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一个简单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六种化学元素(即六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因子得分,将因子得分作为新变量,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六块火山岩标本分类,进而对六种区域火山岩的元素含量情况作出较好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用两种数值分类方法对19种瓶装饮用水所含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聚类分析,EDC法的分类选用欧氏距离为相似性测度,聚类采用重心法;CBM法选用绝对距离与中位数法.结果得到两系统聚类树形图及一统计量表,表明水样可分为四类和定量分级评价为三个等级:不合格(水样M6)、合格(水样M2、D4)、较好(其他16种水样).聚类分析能同时实现瓶装饮用水的分类与定量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的植被资料是滇东北亚高山草场10个样地记录96种的牛毛草群丛(Achnatheretum Chingii)。这一研究表明用模糊聚类分析的两个群落类型分别与用传统的法瑞地植被学派方法划分的两个亚群丛相一致。以模糊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和极点排序法分类这一植物资料时,模糊聚类分析的结果比聚类分析准确。同时,使用C.M.Technologies计算机,模糊聚类分析的运算时间只需5分钟,聚类分析约6分钟,极点排序法7分钟。因此,模糊聚类分析应用于植物群落的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用两种数值分类方法对19种瓶装饮用水所含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聚类分析,EDC法的分类选用欧氏距离为相似性测度,聚类采用重心法;CBM法选用绝对距离与中位数法.结果得到两系统聚类树形图及一统计量表。表明水样可分为四类和定量分级评价为三个等级:不合格(水样M6)、合格(水样M2、D4)、较好(其他16种水样).聚类分析能同时实现瓶装饮用水的分类与定量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5.
鲤亚科Cyprininae是鲤科Cyprininidae中的一个类群,先定46个特征,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用TURBO PASCAL语言,在IBM-PC计算机上进行定量分类,分类结]果,分为5个属,2个亚属,21个种  相似文献   

