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最重要的经验之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之后,就不断地进行着她的中国化进程,并产生了一些重要理论成果。当前,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需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全社会;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华传统文化共存,以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为重点,而不是强调二者的差异;需要培养兼通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才;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1918至1919年初李大钊先后发表的四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标志。马克思主义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首先,我国在1840年以后有着救亡图存的任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是中国先进分子最直接的选择。其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先进分子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第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具体相结合的客观要求。第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适应了我国工人运动的形式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整个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永恒主题。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含义,不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在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它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正确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它必须与不断发展的中国实际相结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及时概括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才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康龙 《当代地方科技》2010,(6):140-140,15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未来走向和新世纪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的交汇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根本途径。回顾历史,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并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文化和指导思想上的重要任务与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现代化的变革,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转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实际问题为什么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切入点,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在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深入的要求和表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要重视胡乔木同志论中共党史研究和撰写工作的意见。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本质属性和特点。要始终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力求科学地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发展的历史。要力求科学地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发展的历史。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国外马克思主义等的综合研究。坚持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系。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回答关系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命运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佛教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行历史的考察,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以佛教中国化为参照系,看其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理解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会带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二者之间关系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李昊远  宗彩娥 《科技信息》2009,(35):140-14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q-国化也是一个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解决文化认同、实践和当代化、民族化和本土化三者的有机统一等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随着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化,对邓小平矛盾思想的研究(包括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一个热点。根据目前学界众多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邓小平矛盾观问题的研究成果,拟对其中涉及的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中国化问题的研究现状作简要述评,以为学界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中国化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最早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核心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瞿秋白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努力学习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为中国革命理论的形成和道路的探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开拓性的贡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过程,是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本文从三方面回顾这一过程,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认识论。它既是完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又是完全中国的,其共同的基本特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突出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长期实践中取得巨大成果,并且在科学实践观、认识的辩证法、哲学的认识路线、人民群众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认识规律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