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一、充分调动师生积极因素,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两课”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重点是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由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向学生积极参与方式.课堂教学是“两课”教学中心环节,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几乎提供所有问题的现成答案.虽然这样的教学对学生也有启发,也可以讲得很生动,但学生感到没有压力,不利于学生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是:由“满堂灌”转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抓好“讲”、“听”、“写”、“看”、”问”五个环节.“讲”,一方面在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精心钻研教材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史俊 《科技信息》2007,(21):256-256
“讲”与“练”一直是课堂教学改革讨论的焦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经典教育学把一节课的结构划分为五个环节。其中“讲授新教材”则被认为是综合课的中心环节。因此课堂教学又被习惯地称为“讲课”。这种历史悠久、影响颇深的教学形式发展到极致就变成了一节课完全由教师讲,学生只需听。教师滔滔不绝、唾沫横飞,学生昏昏欲睡的“满堂灌”。  相似文献   

3.
“训练不切实,教学不得法”(叶圣陶语)仍是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很多人认为,较之写作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似乎难以捉摸,阅读能力的培养无从着手。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常可看到如下景况,或是“满堂灌”,有关文章的知识,从作家作品、字音词义、语法修辞、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一股脑儿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或是“满堂问”,美其名曰“启发式”,把学生问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实质上其设问既缺乏科学性,又没有整体目标意识,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或是“放任式”,训练方法就是“读”,一味让学生“多读”、“死读”,…  相似文献   

4.
吴轶萍  王芳  安静 《科技信息》2010,(32):295-295
随着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已由过去的“满堂灌”演变为“满堂问”。“满堂问”由于所提问题过于零碎,不能着眼于文本整体,缺乏系统性,充斥课堂的是师生一问一答,其实质仍然是“满堂灌”。根据阅读文本提取信息“整体一一部分一整体”的规律,我们认为,阅读教学的思路应是着眼于文本整体进行词句段教学,即从文本的思想内容出发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去经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钟小宜 《科技资讯》2014,(27):193-193
多年来的教学方法总结中,我发现无论是满堂灌还是满堂问,其本质都是学生被动的围着老师转,现提出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此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希望此教学方法可以得到各教师的认可,对我们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中学地理教学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关键仍是教师。只有教师按素质教育的思想自觉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教学方法定势———仅“授之以鱼”的“满堂灌”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能力,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近几年来,自己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注意学法指导,坚持实践了“问题—自学—解疑—练习—总结”的“5步教学法”,师生都尝到了甜头。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  相似文献   

7.
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常拘泥于知识的灌输,课堂上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满堂听”使教师成了“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机器,处于“客体”地位。现代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是从问题着手,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使学生有较多的思考、讨论空间,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特别是认识到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巨大作用,强调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双边活动。其显著成果是把过去课堂教学以“讲”为主的“满堂灌”发展为当前占主要地位的二段式教学:第一段引出问题并以“学新知”为主,第二段则以“练、记、用”为主,这种二段式教学模式本质上是以一个知识段为准进行的,把一堂课中学生单纯“听”,变成有听、有读、有议、有练、有记,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参与性。这就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又向人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抓了备课和课堂讲课以后,同样的教案由不同的教师执教,为什么效果差别那么大?讲课时除了组织教学业务信息之处,还有什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叶圣陶先生对此曾有过一段极为精辟的论述:“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为什么要强调“自能”?因为“惟其自得,最为可靠,可以终身受用不尽.”当今世界瞬息万变,面对跨世纪的教育对象,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学生有个高分,不管学生的能力如何,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逐渐克服了阅读教学中那种“满堂问”、“满堂灌”、“抱得太死,嚼得太细”、“填鸭式”、“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等弊端,注重培养学生自读会读的能力,探索出“主要让学生自己阅读钻研”、“教师为学生学服务”、“把学习知识的方法、技能、技巧教给学生”的教学新途径.具体地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以“知”导“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实效,始终是摆在每一位思品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案,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课堂教学的模式化,导致课堂教学少有生气,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对思品课不感兴趣,致使“知”和“行”脱节。表现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弊端:一是道理讲得多,联系实际少;二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三是只局限于书面作业,行为督促少。  相似文献   

