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我国环境规制政策的执行下,借助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了区域间政府监督决策和政府对企业的绿色技术转型监督决策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区域间双方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各主体的利益关系进行系统动力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绿色技术成本补贴来减少企业因技术转换而付出的额外成本,以达到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转换的目的;2)区域间双方政府加大减排力度会促使企业向绿色技术转型,但当减排力度太大导致严格监督成本太大时,严格监督的博弈最终向着一方政府严格监督另一方政府不严格监督策略演化;3)地方政府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和进行绿色技术成本补贴会促使企业向绿色技术转型,但当绿色技术成本很高时,即使地方政府加大减排力度,企业不会全部进行绿色技术转型选择,出现一部分企业选择绿色技术转型另一部分企业选择保留原有的污染技术的情况.因此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和严格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企业绿色技术转型,对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健康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具有一定初始资本存量的经济,产出依赖于资本存量,资本积累受储蓄和折旧的影响,总消费支出划分为健康投资和扣除健康投资后的普通消费. 假定人的预期寿命受健康投资的影响,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活着的概率与前面时期的健康投资有关系. 消费者在某一时点的效用受活着的概率以及在该时点上普通消费数量的影响,消费者的目标是选择最优的健康投资路径和普通消费路径,以使得一生中的效用最大化. 主要工作是:第一,给出了均衡状态时最优健康投资和最优普通消费的关系式,它精确地表示为经过贴现率调整后的两个弹性之比;第二,证明了该经济在一定条件下均衡状态的存在性. 最后给出了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如何正确地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和环保项目,以促进企业的绿色和低碳转型,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论文提出了含ESG投资和突发性冲击风险的均衡投资组合模型,理论结果表明:1)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与组合自身和市场的ESG水平、外生冲击风险等因素有关; 2)当存在外生冲击时, ESG水平对组合预期收益率的影响与受到的冲击程度正向相关.论文以我国股票型基金和新冠疫情为自然实验对理论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分析了ESG投资水平对基金绩效影响的理论机制,所有实证结果均与理论预期高度吻合.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引导社会资本通过ESG投资方式,流向企业的绿色和环保项目,为金融资本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4.
易逝性高科技产品更新期的生产规模决策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随机需求下,对更新换代期的新老两代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规模决策进行分析,引入新的参数———更新换代期结束时剩余产品的贴现率,建立了确定新老产品最优生产规模的决策模型,得到了生产规模的最优解方程式,进而对其进行数值分析,求得企业的最大总收益.采用生产规模决策模型对具体的算例进行了分析,发现新老两代产品的需求密度和贴现率能影响产品的最优生产规模.新、老产品的需求密度越大,则新、老产品的最优生产规模就越大.同样的需求密度下,新产品的最优生产规模明显大于老产品的生产规模.另外,贴现率越大,相应产品的最优生产规模越大.这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5.
