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北方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南方奴隶制度的一场正义的、进步的战争。内战本属美国内部问题,但由于战争结局会影响到欧洲列强的既得利益,因而北方的林肯政府在内战中不得不面对当时极其复杂的国际关系。我们认为,北方之最终获胜固然在于其正义性,但林肯政府灵活、有效的外交策略,同样功不可没。本文将重点探讨美国内战的国际关系及林肯政府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2.
美国废奴运动是废奴主义者发起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向为美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美国史研究中的弱项。80年代,我国部分史学工作者在林肯评价问题上步入误区,宣称林肯是废奴主义者。这一误解之所以发生,根本原因在于对废奴运动缺乏研究。其实,废奴主义者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历史概念,系指美国内战前一批主张立即地无条件地废除奴隶制度的人士,他们主要以宣传鼓动为武器,向南部的奴隶制度挑战。废奴主义者态度十分激进,甚至偏激,同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所持的稳健主张适成鲜明对照。本文试图就美国废奴运动的形成及其主要派别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希望有助于澄清“林肯是废奴主义者”这一误解。  相似文献   

3.
"林肯先生,你是选民吗?" 这是美国颇有人气的恐怖片《吸血鬼猎人亚伯拉罕·林肯》中的一个场景.年轻的林肯刚刚在杂货店谋得一职,参议员道格拉斯便进来拉选票了,随后他开始询问林肯对于该州禁止奴隶交易的法案持何种态度.一旁的托德小姐立刻阻止了道格拉斯,她觉得这种老生常谈的讨论十分无聊.在这个对话场景中,竞选者——道格拉斯、选民——林肯,以及此时此刻还对政治漠不关心的"群众甲"——托德小姐,恰好构成了美国大选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史分期是我国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始终未形成定论。近十余年来,史学界开始反思并重新认识中国古史分期问题,逐渐认识到五形态的模式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对中国存在奴隶社会的质疑和否定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曲折发展历程中,我们应不断反思,从而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校园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生生农场",这是老师特意为我们开辟的一块试验田,我们在这里种植了各种蔬菜。这学期我们开展了蚕豆种植活动,一颗颗蚕豆在我们精心照料下纷纷发芽、破土而出,长成了嫩绿的小苗苗。活动中,我们对种子的萌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哪些外界条件会影响它的萌发?它萌发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种子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特别是一些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之后。新建王朝的统治者是实行让步政策,还是进行反攻倒算,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这一问题又直接涉及到对社会发展动力、农民战争历史作用的评价。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有的同志过分夸大了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把复杂的阶级斗争简单化,强调地主阶级对农民只有反攻倒算,而根本不存在让步问题。最近几年,有的同志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把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功于统治者主动对生  相似文献   

7.
论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于我国的政治史、教育史、学术思想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占居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史学界、哲学界热烈地讨论孔子,已经发表不少的论文。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大教育家,这是大家都同意的,但关于孔子的政治立场和思想体系诸问题,则意见分歧很大。评价历史人物,必须从历史中衡量其得失作用,评论孔子也必然要涉及到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就已发表的论文来看,大体上,有的依“西周封建说”,认为孔子正处于封建社会内部由领主制向地主制的变革时期;有的依“春秋战国之交,是我国奴隶制与  相似文献   

8.
1985年4月15日,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遇刺身死一百二十周年。他是在耶稣殉难日倒下的,不过他并没有向人们许诺天国虚幻的精神安慰,而是现实地为奴隶们打开枷锁,为开拓者铺平了致富的道路。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被美国人民称为“合众国之父”,是新时代国家领导者的楷模。在世界人民心中,他的名字也是与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斯坦顿所说:“他是属于一切时代的”。马克思曾高度评价林肯总统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相似文献   