11.
一、转变观念是改革的前提进行数学教育改革,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是现行习惯性教育行为的基石,任何改革动议所遇到的第一个阻力,就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反对.“老师不讲,学生不会’,这是传统教育观念在教学中的“名言”.多少年来,教师就是在这种‘名言”的规范下,在课堂上“演出”教案剧:老师当主角、学习好的学生当配角,一般学生当群众演员,而差生实际上只是观众,课堂教学就是按教案的设计展开和进行,内容、题目、解答全是教师准备好了的,能按予定设计完成教案,就是教师的最终愿望,并以此界定好学生与差学生,这种教学观念已经成为千万教师的习惯行为,牢牢地扎根于人们心中,为广泛的社会层面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1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状况:教师为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方法,题目逐道讲,内容逐点传授,知识逐步拓展延伸,生怕遗漏半点而使知识结构不完整,时时感到时间紧迫,而学生却听的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状况必然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甚至  相似文献   

13.
提高中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尝试卢连辉(通辽市第七中学)中学的教学活动是由若干个教学环节组成的,课堂教学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也是最活跃的环节。它是通过教师在讲台上的“表演”把知识直接地传授给学生。每一节课讲的好坏,教师“表演”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  相似文献   

14.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大胆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目前语文课堂教学那种千篇一律的程式化是有改变的.但就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来说,以讲为主,教师包办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要改变这种重讲不要学的现象,首先必须解决课堂教学结构,最关键的就是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环节,抛弃形式主义的框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的现状,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到主动探求知识方面上来。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形式,改变为在教师启发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取得学习的主动权。例如,一位教师讲莫伯桑的小说《我的  相似文献   

15.
在撇弃了“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又被“教师问,学生答”这一新的传统模式所统治,而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是要以问题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向,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合作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6.
教案是教学的设计方案。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创新课堂教学,而创新课堂教学的关键是编好教案。文章根据教案的定语引申出教案的七项基本要素;提出教案具有五项功能;指出并分析了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在编写教案上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投入不足、要素不全和设计不到位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强词:设计教学方案必须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紧密结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思想贯穿始终。最后,就编写教案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课堂设计。课堂设计的各环节必须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等素质教育观,必须符合新课程标准和理念。本文以人教版《竹影》为例,就初中语文“板块式”课堂教学设计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教学活动说到底就是解决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矛盾问题,解决的结果体现在两个能力和一个发展上,即人类真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学生认知转化为能力,学生的一般转力得到发展。那么解决的中间环节应该是启发式教学。教师的“启”与学生的“发”,使教学达成了一个完满的轮回,教师的“启”是为了学生的“发”,学生的“发”又离不开教师的“启”,这是双边教学过程最根本的体现,其目的指向学生积极地思考和主动地探求,唯此,“教学相长”一词才有其实在的价值。 “启发式教育,不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法,因为它不具备一套固定的教学格式或若干具体的教学环节”,但它统领所有的具体教学方法,成为其精神内核,从这种意义上讲,启发式是教学上一条相应规律的重要原则。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领域内,启发式无不体现在并化身于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演示法及自学辅导法的实施中,成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唯一有效方法,我们说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只要具备启发式教学的特征,都可以称为启发式教学方法,而唯有具备启发特征的具体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这一精神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教学思想及实践改革的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教学,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学,教师是主体,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法弊端多,采取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已去思维、论证和求索,才能使他们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力。在电气控制课教学中实施了3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如何向课堂“4 5分钟”要质量 ,在教学中做到“授之以渔” ,而不是“授之以鱼” ,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 ,作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从导入、提问、讲授、课堂练习等几个基本教学环节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