气测量结果吻合度较高。试验结果说明地气测量能够反映深部的含矿信息,在深部隐伏铀矿勘查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DPF脉冲中子源中子产额的活化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化测量是等离子体焦点 (DPF)中子源的窄脉冲、高注量率中子辐射产额的有效测量方法。为提高活化探测器的测量精度 ,采用了散射中子的屏蔽措施。详细讨论了探测器的标定方法 ,用饱和照射后截止的方法 ,在加速器中子源上给出了 3个探测距离下的标定曲线和标定系数。对标定中的物理问题 ,如探测器死时间对其测量范围的影响、银的两种衰变对标定结果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估计了主要测量误差 ,并提出了实际使用中对散射中子影响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子检测爆炸物的MCNP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中子发生器作为中子源进行了爆炸物检测方法的研究.物理模型采用点中子源,用三硝基甲苯(TNT)做模拟物,探测器为阵列式.用蒙特一卡罗方法模拟被中子辐照后N,C和O3种元素,采用透射法和反射法进行了检测.根据改变N,C和O元素产生的特征γ射线计数,确定出最佳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爆炸物检测中,反射法得到的γ射线计数多,反射法优于透射法;用反射法检测爆炸物时,探测器距离中子源为15 cm时,探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中子元素分析中干扰γ射线屏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中子发生器做中子源进行元素分析时,在辐照所测元素的同时,中子发生器组成材料、中子防护材料及探测γ射线装置都产生相应的γ射线,这些γ射线会对实际测量元素产生干扰.通过在中子发生器和探测器之间加铅可以屏蔽来自中子发生器一侧的γ射线.实验表明:当铅层厚度为80 mm时屏蔽效果最佳;用中子进行含C,H和O等元素的分析时,加铅层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后处理生产的3He中子探测器,开展了桶型中子探测效率标定装置的材料选择及功能结构设计分析,使用MCNP程序构建了装置及3He探测器的相关计算模型,根据生产过程及设计需求,分别分析了桶型中子探测效率标定装置慢化层的慢化效果,及不同位置多根3He管中子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并计算了源管、探测器上方及屏蔽体周围的剂量,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慢化能力及屏蔽效果良好,放射性剂量水平满足辐射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地气作用下物质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地气作用下物质的迁移机制进行了讨论,建立了地气作用下物质迁移的三维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对模型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了地气作用下物质的空间分布特征.说明了研究地气作用下物质的迁移在环境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合理地圈出地下铀矿体在地表形成的地气异常,以江西省相山地区火山型铀矿田地气测量数据为例,使用趋势面分析方法,以合适阶次的多项式拟合地气元素的整体分布趋势,绘制异常分布图,与传统平均法圈定的异常区域进行对比。发现趋势面方法能够较客观地拟合研究区元素的空间分布趋势,圈定出叠加在区域地球化学场上的局部异常,应用效果明显较传统平均法更为理想,说明趋势面法对于较大区域的地气异常提取更具优势。圈定的异常在空间位置上与综合资料推测的铀成矿有利前景区域对应良好,表明趋势面方法在地气测量中的应用能为深部隐伏铀矿靶矿区的划分提供重要信息。同时趋势面法圈定的U、Th、Rb元素异常与课题组综合资料推测的铀成矿有利位置对应良好,表明U、Th、Rb元素可视为良好的铀矿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3.
隐伏断裂上方地气异常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气测量技术是捕集并测定地下上升气流中痕量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来揭示较深部地层的信息。文章论述了不同类型隐伏断裂上方地气异常的特征,主要可概括为:(1)地气异常元素组合具有相似性,主要元素为W、Sb、La、Sm、Co、K和Na等微量元素和造岩元素。对隐伏含矿破碎带,除出现上述元素地气异常外,还叠加有与矿化密切相关的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地气异常。(2)在地气异常形态上,主要呈现异常“群”的分布特点,异常位置均出现在隐伏断裂的正上方;异常的宽度基本上反映了隐伏断裂破碎带的宽度。对地气样品进行多种扫描探针显微技术证实,地气样品上沉积的物质是以纳米级微粒及其集合体的形式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发云夼金矿产于中生代胶莱盆地东北边缘,金矿体产于盆地边缘次级滑动断层带中,是一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金矿区开展的伽玛能谱测量结果表明,该类型金矿化具有明显的K/U参数异常,反映了中低温矿化的特点,根据地表圈定的异常确定了发云夼金矿隐伏矿化的相对部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CSAMT技术研究,确定了隐伏金矿体在地下的具体部位,展示了发云夼金矿良好的成矿前景.目前,牟平金矿已在相应的CSAMT异常部位探到金矿体.图3,参7.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东北寨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赋矿地层新都桥组黑色岩系含金特点和原生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黑色岩系为矿源层,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指示元素组合和元素以及累乘元素比值的分带模式对在松潘地区黑色岩系中金矿勘查、异常评价以及深部预测等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尔泰地区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定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数量化理论和特征分析方法,对新疆阿尔泰地区金矿床密集区和异常密集区进行了综合性圈定和定量研究,建立了扩展模型。在研究区内共划分金矿床密集区16处(即有金矿床单元)和金异常密集区14处(即为预测单元),其中有2个单元存在大型金矿床。在地质、物探、化探、重砂等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取了综合信息地质变量,通过这些地质变量建立数量化理论数学模型后,得出以下预测结果:22号单元和19号单元有较大可能存在大型金矿床。该方法不仅适用于金元素和金矿床,而且还适用于其它元素和矿床,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某金矿床赋存于太华群龙潭沟组地层中,金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此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系统总结了该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并指明了矿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秦岭二台子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找矿,通过近年来找矿预测获得的新突破和积累的较新测试资料,对二台子金矿床作出进一步的认识和总结,在探讨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的基础上,提出矿床所在盆地的容矿岩系发育模式,在矿床成矿作用演化研究中,进一步阐述了矿床形成经历的同生与后生两次成矿作用,分别与秦岭造山带南北陆块俯冲碰撞造山导致被动大陆一侧局部出现伸展断陷式盆地和转入陆内逆冲推覆造山的构造-岩浆活动密切耦合。  相似文献   

19.
Ore-forming 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ata in studying the genesis of mineral deposits. Dating of sedi-ment-hosted disseminated-type gold deposits, which are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s of gold deposits in theworld, is always a difficult task for ore geologists. Themajor reason is that most of the ores in this type deposit are of various siliceous and are composed of extremely fine-grained minerals, thus it will be very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ir ages by using conventional isotopi…  相似文献   

20.
Hydrothermal clay minerals that formed in the main metallogenic stage of the Changkeng disseminated-type gold deposit in central Guangdong were analyzed by the 40Ar/39Ar laser probe. The results give Ar-Ar isochron ages of 109.9 1.4 to 110.1 1.3 Ma, which are 30 to 50 Ma older than the age of silver ore bodies in the deposit. Both gold and silver mineralizations were not related to hidden granite batholith in the mining district, but probably related to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40Ar/39Ar laser probe is a sound dating tool applicable to sediment-hosted disseminated-type gold depos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