6.
储层分类评价是油藏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储层分类更准确、合理,本文采用Q型聚类分析和贝叶斯判别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储层分类评价研究.综合优选砂岩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碳酸盐含量及泥质含量等各种储层参数.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将这些参数集合起来,采用Q型聚类分析的算法对储层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贝叶斯判别算法,建立这些储层参数与储层分类评价的定量判别关系,即建立进行储层分类评价的判别函数,依据此判别函数对非取心井的目的层进行了定量分类评价.实例证明,应用Q型聚类分析和贝叶斯判别算法相结合进行储层分类评价是有效的,其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聚类分析方法及其在水文地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聚类分析是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在水文地质工作中,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含水层富水性(带)划分,地下水水质类型划分与评价等,突破传统地质学所建立的一些定性分类系统,形成一些定量的分类关系,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绵山植被的模糊图论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模糊图论的最大树方法对山西省绵山植被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将抽样调查所得的35个样方分为16个组。以各层片的优势种将其定为16个群丛组。与一般的模糊聚类分析相比,模糊图论的最大树方法,直接依据模糊相似系数数据可得到树状图,从而避免了相似系数矩阵复杂的复合运算,所得分类结果与模糊聚类分析和传统方法是一致的。这说明模糊图论的最大树方法用于植被的分类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本部分定量地分析了五指山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并对该森林植被进行了数值分类.在森林植被的数值分类过程中,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在数值分类时,充分地考虑了群落的组成戍分和结构特征,先把各群系中的物种,按重要值大小排列,然后按公式进行群落相似系数计算,最后用组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新的针对杀菌剂类农药太赫兹光谱的分类方法,即用小波包变换来对杀菌剂太赫兹光谱进行特征提取,然后用欧式距离法对4种农药进行分类.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是一种由超快激光技术快速发展起来的无损检测技术,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对4种杀菌剂,即福美铁、多菌灵、克菌丹、噻菌灵进行了检测,得到了4种药品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用小波包对农药时域光谱进行分解,计算小波包能量谱,并把能量谱作为聚类分析的特征向量,用欧式距离法对杀菌剂太赫兹光谱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杀菌剂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1.
聚类分析在棉花枯萎菌生理小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找到一种较为客观地鉴定生理小种的方法,对采用鉴别寄主法鉴定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一些数据运用UPGMA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两者基本一致,且聚类分析可将传统方法分类不明确的菌株有个较明确的归属,传统试验方法结合 类分析能使棉花枯萎菌生理小种的划分更加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对华南弓石燕和一些竹节石化石各种属进行了数字分类;同时编制设计了电子计算机鉴定化石的BASIC程序。数字分类是以种为基本单位,以定性与定量并重的概念,用聚类分析并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按群合并准则得出若干分类,经过对比、分析和讨论,择优录用的综合方案。文中的BASIC程序,是半自动化鉴定化石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Olenellina亚目三叶虫是组成早寒武世西方动物群重要分子,该亚目的超科一级分类单位已取得较一致看法,但各家对科和亚科的划分,尚未取得统一意见.本文作者在前人分类基础上,对已建立的10个科(和亚科)的模式属标本进行Q型聚类分析,其结果,除了将Elliptocephalinae亚科和Wanneriinae亚科合并,并采用前者作为亚科名外,其它各科和各亚科分类,与Hupe(1953)和Harrington等(1959)的分类一致。文中还对Bathynoina亚目中仅有的两个属归属问题,也从聚类分析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王芳  邵凯 《科技资讯》2007,(35):157-157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方面重要的研究领域.K均值聚类分析将样本分成指定的几类,并且这几类的特征目前是不知道的.K-均值聚类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和有效的聚类方法.本文用K-均值聚类方法对各国按饮食构成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5.
引言 过去鱼类分类多是分别地比较种(或其它分类阶元)间的形态特征以探索其规律,而近代由于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也促进了鱼类数量分类的发展。有关数量分类的报导较多,用数学模型揭示鱼类分类性状间相互关系的具体规律尚属少见。本文以我国鲃(缺此字,以下用“巴”代)亚科鱼类的某些分类性状的原始数据为资料,通过计算建立主要分类性状间多元关系的数学模型,并试图用以探讨该亚科鱼类的系统演化关系,期能为进一步研究该亚科鱼类的系统演化和数量分类学应用于鱼类分类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鱼类原色干标本是向大众展示鱼类形态最为直观的一种途径。以鲤、鲫和草鱼为对象,采用原色剥制的方法,制作了数尾鱼类标本。方法如下:先将鱼皮完整地剥离下来,经过对鱼皮脱脂、防腐处理,使得标本不易腐败;进而用聚氨酯发泡剂经发泡制作假体并打磨后填充塑形,大幅减轻了标本重量;最后将鱼皮切口处粘合,安装假眼,上色涂漆,获得标本。该方法制作的标本形态逼真,具有良好的观赏和教学价值。相对于浸泡标本而言,剥制的鱼类原色干标本不易褪色,便于运输和布展,且避免了浸泡标本因药液挥发对空气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吴玉环  高谦  曹同 《贵州科学》2001,19(4):68-77
作者在对国内外 2 1个主要苔藓植物标本馆的有关中国柳叶藓科Amblystegiaceae的 3,0 0 0余份标本 ,包括 4 9份模式标本 ,全面系统的形态解剖学和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等级聚类分析方法 ,对其属种间的系统关系进行数值分类分析。数值分类分析结果支持了近年来对柳叶藓科植物修订的某些属的概念 :传统上定义很广的细湿藓属和水灰藓属不是一个很自然的分类类群 ,柳叶藓属、湿柳藓属和薄网藓属可以同归于柳叶藓属 ,适合将毛叶镰刀藓归并入范氏藓属中  相似文献   

18.
锡林郭勒高原东半部的乌拉盖盆地,有众多的内陆河流及沼泽、湿地,那里的鱼类,是内蒙古自治区鱼类资源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对两次采自该地区的鱼类标本分类鉴定的基础上,概述了该地区的土著鱼类2目3科11属11种,列出了分类检索表。对部分种进行了简略的记述,并提供了一些生态资料。  相似文献   

19.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对川产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药用植物进行了数量分类学研究。分类采用了形态学、植物化学、地理分布多方面性状。结果表明,川产五味子属的12个种、变种、变型可分为五组;种子表面特征是本属植物鉴定最有用的特征;对应分析能将分类单位之间、性状之间、分类单位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平面图上定量、直观地表示出来,是植物数量分类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桂花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选取15个主要分类性状对25个桂花品种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主成分分析结果综合反映了各性状的信息,揭示了桂花品种分类的关键,为今后进行性状观察,记载及取舍等提供了定量依据。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了花色,花期等指标在桂花品种分类中居重要地位,同时,还对桂花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