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度自信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委托一代理合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经纪人过度自信条件下的金融市场最优委托一代理合同。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机构和经纪人都是风险中性的条件下,当经纪人的过度自信水平可观测到时,金融机构将提供一个能被过度自信经纪人接受的最优委托一代理合同,该合同随着经纪人过度自信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廉价,随着经纪人保留预期效用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昂贵。当经纪人的过度自信水平不可观测到时,如果金融机构认为经纪人过度自信的可能性很大,那么金融机构提供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只能被过度自信经纪人接受;如果金融机构认为经纪人过度自信的可能性比较小,那么金融机构提供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能够同时被理性和过度自信经纪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过度自信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委托-代理合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经纪人过度自信条件下的金融市场最优委托-代理合同。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机构和经纪人都是风险中性的条件下,当经纪人的过度自信水平可观测到时,金融机构将提供一个能被过度自信经纪人接受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该合同随着经纪人过度自信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廉价,随着经纪人保留预期效用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昂贵。当经纪人的过度自信水平不可观测到时,如果金融机构认为经纪人过度自信的可能性很大,那么金融机构提供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只能被过度自信经纪人接受;如果金融机构认为经纪人过度自信的可能性比较小,那么金融机构提供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能够同时被理性和过度自信经纪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模型中,委托人委托代理人销售产品并付给代理人一定的报酬. 委托人和代理人对随机需求的均值或方差的估计存在误差,由此产生绝对过度自信和相对过度自信. 委托人可提供的薪酬合同有两种:线性合同和阈值合同. 在委托人和代理人持有的不同自信度组合中,分别给出了线性合同和阈值合同下的最优参数. 研究得出:对委托人而言,当且仅当其关于不确定性需求方差的信念较代理人悲观,并且对市场需求位于零点附近的可能性的估计较代理人小时,阈值合同优于线性合同;否则,在线性合同和阈值合同下,委托人的均衡期望收益相等. 相似文献
4.
非对称过度自信条件下委托代理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不同过度自信水平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缺乏的问题,通过数理推导研究分析了次优和最优情形下委托人和代理人非对称的过度自信水平对努力水平、激励系数的影响,并应用实验研究有效地验证了模型推 导的结论.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理性时的研究结论不同的是,当委托人和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不同时, 设计最优报酬契约时仍需要向代理人实施激励.研究结果对设计报酬契约、提高激励效率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过度自信的股权激励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激励是众多上市企业建立激励制度的首选模式。传统的股权激励模型依据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而来,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某些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导致激励效率低下。过度自信是人们的一种经常性的心理表现,过度自信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等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热点。本文研究了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形下基于过度自信的股权激励合同的设计,通过数理推导分析了过度自信对股权激励合同设计的影响机制,包括对激励系数、努力水平、固定报酬、代理成本、委托人次优期望效用的影响,并对代理人风险中性做了扩展研究,研究结论对设计股权激励契约、提高激励效率、雇佣代理人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最后,文章指出了对过度自信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将过度自信行为考虑进激励机制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设计之中,分别研究了过度自信条件下市场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委托人与经纪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结果表明,市场微观层面上,经纪人的过度自信行为与委托人采取的内、外监督措施均可降低代理成本,两者在解决委托人与经纪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中是相互替代、而不是相互补充的;市场宏观层面上,被雇佣的过度自信经纪人的人数比例,随其整体对市场自信程度的加大而上升.这两个层面所得结论在实际应用中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为解决资本市场中的代理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7.
考虑基金经理过度自信的最优激励契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行为金融角度出发,对基金经理过度自信情形下的最优激励契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基金经理的过度自信水平满足其过度自信容忍度约束时,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经理获得的收入均超过基金经理完全理性时双方的收入,实现了双赢;当基金经理的过度自信水平超过其过度自信容忍度时,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经理双方都会遭受损失,基金投资者将不再雇佣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过度自信容忍度约束随着基金经理风险规避程度及外界影响波动的增大而变得宽松. 相似文献
8.
9.
