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翻译学是传播学的一个特殊分支,翻译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传播学所要关注的五大要素。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将受众纳入研究范畴,强调译文在对原文忠实的同时努力实现与译入语读者的最佳关联。以传播学受众分析理论为支撑,从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3个方面探讨了关联翻译观下译入语读者的心理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展览建筑设计中受众选择性注意的社会因素,提出了展览建筑设计中针对受众选择性注意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社会作用的奏效和轰动效应,取决于受众的心理需要及对其采取的相应行动。受众接受信息的无定向性和模糊性,给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传播过程,传播者必须对可能对受众产生影响的方面进行预先理解。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是由不同层面的多种原因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围绕着受众态度改变这个中心,来自传播者、信息沟通过程、受众自身件和情境中的每个具体因素都会对受众态度的改变产生影响。受众自身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包括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对某些问题的反面观点事先有思想准备时,能在该问题出现更大的压力时,坚持固有的态度;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气质类型和自我防卫程度等方面也对受众态度改变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虽然同质化严重,但是游戏类节目在中国大陆依然日益火爆,游戏类节目巧妙地建造了狂欢的平台,让受众在快乐之余,就忘乎所以。受众认为自己的选择性收看是获得民主权利的途径,但是这只是幻象,他们参与构建意义与身份的过程,仍然是在媒介精英狭小空间内进行。在政治目的达成与收视率压力提高的双重压力下,“愚”乐大众成了游戏类节目别无选择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5.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RNA的选择性剪接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已有数据出发 ,对真核基因的剪接机制以及选择性剪接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真核基因的剪接过程中 ,可能存在一种“粗定位—细定位”的过程 ,即在剪接过程中首先有一粗略的定位过程 ,根据序列的嘌呤、嘧啶浓度特征寻找出剪接位点的大致位置 ;然后在这一基础上 ,根据几个保守碱基所提供的信息找到准确的剪接位点。这一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真核基因的剪接机制 ,特别是选择性剪接发生的机理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细胞自噬是一个多步骤的降解过程.当细胞自噬发生时,具有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先把待降解的细胞内容物包裹起来,然后与溶酶体融合将内容物降解.细胞自噬起初仅被认为是对营养缺乏的适应性机制,是一个非选择性降解过程.近些年来不断深入的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同时还参与了抵抗炎症、肿瘤、神经退行性变及心脏病等重要生理过程.随着细胞自噬受体蛋白p62的发现,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细胞自噬还是一个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降解过程.本文综述了细胞自噬的调节机制及其对一些蛋白聚合体的选择性降解.  相似文献   

7.
作为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精深思想,思考研究人的生存状态、终极意义及其技术手段的传统纸介质的学术期刊在分众传播时代进一步发展,传受双方动态平衡关系决定了学术期刊信息传播过程的运行形态和特点。在大众传播从"受众控制"到"受众自治"的转换过程中,以结构性受众、行为性受众和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传统和范式进行学术期刊受众分析,可以深化对学术期刊受众的研究和认识,了解其对编辑传播活动的影响,增强学术性期刊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论述了信息在传播过程时的增益、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以及信息价值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指出在现代社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信息的增益效应;随着信息流量的大量增加,一方面增加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机会,但同时也增加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难度;信息价值在传播过程中,因传播速度、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电视新闻的受众视角,分析了编辑过程对于信息的选择标准,从信息的选择.求真.求变及受众审美心理等方面阐述了在电视新闻编辑的过程中提升新闻的易受性,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信息传播的增益、信息选择的价值判断和信息价值的传递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简单论述了信息在传播过程时的增益、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以及信息价值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指出在现代社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信息的增益效应;随着信息流量的大量增加,一方面增加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机会,但同时也增加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难度;信息价值在传播过程中,因传播速度、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对翻译过程中误读的研究使视点集中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译者及译文读者上。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和目的论为研究误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根据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误读特点,误读可以分为:译者为实现译文特殊的政治、道德、话语权利目的而对原文进行的有意误读以及译文读者处于二级交际情景下对译文的无意误读。  相似文献   

12.
英文电影的字幕翻译效度,作为评价字幕译文的标准,反映了影视作者交际意图的实现程度,实现效度就是寻找翻译的最佳关联性。英语的语言形式化程度高于汉语,译文需衔接隐化;字幕文本的瞬时性特质,译文需措辞简化、语法范化和文化显化;影视多模态符号的辅助性,译文可适度异化。无论是重现还是调适,都要关注汉语受众的认知期待,既保证字幕的可接受性,又体现汉语的字字珠玑,以实现字幕翻译的效度。  相似文献   

13.
受众抵触心理对我国网络广告传播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受众主动或被动的卷入资讯量爆炸式增长的互联网信息体中。广告借助于网络这一新型的媒介载体,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网络广告在面对受众时也会出现各种形式的逆反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广告的传播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广告的受众抵触心理成因机制的研究,为网络广告的传播提供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目标受众要求广告设计者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而语码转换作为语言结构的一个侧面和一种语用策略,就是为了实现对广告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受众心理等方面的顺应,从而达到设计者的交际意图。从顺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广告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种现象及其在广告语言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全面地认识广告语言,对语言的变化发展研究有着添砖加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心向受众,就是要求主持人目中有受众,心中有人.只有真正缩短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主持人才有可能逾越"心向受众"这道难关.这要求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要具备如下特点:真诚、朴实;有强烈的对象感,平民化风格;平常的心态,话语充满温情;甘当陪衬,以受众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The adop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make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ield of language teaching. This essay outlines the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and assumptions underly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s well as limitations of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t suggests that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n be interpreted and applied in various ways.  相似文献   

17.
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在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核心的交际教学法指导下,讨论了英语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课堂交际活动--讨论、扮演角色、模拟三种主要形式及面临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18.
在话语交际的过程中,礼貌的语言能缩短交际距离、缓解紧张、消除冲突和增进理解。礼貌原则中的各项准则是对礼貌话语语言机制的总结和阐述。只有遵守了礼貌原则及其各项准则,才能很好地保持和维护一定的交际距离,从而有效地完成交际行为并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闻报道的人文精神成为新闻界的讨论热点,而“受众为本”的路线也成为媒介人文精神的同义词。人文精神的本义就是尊重人、关怀人,那么,“弱势群体”作为社会群体中最脆弱的部分,就容易成为媒体人文关注的对象。但关注的同时,对他们的报道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例如:将“弱势群体”的不幸作为媒体满足受众需求的卖点,造成对弱势者的伤害;受商业利益的驱动.有意识地进行媚俗化传播,更多地去迎合受众而非引导受众;持一种博取同情的关注角度,缺乏理解精神和深度报道。因此,当前媒体必须深入了解“弱势群体”报道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s a relatively new one has not been widely accepted and used in some Chinese schools.Based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approach,I propose to apply it to speaking course.In this paper,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y teaching context will be discussed criti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