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宛艳 《科技信息》2007,(28):234-236
汉代画像砖石是一部形象化地反映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保存着汉代的政治、思想、军事、科学、艺术以及民间习俗等珍贵资料,当时的工匠们也以牛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汉画像砖石艺术形象,因作者不同而风格各异,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艺术欣赏和艺术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本富 《科技信息》2013,(12):297-297
<正>通过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从青铜到漆器,还是从玉帛到丝绸,从陶到瓷,每个时代的代表作品中都十分明确地演绎了材质的变化曲线。而壁画艺术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也是一部材料发展的历史。因此材料语言在现代壁画艺术中的运用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现代壁画中材料语言的应用进行分析,以顺应当代壁画领域的审美时尚,揭示材料之美,强调在壁画设计中用材料去思维是一条重要的创作思路。材料在壁画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材料是现代壁画内容与形式的传达媒介物。现代壁画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它是以材料作为内容载体,以环境空间为依托的一种艺术形式。材料之于壁画就如同语言之于人类一样,这也是材料在  相似文献   

3.
汉画像亦称"汉画",包括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漆画、玉器装饰、铜镜纹饰等图像资料。在汉画像中鱼是常见的动物形象之一,具有很多象征意义和神话意义。从神话的角度阐述了鱼图像在汉画中的神话意义:图腾保护神、星精兽体的象征、载天立极、穿越生死等,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汉代先人的神秘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4.
两宋时期,佛教的普及和中国化对壁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借助壁画艺术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间接地反映出两宋时期阶级社会生活的面貌、特征和思想观念,也在不同程度上代表着两宋时期的壁画装饰艺术的表现能力与制作的技术水平。中国壁画因佛教文化而丰富多彩,对中国壁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刺激了壁画艺术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5.
敦煌壁画自发现以来,就以其精彩绝伦的壁画和雕塑,从色彩、线条、造型等各个方面,对现当代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敦煌壁画的制作材料和技法进行初步研究,剖析敦煌壁画在现当代艺术中的转述和借鉴,为艺术创作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文本成果。  相似文献   

6.
王文强 《科技信息》2011,(3):164-164,171
壁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我国自古代至今,壁画由上层封建专制社会,渐渐走进现今百姓家中。拙笔着重于壁画在我国古代所产生的艺术价值和内在自身价值的表现;以及壁画在传统继承、国外经验借鉴、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以何种形式走入千家万户,家喻户晓的探索;寻求壁画家喻户晓的内在艺术风韵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查中国传统壁画的题材变迁和现代壁画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壁画民间化发展的文化成因,指出了这种民间化发展的后现代本质是大众参与创作,这一倾向将使壁画艺术成为诸多艺术形式中率先进入民间的先锋;并对壁画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的空间要求也日益提高,随着时代的呼唤,公共艺术应运而生。伴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公共艺术必然会被推倒各类艺术门类的前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壁画艺术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公共空间中具有其独特的语言形式,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浅析动画片《九色鹿》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产动画片<九色鹿>取材于敦煌壁画,整个动画片在内容上采用民间故事的表现模式,形式上也充分借鉴了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从人物造型,色彩再到音乐,都将敦煌壁画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九色鹿>的成功对我国动画片今后的发展以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砖木结构建筑,它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现存的汉代石阙仿造的就是古代砖木结构的阙,它较完整地展现了古代砖木阙建筑的原始模样,同时在汉墓建筑、墓室壁画及画像砖(石)上也保存有大量建制宏伟的"阙"。本文依据相关资料,将巴蜀地区的汉阙分为汉石阙和汉画像阙两大类,对巴蜀汉石阙的分类比较主要是从其功用、形制、建筑结构、雕刻画像和技法等几个角度进行,而对汉画像阙的分类则主要从其所处的位置和结构上进行分类。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巴蜀汉阙的细节地方用比较分类的研究方法做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11.
南阳汉画像石与古埃及壁画之间的巨大差异表现在构图、风格、线条及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不同的文化信仰和审美需求是造成该差异的根本原因,这说明任何一种艺术的生存和发展都要依托于其独有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巫文化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巨大影响,民间壁画在取材和表现手法上均有浓烈的巫文化气质;指出这种文化渗透具有深刻的文化艺术价值,影响并促进了现代壁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阐述陶瓷壁画与公共环境艺术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陶瓷壁画的材料装饰方法到现代陶艺壁画的技法手段的分析,通过壁画艺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了解,阐明陶瓷壁画艺术在当前公共环境中的重要性,对陶瓷壁画艺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探讨它们的本质特征,更好地使陶瓷壁画与公共环境艺术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刘佳林 《科技信息》2009,(19):147-147
对绘画艺术语言形态的研究是中国当代美术走向深化的标志,同时也是年轻画家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在中国当代油画发展得热火朝天的时期,让人们更好更深刻地认知绘画语言,让画家们更能懂得灵活运用绘画语言,探讨用绘画技法表达情感的妙处,将具有时代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王琦 《科技信息》2012,(36):348-348
南阳汉画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艺林中的一朵奇葩。南阳汉画起于西汉,鼎盛于东汉,余波及于魏晋,存世画像集中于南阳一带。它以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的画像内容而驰名中外。南阳汉画是南阳汉代文化中的精粹,它包括画像石和画像砖两大类。汉画产生的历史背景1、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南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当代陶瓷艺术需要溉古泽今,努力从传承走向创新,努力追寻艺无止境的崇高境界.本文结合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现状,阐述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变迁,从而明晰如何传承、如何创新这两个问题,以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句丽古墓壁画是我国古代高句丽民族留下的文化艺术遗产。在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探寻高句丽壁画的艺术风貌和艺术特征,对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梁美玲 《科技信息》2007,(17):220-221
本文从南阳汉画与毕加索的比较入手,以古今中外文化发展为背景,在论述人类共通的文化意识和独特的民族本原文化中,在探讨东、西方艺术造型体系之异同中,解析南阳汉画中蕴含着的充足的民族文化基因及当代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南阳汉画像石(南阳汉画)是中华远古本土文化的形象载体,也是汉代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它是佛教全面影响中国之前的比较纯净的中国本土文化的集中展现。南阳汉画像石根植本土,上承浪漫、强悍的楚秦文化;下启魏晋佛教造像艺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本土文化的总结保护和传承发展起到了独特作用,这对当前我国所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以史为鉴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壁画艺术作为美术诸多表现形式的一种,是目前所能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在新的变化越来越快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下,壁画设计理论的发展必须要与其相适应。宜人化设计为壁画人文关怀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使壁画更易被广大观众接受并且喜欢,进而也提升了人文关怀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