9.
重视诗歌活动中鲜活的创作和欣赏经验的重要意义,拒绝对诗歌的本质等宏大命题展开思考,在诗歌批评和研究中一度广泛流行.然而,"国家不幸诗歌幸",国家、民族的灾难成为诗歌发展的重要契机这一事实,清楚地说明了诗歌活动在本质维度上与人、人生的紧密联系.因而,深入地探讨诗歌的形而上学本质仍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黑格尔理念美学强调艺术应当表现人在历史的辩证发展中不断实现的自由本性的这一看法,具有重要的思想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问题,是目前国内教育界展开热烈争论的问题之一。意见虽有种种不同,但大部分意见还是集中在“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需要不需要结合这个问题上。这是一个有关于修改国家教育方针的重大问题,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因此,我也想就着这个问题,谈一谈我的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讨论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一方面应该深入研究“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出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它的本身是不是否定或忽视了“因材施教”所指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应该仔细考查在我们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存在着的问题和缺点,有那些是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直接联系着的,这些问题和缺点,是不是我国教育建设事业中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讨论了各个历史时期时空理论的数学表述问题,从而认识到物理学与数学之间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一种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博览》2012,(18):60-61
正豪华汽车品牌林肯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林肯计划在2014年下半年,通过独立的经销商网络正式进入中国。公司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与有意向的中国经销商合作伙伴洽谈。"林肯品牌是福特全球扩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将这一高端豪华品牌引入中国,也为福特在中国的扩展计划打开了新的篇章。"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说。根据林肯对中国豪华汽车市场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豪华汽车市场规模将超过美国,其占整个汽车市场的份额将从目前的6%提高到近9%。届时,豪华汽车年销量预计将达到270万辆。专业市场调研机构TNS中国,在《聚焦中国豪华汽车消费者》调研报告中指出,中国消费者认为豪华品牌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在全球来说,我们注意到新一代豪华汽车消费者更看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专名有无涵义这一问题,西方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形成了两大派别,各言其理,争执不下。对于专名有无涵义的讨论,大多是在逻辑学范围进行的,而讨论此问题的学者大多都将历史因果论和摹状词理论对立起来。两大派别各自理论的局限性。专名有内涵,其内涵决定其所指并在一定语境中存在变化,所以,分析语言哲学问题时应引入纯语言学理论及心理学理论,这样有助于揭示出语言运作规律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从二战开始的标志看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期以来,国外史学界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上,以欧洲战场中心论为出发点,一般都表述为“1刃9年9月德国法西斯人侵波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近年来,针对这一论点,国内史学界开展了讨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观点,为确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在理论上作了有益的探讨。下面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我认为,由于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较为复杂,加之在地域上又分为东西二大战场,所以在确定这次大战的始点时,不能主观地先确定一个地域范围来作为理论探讨的出发点。而…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最近围绕学习马克思《数学手稿》而展开的许多讨论文章中,往往把微分这一概念作为讨论的中心,我们感到有商榷的必要。按我们的理解,马克思对变量计算的论证有严格的程序: 预备导数—→导函数—→微分系数—→微分—→积分(1.1) 导函数现在通称为导数,微分系数也就是微商。微分是从微商导出的,它们直接构成一对矛盾。只有在dy=(dy/dx)dx的形式中,我们才能认识dy或dx。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只有在相对于其它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才能被认识,离开了它的对立物,势必成为神秘而不可理解的东西。不过在上面各环节中,首先使我们感兴趣的是导数和微商这一对矛盾,马克思在手稿中反复讨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问题,在求微分系数的一  相似文献   

16.
0 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围绕数学问题展开讨论,进而获取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展开数学思维,呈现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过程,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给学生一个真实而科学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中华民族掀起了广泛的爱国救亡运动。这一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人们中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而在19世纪60—90年代则以反洋教斗争为主要方式。导致这种方式的原因是什么?它给了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历史启示呢?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多从政治的、宏观的角度去分析。但是,社会历史的显示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为了了解其全貌,我们必须用辩证的、历史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去观察分析。本文力图把反洋教斗争视为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普遍社会现象,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社会心理、传统文化、社会风俗、历史地理等不同角度,去把握近代中西文化关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8.
在编写《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的过程中,通过全体编写人员反复讨论,认为纺织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应当以技术本身发展的特征为标志。技术发展的特征最集中地表现在生产工具上。加工一定的原料,运用一定的工艺,必然有一定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包含这个意思。根据讨论的结果,起草了一个我国纺织技术发展历史分期概貌。以工具(机械)为纲,原料发展为目,相应地结合工艺与产品,列举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因为这是第一次尝试,不尽准确,特求教于纺织界和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经典玻尔兹曼分布函数的量子修正项及其满足的方程。我们将用于推导量子玻尔兹曼方程的梯度近似中的普朗克常数明显地写出,并且将量子Wigner分布函数用普朗克常数展开,经过推导就可以得到量子修正项所满足的方程。量子Wigner分布函数的普朗克常数展开式中的一阶和高阶项正好是量子修正项,它们可具有负值,而零阶项则具有正值。这样我们自然在量子Wigner分布函数中分离出正的分布函数,避免了用Husimi方法做粗粒平均取得正值的传统框架。另外我们也用量子Wigner分布函数普朗克常数展开的方法讨论了量子热力学熵的经典极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教育界展开了广泛讨论,涉及到许多方面。在有关讨论的这些方面中,有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这一概念的各种界定:这一概念到底涵盖哪些内容,指称的是什么?这一概念提出的实质是什么,它在哪些方面引导或限制人们对高教办学的讨论和交流。因此,本文将在理论的层面上,对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内涵,实质及意义作出考察,以便从整体上更好地开展对高等教育办学的种种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