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据柯赫氏法则对崇明水仙盆栽中叶褐枯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得到3个可造成鳞茎和叶不同程度腐烂的致病真菌菌株.应用形态学鉴定法和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及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鉴定,结果1株为丛赤壳属的丛赤壳菌(Nectria gliocladioides),2株为镰刀菌属的串珠镰刀菌胶胞变种(Fusarium moniliforme var.subglutinans).其中Nectria gliocladioides为引起崇明水仙盆栽枯萎病的主要病原真菌,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低于5℃和高于40℃菌丝均不能生长.研究结果证实ISSR技术可用于区分菌株间的种属差异,可作为病原真菌鉴定的分子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两株银杉根际土壤真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杉根际土壤中的真菌进行培养分离,得到了形态上很相似的两株真菌F-1和F-2.在基于形态特征鉴定困难的情况之下,对真菌F-1和F-2的rDNA ITS区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真菌F-1和F-2的ITS序列与来自于10个属30个种的不同真菌的ITS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真菌F-1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F-2属于被孢霉属(Mortierella).结果表明,基于分子水平的鉴定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高效等特点,在真菌鉴定分类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分离自蛇足石杉的一株盘菌目内生真菌菌株LYS02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蛇足石杉内生真菌菌株LYS02进行了形态学、r DNA ITS的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菌株LYS02与Pezizales sp. CL309 (KJ407058. 1)有着更近的发育关系.结论菌株LYS02为盘菌目(Pezizales)中的一未知种,该种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菌种资源,可为研究和分析真菌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新的支持材料.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檀香(Santalum口舾“聊Linn.)为檀香科(Santalaceae)檀香属(Santalum)树种,属于常绿半寄生小乔木,其心材为传统名贵中药。檀香与其寄主植物假蒿通过根端的吸盘相连,探讨檀香与其宿主之间内生真菌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要点:假蒿(KuhniarosmarinifoliaVent.)是幼龄檀香很好的寄主。目前已经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关于檀香和假蒿之间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首次探讨了檀香及其宿主植物假蒿根中内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类,为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檀香的根和其宿主植物假蒿的根部材料分离内生真菌,并采用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手段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重要结论:从檀香的根和其宿主植物假蒿的根中160个组织块中分离和鉴定了共25个真菌类群,其中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sp.1为檀香根中优势菌,镰孢属真菌Fusariumsp.1为假蒿根中优势菌。特别有意思的是两种植物根中没有分离到明显相同的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5.
三杨庄汉代遗址霉菌污染种类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伏忠  陈家昌  解复红  陈晓飞  常丽 《河南科学》2010,28(12):1552-1556
结合内黄县三杨庄汉代遗址表面的霉菌形态特征、利用显微观察与DNA分子鉴定方法,对其11份表面土样中分离到的霉菌进行了数量分析和种类鉴定,确定镰刀菌(Fusarium)、根毛霉(Rhizomucor)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等14种真菌为遗址现场的主要污染霉菌,为进一步的防霉技术研发和遗址的现场保护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核糖体RNA基因在丝核菌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核糖体RNA基因(rDNA)因其特殊的组成结构和演化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系统介绍了真核生物核糖体RNA基因的组成特点、特定区域的通用性扩增引物,及近年来在丝核菌不同融合群的鉴定、系统进化关系、遗传分化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蒲公英中获得强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分析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为新颖抗菌 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奠定基础。通过滤纸片法筛选获得抗菌活性目标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 物学方法鉴定真菌的种属,并采用质谱-分子网络技术预测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从 21株形态各异的蒲公英内生真菌中筛选获得了1株抗菌活性较好的菌株2-7,粗提物对4种金黄色 葡萄球菌在10 μg/片浓度下抑菌圈为10.82~17.58 mm,其种属鉴定为Alternaria sp.,该真菌可代谢 产生黄酮、甾体、生物碱、脂肪酸、丁内酯、萜类等化合物,其中黄酮分子簇中的部分母离子可能为 潜在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对分子标记在真菌分离菌株的分子鉴定、基因定位克隆、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亲子分析及线粒体DNA遗传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从泥河湾藉箕滩遗址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结合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以确定泥河湾藉箕滩遗址不同深度土层中微生物物种分布,为详细了解遗址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到96株细菌、34株放线菌、15株真菌.根据同源性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细菌归属于芽孢杆菌属和短波单胞菌属;放线菌归属链霉菌属;真菌归属青霉属、曲霉属、被孢霉属和盐单胞菌藻.NHWB 1047,NHWA 1017,NHWF 1002等菌株与已知菌种相似度低于97%,可能为潜在新种.本研究首次从泥河湾藉箕滩遗址不同深度土层中分离鉴定微生物,是泥河湾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了解史前时代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及原理,真菌DNA碱基组成的分类鉴定、DNA分子杂交、真菌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分态性的分析以及随即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相似文献   

