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改革是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极受关注的一个议题,如何解决当前医疗卫生行业所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成为摆在我国政府、医疗单位面前的重大问题。北京同仁医院作为我国眼科研究和医疗的重要基地,利用其医学研究和技术的优势,正在开展通过远程眼科网站提供包括社区医院的双向转诊、眼底图像的远程专家会诊、疑难病例的网络专家咨询、术前咨询、术后监测等一系列服务,为实现“战略前移(预防为主)、战略下移(社区保健)、模式转变、系统整合”的医疗改革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徐亮。徐所长就远程医疗平台在眼科诊疗和防盲工作中的作用及意义等多个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2.
 收集美国历年发布关键矿产相关的研究报告、政策文本等资料,梳理了美国关键矿产战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演化特征:(1)战略意图从单纯面向供应安全到以保障安全供应为由满足政治和外交需求;(2)关键性评估方法从关键矿产的静态、定性评估到针对制造业的全产业链动态评估;(3)供应链政策导向从提出“去全球化”到突出“去中国化”;(4)关键性评估对象从关键矿产到与其相关的“卡脖子”技术。美国关键矿产战略呈现出上述演化特征,主要是受到了美国国家安全边界的扩张、“再工业化”资源需求的增长、冷战思维的回归和维护全面实力优势意图的确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合中国关键矿产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关键矿产评估体系、推动国内产学研的关键技术协同研发、加强对外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各部委、省市组织实施的多项人才计划,特别是针对引进与深化培养刚完成博士后训练的青年科研人才的计划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这些计划,包括中央组织部的“青年千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优青基金”)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基金”)、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已经为国家在今后10~20年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人才需要的雄厚基础。这些计划的实施,为学成回国或在国内学业有成的青年科研人员,在他们建立独立实验室或团队的初期阶段,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持和相对优厚的生活与工作待遇。这也是越来越多青年科学家选择回国创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自2015年开始,中国科幻的发展步入黄金机遇期。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例,研析其在这一时期如何以“国家队”的角色介入并引领中国科幻发展。中国科协有良好的发展科幻的组织优势,对科幻的推动首先从打造“中国科幻大会”,搭建业界交流平台开始。2020年,与北京市全面展开“央地合作”,构建了“一会(中国科幻大会)”“一奖(涵及创作、技术、产业的科幻大奖)”“一园(首钢园)”“一体(科幻产业联合体)”的中国科幻发展模式。从科幻人才培养和科影融合两方面剖析了美国经验的启示。基于我国科幻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提出了中国科幻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审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关于“几何”与“代数”的大讨论,分析了几何代数化带来的一些问题;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探索几何问题几何化之路;阐述几何与画法几何的共性问题,讨论画法几何理论在几何计算中的作用,在几何与画法几何的“大几何”概念下考虑几何计算问题;从构造的角度阐述几何奇异的几何品质,认识几何奇异的根本性,把握几何计算的关键;认为在讨论几何计算时,应该全面应用数学(几何与代数)、工程(画法几何)、计算机(算法)等的理论,找到一个较好的支撑与结合点--以“几何问题几何化”作为它的命题;引入“几何基”与“几何数”,构筑了一个几何问题几何化的框架,建立了几何计算的基础理论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三农”(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对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站在科技兴农的战略高度,开展的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实践,《科技导报》采访了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陈晓阳教授。  相似文献   

7.
 为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应急避难场所的现状,收集了中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应急避难场所的数据,建立中国应急避难场所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指标进行定性描述统计,分析了中国应急避难场所现存问题,并运用最小二乘线性(OLS)回归方法探求诱发当前问题的显著影响因素。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中国应急避难场所存在“重建设,轻宣传”“重体量,轻标准”“差异大,布局不均”“重指标,轻实效”等问题,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应主要从“城市经济水平”和“政策严格程度”两个指标着手改善中国应急避难场所现状,响应城市安全观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8.