创新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本文基于2007–2019年非金融类沪深A股上市公司,研究了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结合企业金融化视角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高管过度自信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企业金融化加剧了此效应.进一步区分企业的异质性,本文发现在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低透明度企业中,企业“脱实向虚”对高管过度自信与创新投入抑制关系的增强效应更为明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研究结论依然稳健成立.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企业高管更倾向于投资风险高、收益快的金融资产,从而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抑制了企业创新.本文研究结论能够应用于上市公司治理实践,深化对高管特征与企业创新选择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过度自信和监督机制的动态激励契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行为金融学与激励理论相结合,在经理人过度自信和监督机制同时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建立契约模型,研究公司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动态最优激励.结果表明,过度自信和监督机制均可使最优激励契约变得廉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司的代理成本,两者在解决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委托代理问题中,均对激励契约具有替代作用.同时,随着经理任期的增加和工作经验的丰富,一定条件下过度自信对激励契约的替代作用将逐渐减弱,最优的激励最终会提高至提供给理性经理激励的水平.该结论在我国企业的运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激励方式的不足,为企业节约激励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有力地解释经理人中存在的异象.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过度自信下上市公司投资短视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行为金融框架下,基于投资者过度自信理论,构建了理论模型,阐释了投资者过度自信引致上市公司投资短视行为的机理,证明了投资者越是过度自信,管理者投资短视行为越突出。在实证分析中,通过选取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得出了与理论模型基本一致的经验证据:在控制其它因素后,投资者过度自信系数对公司短视投资行为的影响统计上显著。研究结论为从微观层面上如何降低上市公司投资短视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理性的委托人和过度自信的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在考虑道德风险和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为其私有信息情况下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为委托人制定契约来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并甄别其过度自信水平.进而分析契约并与过度自信水平为双方共同知识的情形比较.结果表明,当委托人不了解代理人的过度自信水平时,委托人期望收益下降,拥有私有信息的代理人的努力程度降低收益却增加.研究结果体现了信息的价值,对如何设计契约并提高激励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委托代理激励理论,构建了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能力激励对委托代理契约和博弈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 实施能力激励可有效提高委托人期望收益,且对个人价值实现系数较高的代理人更加有效;② 委托人承担培训成本时代理人的能力水平提高更多,且委托人可获得更高的期望收益;③ 信息成本与代理人风险规避程度有关,代理人风险规避系数越高信息成本越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代理人过度自信对委托人最优激励契约设计及最优备货决策的影响,建立了代理人过度自信时的最优激励契约与备货联合决策模型,得到并比较了代理人过度估计和过度精确两类过度自信类型下委托人的最优激励契约与最优订货量决策,并数值验证了相关结论.研究发现:库存耗尽的阈值契约是最优的契约形式,且不同过度自信类型对最优联合决策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与代理人完全理性情况相比,过度精确(过度估计)会导致最优契约的奖励提高(降低)以及最优订货量降低(降低或提高);过度估计可缓解道德风险引起的最优订货量偏高现象,甚至产生比无道德风险情况下更高的利润,而过度精确可能进一步加剧订货量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15.
随机需求下基于供应商过度自信的VMI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过度自信系数引入传统供应链系统VMI模型之中,探讨随机需求下供应商的过度自信程度对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产生影响的机理;指出当市场需求出现有利信号(不利信号)时,供应商过度自信有利于(不利于)零售商利润的越高;并分别在成本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情形下设计了基于数量折扣的VMI协调契约模型;最后,结合算例对过度自信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煤矿安全管理者激励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中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构建了包括政府、矿业公司和煤矿管理者的双重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定量分析了安全工作风险、安全工作绩效和政府奖惩之间的关系,对煤矿管理者的行为激励有一定参考价值.研究表明:①风险规避的煤矿管理者在安全工作上的努力水平会随着安全工作风险程度增大而减小,随着安全工作绩效系数减小而减小,但会随着政府奖惩系数增大而增大.②要想使煤矿管理者在安全工作上保持较高的努力水平,政府应该在保证矿业公司“参与”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奖惩系数,以此来弥补安全工作“负面”因素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过度自信条件下的上市公司经理股票期权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度自信作为人们的一种经常性心理偏好,对上市公司经理股票期权补偿必将产生重要影响,系统地研究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经理股票期权补偿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借鉴前人提出的过度自信表示方法,在假设公司股东风险中性、经理风险厌恶且过度自信的条件下,利用一个简单的两期资本预算决策模型和实物期权思想,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对过度自信条件下的上市公司经理股票期权补偿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和使公司股东收益最大化的股票期权补偿数量都将随着经理过度自信程度的提高而减少;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股票期权补偿数量大于使股东收益最大化的股票期权补偿数量. 相似文献
18.
风险投资三方委托代理关系——基于创业企业家过度自信与风投公司监督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建立了风险投资公司、银行与创业企业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了风险投资公司的监督比例存在一个临界值,并分析了创业企业家过度自信心理特征与风险投资公司监督努力对各参与方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在三方参与约束条件下,当风险投资公司监督比例小于临界值并且监督对投资成功的影响作用大于增值服务的作用时,风险投资公司的监督努力会提升创业企业和银行参与投资的意愿;创业企业家过度自信行为会提升银行和风险投资公司参与投资的意愿。在双向道德危害情况下,当风险投资公司监督比例小于临界值并且监督对投资成功的影响作用大于增值服务的作用时,风险投资公司的监督努力会提升其最优努力水平与权益分配比例;创业企业家过度自信行为会提升其最优努力水平,并会降低风险投资公司的最优权益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19.
Bertrand 竞争下异质产品企业委托授权与横向兼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阶段博弈模型,针对异质产品寡头Bertrand竞争市场,首先分析了委托授权对企业利润与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证明委托授权使行业内竞争度减弱,并使企业利润、价格上升.然后研究了委托授权下企业的兼并效应,证明当企业集中委托授权时,企业具有较大的兼并动力;特别是当产品替代性程度很大时,企业兼并动力比无委托授权时更大.最后讨论了兼并后各企业的经营者激励机制调整问题,证明兼并企业采用的激励机制与未兼并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机制有明显差异,当产品替代性程度较小时,兼并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机制其攻击性减弱;当产品替代性程度较大时,兼并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机制其攻击性增强;但未兼并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机制其攻击性普遍减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