11.
RAPD技术及其在食(药)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 ,主要技术流程和优缺点 ,及其在食 (药 )用菌中的应用进展 ,分析了RAPD技术在食 (药 )用菌品种间的鉴定与分析、遗传育种、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学及其稀有药用真菌鉴定等研究中的应用概况。认为RAPD技术确实是DNA分子水平上研究食 (药 )用菌一种简便、高效的分析手段 ,将会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粗糙脉孢菌及其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是一种多细胞丝状真菌,也是一种重要的真核模式生物,它在现代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粗糙脉孢菌的生理特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重点阐述了粗糙脉孢菌在发酵工业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通过18S-ITS-28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从根、茎、叶组织中分离得到158株形态各异的内生真菌。对其中92株的ITS序列分析显示,91株分属于19个已知属,另1株真菌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序列最高相似性为82%,认为是一新种。结论:三七内生菌多样性丰富,同时不同部位内生菌的数量、种类及分布存在差异,且有其特有种。  相似文献   

14.
植物寄生线虫每年给农业、林业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食线虫真菌是植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中极其有用的生物资源.综述在利用这类真菌研发线虫生防菌剂中涉及的应用基础研究进展,包括食线虫真菌资源,食线虫真菌侵染线虫的分子机制,生物防治现状,杀线虫毒素概况,以及线虫生防中需要解决的生态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Flavonoids from legume root secretion may probably act as signal molecules for expression of Rhizobial “nod” nodulation genes and AM fungal symbiotic gene. Leaf mustard is a non-mycorrhizal plant; it does not contain flavonoids and other signal molecules. AM fungi could not infect the roots of leaf mustard and form a symbiont in nature,when it was treated with flavonoids (apigenin or daidzein).The results of trypan blue staining showed that two kinds of AM fungi (G intraradices and G mosseae) successfully infected the roots of non-mycorrhizal plant leaf mustard. AM fungi grew towards and colonized the roots of leaf mustard,producing young spores and completing the course of life.AM fungi are the only one kind of fungi with ALP activity.The result of ALP staining has also proved that AM fungi infected successfully the roots of leaf mustard. AM fungi (G intraradices and G mosseae) that existed in the roots of non-mycorrhizal plant leaf mustard were probed by nested PCR and special molecular probes. The above-mentioned proof chains have fully proved that flavonoids induced AM fungi (G intraradices and G mosseae) to infect non-mycorrhizal plant and establish symbiotic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6.
真菌DNA提取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介绍一种快速有效的提取真菌DNA的方法.用此方法提取了不同属真菌、酵母菌的DNA,均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并用所提取的DNA作模板扩增,得到了可用作测序的PCR产物.  相似文献   

17.
用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单株植物叶和茎切段做外植体,体外分离并培养内生真菌,研究菌落和分生孢子的微生物形态特征,对培养出的内生真菌的5.8SrDNA/ITS区进行扩增及序列测定,序列输入GenBank并与已发表的小花棘豆内生真菌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并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MegAlign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分子生物学及微生物学研究推测内生真菌所属类群.结果显示:11株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的菌落和分生孢子的微生物形态特征与埃里砖格孢属真菌Embellisiasp.L12特征一致;小花棘豆内生真菌间ITS1和5.8SrDNA区序列相同,与Embellisiasp.L12相比只有一个变异位点,位于5.8SrDNA区,在ITS2区另有两个变异位点.推测小花棘豆内生真菌应与埃里砖格孢属亲缘关系密切,对其物种种属分类地位还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两种AM菌根真菌(G.intraradices和G.mosseae)混合接种于同一宿主植物紫云英中,通过Trypan blue染色检测了AM真菌在紫云英根中的存在,并通过nested PCR和特异性的分子探针,探测了Gintraradices和G.mosseae对紫云英同一根段的侵染。  相似文献   

19.
昆虫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昆虫病原真菌的进展。其内容包括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等技术进行菌株遗传改良和利用酶谱分析、分子遗传学等技术研究其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特征, 以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和不同林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野外调查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 鉴定并分析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特征。在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根尖样品中共获得520个真菌 OTUs, 隶属于5门87科197属, 其中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较高, 分别为54.98%和39.27%。天然林优势菌属 为 双 子 担 子 菌 属 (Geminibasidium) 、 红 菇 属 (Russula) 和 Phialocephala, 人 工 林 优 势 菌 属 为 乳 牛 肝 菌 属(Suillus)、Phialocephala 和口蘑属(Tricholoma), 其余菌属的相对丰度随林龄的变化波动较大。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根内真菌α多样性指数随林龄增长均呈降低趋势, 成熟林根内真菌α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沙地樟子松近熟林、中龄林和天然林(P<0.05)。沙地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变异性较小。其中, 天然林与成熟林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 与近熟林根内真菌群落结构最接近。共生营养型真菌比例随林龄增长而逐渐增大, 腐生营养型和病理营养型真菌比例随林龄增长逐渐减小; 天然林与近熟林共生营养型真菌的占比较为接近, 腐生营养型真菌在天然林中占比较大。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复杂, 物种丰富多样, 外生菌根真菌和未定义腐生菌为主要功能类群, 部分真菌在不同林分的生态策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