开放经济不仅为我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也为我国工业企业应对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绿色创新的技术推动力、市场拉动力和环境管制推动力三个方面,构建了开放经济下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动力传导机制,从而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动力的影响;然后运用中国2005~2015年工业企业的数据检验了模型适用性,采用Vensim PLE预测了系统中关键要素2016~2025年的变化趋势,并对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三个政策变量进行调控,揭示了开放经济下我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动力传导机制的动态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开放经济下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动力传导机制存在复杂动态变化特性,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技术推动力、市场拉动力和环境管制推动力都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最后,根据仿真模拟结果,提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格局是当前我国政府应坚持的发展政策,也是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创新"路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存在新技术项目时RD企业的最优技术投资与分红策略.假定企业流动资金变化由对偶风险模型描述,企业破产时存在清算价值,目标是最大化破产前的累计红利现值与清算价值现值之和.运用混合奇异控制-最优停时方法,当企业的每笔收益服从指数分布时本文得到RD企业的最优投资与分红策略及最优值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最后,我们分析了模型参数对企业最优投资与分红策略的影响,并用效用无偏差理论分析了新技术项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不确定的假设条件下,研究了债务对企业最优投资时机和最优投资规模的选择问题.以负债企业投资决策的最优化为目标,运用动态规划原理得到了企业投资时机,投资规模以及投资期权价值的表达式,并通过数值仿真求得数值解.研究表明:产品价格的不确定能够影响到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选择,并且这两者又同时对企业的最优投资决策和投资期权价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碳交易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评价该政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中国30个省(市) 2009–2017年面板数据构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并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价中国碳交易政策对可持续经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1)碳交易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地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增长,相对于碳交易非试点地区,试点地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提高了0.122万元/人. 2)碳交易政策对东部试点地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的影响相对最大,为0.202万元/人,同时,随着清洁能源消费和研发投资增加,碳交易政策能显著促进东部试点地区可持续经济福利水平提高. 3)碳交易政策对可持续经济福利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滞后期约为两年.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面临着由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和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短期经济复苏和长期绿色发展之间的权衡取舍使得刺激政策需要在多目标下设计.本文构建了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新冠疫情从发生到造成经济影响再到政府干预的过程.结果显示:1)三种经济刺激政策的短期经济复苏效果均十分显著.在绿色经济刺激政策下,2020年第二、三、四季度GDP增长3.3%、5.3%和6%.2)绿色经济刺激政策减少了经济波动,起到了自动稳定器效果,利于经济平稳的复苏.3)从长期来看,绿色经济刺激政策有利于未来经济的绿色转型,避免高碳锁定效应,是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优选路径.我们估算出当前每增加1元的绿色投资可以减少未来1.5~2.6元的减排成本.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的服务绩效由其硬件条件及软件水平所决定. 针对如何平衡激励应用服务提供商在硬件及软件建设的多任务投入问题, 以客户企业期望收入最大化为目标, 应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应用服务外包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 并分析了贴现率与成本替代强度对契约激励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 贴现率较低时, 客户企业应选择正式契约对应用服务提供商进行激励; 随着贴现率的增加, 关系契约的激励效果增加; 关系契约中, 不同任务之间的激励效果具有互补性, 且随成本替代强度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环境规制的实施是如何影响导向性技术创新选择以实现绿色增长这一问题,构建了以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绿色增长目标为目标函数、以保证均衡增长率的持续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为约束条件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模型.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和极大值原理,分别得到了棕色技术创新投资收益率、绿色技术创新投资收益率和资本分配的定量表达式.模型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尽管棕色资本在资本积累中的生产弹性上存在优越性,但绿色资本才是维持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环境规制的实施能够促进资本分配转向绿色技术创新领域,且强度越大越有助于绿色资本利用,而进一步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增长目标实现具有更有效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策对发电企业能源决策的影响及最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考虑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和传统化石燃料发电企业组成的电力供应市场,分析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投入补贴政策、不可再生能源碳排放价格政策的影响,建立了两类电力企业以自身利润最大为目标的决策模型,给出了最优解的表达形式.论文结合我国生物质能源政策,分析得出: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投入补贴率是刺激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的有效措施;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同时增加社会总发电量,不能将碳排放价格制定过高,而应重点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最后,论文引入由消费者剩余、电力部门总收入、补贴或者税收收入转移、环境损害组成的社会福利函数模型,构建了基于社会福利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决策模型,得出我国应加大生物质能源研发投入补贴率、提高碳排放价格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得到的结论对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centiv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Under the control of enterprise's expected economic targe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ynergistic incentiv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green finance on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cision by using non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funds fo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re insufficient, there is an optimal decision space to use green financial loans to imple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upgrade, and then achieve the expected economic goals; Under a given level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ffect whether enterprises can make decision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Green financial mechanism will not. However, when the enterprise makes the decis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upgrading, it will affect the enterprise's decision on green financial loan amount.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green financial policy, as well as the decision-making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构建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总结先进的构建经验和差距。然后,结合广东省实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情况,提出构建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市场的基本建设框架和建议。尽早确立市场定位,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设立碳核算系统,加强对碳排放的监测技术研究,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技术的钻研。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regulatory and optimum programming model has been adopted. Considering the costs of emission reduction, supervision and penalty, we went all out to analyze the optimal decision of cost efficiency of regulators when implementing these three policy instruments: carbon emission standards,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permissions, and carbon taxes as well. Its result has indicated: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control target of total carbon emissions, regulators are willing to render social and economic cost abl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optimal cost efficiency by regulating carbon emission standards and supervising marginal cost caused by variations in the probability; fortunatel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ow supervisory cost and certain criteria which is me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permissions could provide social and economic cost with opportunities to realize that objective;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permission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efficiency than carbon emission standards on the premise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bon taxes strategy, when there exists uncertainty information in the enterprises reduction behaviors, the condition which enterprises can fully comply with is the tax rate level is not higher than marginal penalty function; the tax rate level of enterprises perfect compliance ought not to be lower than the division of marginal penalty cost and marginal supervisory cost. The optimal strategy of enterprises imperfect compliance is that regulators varying the marginal cost of emission standards is equal to varying that of supervisory probability.  相似文献   

16.