 精准医学极大地变革了疾病的医治理念与诊疗模式, 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健康福音。通过分析精准医学中个体和群体之间复杂的互动关联, 发现存在个体患者与患者群体的隐私悖论、 个体患者对医疗人员群体的信任缺失、 个体医疗人员与医疗人员群体之间的合作竞争并存、 个体医疗人员对患者群体的伦理责任加重等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提出只有契合精准医学的价值理念与实践需求, 在对精准医学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进行伦理考量与审视的基础上, 构建兼顾隐私保护与信息共享的 “患者共同体”、 和谐友好的 “医患共同体”以及具有聚合力的 “医疗人员共同体”, 同时提高医疗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才能促进人人参与、 人人共享的中国精准医学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党中央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世界科技革命变革趋势,先后提出“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确立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道路,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战略方针从“跟踪模仿”走向“自主创新”,战略重点从“推进国防和重工业发展”走向“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攻关力量从“研发机构”走向“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协同创新,战略体系从“单一拳”走向“组合拳”。面向未来,要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高精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新时代创新生态体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概述了李四光作为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为新中国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分别分析了他身上所体现出的“科学家”“科技帅才”与“战略家”的战略科学家特征,为发掘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是中国政府资助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影响。申请科学基金项目的选题要把握其“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和“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有固定格式,要求申请人在撰写申请书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提纲进行撰写且不能删除提纲,类似“八股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很早就已经有了对“计量工作”(古时称为“度量衡”)的要求,如“丈量各种物品的大小(包括丈量土地)”“称量物品的轻重”等。但当时对“计量工作”的管理主要是行政方面,科技含量并不高。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2019年全球空间科学重要研究进展、美欧俄日等国家/地区最新重大发展战略以及新发射的空间科学重要任务平台,盘点了天基平台助力首次黑洞直接成像,宜居带系外行星的大气中存在水,“隼鸟2”号(Hayabusa 2)完成小行星采样,1年期双胞胎天地对比研究揭示人体空间适应性,美国明确在2024年前载人重返月球目标,俄罗斯计划分4个阶段开展月球综合探索与开发、至2040年全面建成月球基地,中国成功发射“太极一号”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美国成功发射“电离层探测器”(ICON)等重大成果和事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粮食安全战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面对国内外新格局、新形势,一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政策不断引入和补充,持续丰富和扩宽了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的内涵和边界。在此背景下,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粮食安全战略指导下中国粮食安全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重大意义,梳理了当前粮食安全战略的演变路径和重点转变特征,即从“顾全面”到“保重点”、从“促产出”到“强产能”、从“压产区”到“一盘棋”、从“重数量”到“提质量”、从“生产端”到“全链条”的5大转变。提出了在政策选择方面,应从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善农民种粮、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建立“双碳”目标下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的协同机制,打造立足国内生产与统筹国际资源的“双循环”体系,构建以“大食物观”为引领的全方位食物保障系统5方面着手,推动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和发展中的“精准联系人”角色逐步向“精准联系”功能丰富和拓展。发挥和提升“精准联系”功能成为澳门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下“国家所需、澳门所长”和“一国两制”发展新实践的重要保障。面对来自土地空间、产业、区域合作、人才等方面的挑战,澳门应强化优势、强调协同,采取“精准连接”“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和“精明增长”的策略,高质量提升“精准联系”功能,全面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6.
 建设科技强国是当前中国的国家战略,“2049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发展目标。准确把握科技强国的特征,有利于发现目前存在的不足,聚焦发展的重点。科技强国是“科技能力(潜力)与科技成果”“科技硬实力与科技软实力(影响力)”“认识论、方法论及实践论”等多层次要素的有机结合,只有从科研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发展范式、科技产品及工程的水平、科技标准制定、科技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等多个角度着手,才能相对科学地把握科技强国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体系(SoS)是“系统的系统、网络的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多网铰链、跨域联动的复杂系统,贯穿物理、赛博、认知乃至社会等多个空间。体系实验作为体系研究的工程化解决途径和方法,需要明确整体、关联、弹性、博弈等体系化思维理念。通过总结大数据分析、模型辅助、行动仿真、对抗推演等基本实验方法,提出了“人机协同多重聚焦框架”“多域网信融合体系背景”“能力指标动态实时监测”“基于基线多维比对评估”等4个体系实验工程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展望了体系实验工程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英文全称为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一般简写为MOOCs)。2011 年秋,斯坦福大学2 位教师创立的一个在线免费课程平台,挑拨起了人们对于网络技术参与当代教育变革的敏感神经。这种被定义为“慕课”的教育模式迅速得到世界诸多知名高校的响应,大家纷纷推出自己学校的品牌“慕课”。近2 年,中国各大高校也纷纷推出“慕课”,成立专门的开发部门,掀起了一股“慕课”热。  相似文献   

19.
标准化对于开发“学习、教育和培训”(LET)中使用的“信息通信技术”(ICT)有重要意义,但ICT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却往往质疑标准化活动.本文提出,利用这种质疑形式来分析和改进当前的ICT标准化活动.讨论了由各方参与产生ICT标准过程的模型框架,其中一系列“为什么”的问题(Why questions)起着重要作用.讨论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标准及相关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与核准;二是如何识别LET中的相关问题与可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技术.给出了两个事例: 一个是对“内容共享对象参考模型”(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 SCORM)的质疑,这能帮助理解该模型;特别是对其适用范围(scope)的质疑而使该模型更完善.另一个是对制定“新工作条款”(New Work Items)必要性的质疑,使人们认识到澄清标准中有关技术原理(rationale)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正大力实施“2011”计划,深入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以期深化高校机制体制改革,注重原始创新,建立起能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如何搞好“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是现在普遍关心和重点研究的问题。正确认识并发挥好“协同创新”中心领军人物及其重要课题组PI(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