多约束投资组合优化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克服经典MV模型假设条件过于苛刻,而已有相关文献在对其进行修正时仅考虑部分投资约束等不足,文章通过考虑现实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类投资限制条件,建立了带有多种投资约束的广义MV模型.在说明了如何有效求解所得投资组合问题之后,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数据对新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给模型不仅是合理、有效的,而且可较好地指导投资者选择最优而稳健的投资方案.  相似文献   

17.
面向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新过程框架结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界定了虚拟企业合作伙伴定义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目前理论界研究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的思路,并提出了的合作伙伴选择思路;对传统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策略进行了评述,给出新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评价指标确定框架;并将E-B的概念引入的到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中,最后在总结前人的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较为全面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新过程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碳限额交易机制下碳交易价格对供应链碳排放的影响,我们引入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建立制造商处于领导地位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链分散决策模式和集中决策模式下碳交易价格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供应链分散决策模式还是集中决策模式,对于清洁型制造商和低减排成本中间型制造商,碳交易价格的上升会使制造商最优单位碳排放量减少;对于高减排成本中间型制造商,随着碳交易价格的上升,制造商最优单位碳排放量呈现先减少再增加最后再次减少的趋势;对于污染型制造商,随着碳交易价格的上升,制造商最优单位碳排放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就最优单位碳排放量而言,集中决策模式下制造商最优单位碳排放量低于分散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1日我国实行新公司所得税率,规定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 这一具体的制造业企业所得税率是最优统一税率吗?为此,本文建立了一般经济均衡模型试图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利用2007年国家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制造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私营企业)企业所得税最优统一税率,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三个均衡(基准均衡、统一税率25% 均衡和最优统一税率均衡)中社会福利水平、国民收入水平和财政收支的变化以及产出、就业、劳动工资、资本需求等在四个经济部门(包括农业)的结构性变化. 文章最后针对外资企业不同的实际所得税率和CES效用函数不同的替代弹性进行了最优统一税率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如何解释经济活动在空间维度的区位分布与时间维度的动态增长就成了当前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基于集聚与增长整合理论,引入内生动态化运输成本影响微观异质性企业迁移机制,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交通政策影响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和区域平衡发展的集聚与增长整合模型.研究发现:①较好的区际运输条件会提高异质性企业迁移门槛、降低核心区企业份额,有利于边缘区经济增长,进而缩小两区域经济差距;②较好的核心区区内运输条件会降低异质性企业迁移门槛、提高核心区企业份额、提高两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但同时会扩大两区域经济差距;③较好的边缘区区内运输条件也会降低异质性企业迁移门槛、提高核心区企业份额,但有利于边缘区经济增长,在一定范围内将会缩小区域经济差距;④加大对边缘区运输条件的改善力度将会降低异质性企业迁移门槛、提高核心区企业份额和边缘区经济增长速度,进而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制定区域交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