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9,(21):42-43
18年前,美国格林空军基地“革命性弹药”研发小组的负责入肯尼斯·爱德华兹。开始率队进行一项近乎“天方夜谭”的工作——反物质武器的研究;18年后,当这种威力超过原子弹的划时代新武器就要浮出水面时,人们不禁担心:它可能引发一场“地球灭绝战争”。  相似文献   

2.
最小的猫科动物——猫科家族中的最小成员是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的赭斑猫。成年的公猫平均身长63.5~71.1厘米,体重1.36千克。最重的猫——名叫“希米”的雄性斑猫,1986年3月12日死时(10岁)体重为21.4千克。它的主人是澳大利亚人,名叫托马斯。最长寿的猫——名叫“普斯”的斑猫,1939年11月28日在过完了26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开“人世”。它的主人是英国的霍尔韦。最小的猫——名叫“埃博尼·埃布·霍尼”的雄性暹罗条纹的新加坡猫,1984年2月当它出生23个月后,体重仅794.2克。它的主人是美国的安格利。产下最多一窝小猫的猫——一只4岁的褐色缅…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组织问题和自治问题 用两个题目就可以概括现代对科学所进行的讨论:一是(在特定的期望成就意义上的)科学的组织问题;一是科学的自治问题。尽管在这方面不乏疑义,但在这两种情况之下,似乎科学已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系统立于我们面前,且我们应该更好地组织这个系统或使其自治。人们无论如何都难以把“组织”和“自治”这些概念同“方法”和“理论”——科学论的两个古老题目——直接联系起来。当把科学看成是一种社会系统时,它究竟是什么含义人们还不清楚,甚至连此系统的界限范围和信息加工的实际过程这些问题也在探索之中。当人们把科学分析为一种社会系统时,更为详细地考虑  相似文献   

4.
先秦时期即已出现的“菌”字至今仍被广泛使用。该字在先秦文献中多次出现,其义项不囿于菌类一种。《墨子》的《迎敌祠》和《旗帜》篇皆含“菌”字,注家对其含义、字形和在句中的位置意见不一。文章通过梳理注家的意见和先秦用例并结合语境,认为《迎敌祠》篇中“客菌”和“涂菌”之“菌”当释为翳蔽之意;前一“菌”字非“圉”之误,而后一“菌”字亦非“固”之误,且应与“涂”字断开,置于下文“令”字之后并与之连用。《旗帜》篇中“菌旗”之“菌”非“茜”之误,而应释为食用菌类。  相似文献   

5.
~~“恶之花”——令人恐惧的爆炸瞬间  相似文献   

6.
由英国国家档案馆公布的一批最新解密的军情五处(M15)文件中惊爆秘闻:二战期间,为了在英国制造破坏,纳粹特工曾设计了多种比007电影道具更匪夷所思的“伪装炸弹”——“巧克力炸弹”,其表面涂的是真正的巧克力,一旦掰开就会爆炸。另一种“罐头炸弹”,则是试图在女王开宴会时炸掉白金汉宫。  相似文献   

7.
2009年,在观赏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陶醉于它的蔚为壮观时,在翻阅“口袋中的图书馆”——“电纸书”、感慨于它的舒适环保时,在见识千万亿次计算机“天河一号”、折服于科技的高效率时,在“港珠澳大桥”顺利开工、惊叹于它建成后的“三最”记录时,在“武广高铁”成功运营、臣服于交通运输的高速度时,  相似文献   

8.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糖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4,(2):14-17
<正>“拉索”完整记录“宇宙烟花”爆发全过程精确测量迄今最亮伽马暴的高能辐射能谱约20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一颗“超级太阳”在燃料耗尽时坍缩爆炸,发出持续几百秒的绚烂“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GRB221009A。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首次完整记录迄今最亮伽马暴的万亿电子伏特伽马射线爆发全过程,“拉索”国际合作组在此基础上精确测量了迄今最亮伽马暴的高能辐射能谱,刷新了对伽马暴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6,(3):48-49
以下是一位名校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在面临毕业就业时,与他的学长——中关村一家大型民营科技企业旗下一间分公司的项目开发主管之间的通信。它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原因,并不是问题与答复的本身,而是它提供了一种思路:当一团困扰着当事人的“乱麻”被“过来人”站在一段经历之外的地方回头看时,会如此清晰和透彻,或许因为,“过来人”当初也曾经一样困惑。两难之一:进大公司,还是小公司q:这段时间找工作,关于将来的事听到各种说法,脑子里一团糟。有人说,就业之初不要太看重薪水,而要多想将来的发展空间,所以说应该去那些大公司,人多,管理机制比较…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查阅文献时,发现有些论文在阐述一种物质被另一物质抑制时所用的专业词汇是“颉颃”,经进一步查阅,多数论文使用了“拮抗(作用)”,但也有部分刊物使用了“颉颃”“颉颃菌”等,究竟在前面所提的条件下能否使用“颉颃(作用)”“颉颃菌”或“颉颃剂”此类词语?  相似文献   

12.
在失重的外太空进行性活动,无疑是一个离奇的传说和充满浪漫的幻想——但专家说,太空性爱也有许多负面效应,如易患太空病。另外,进行亲密动作时遇到的障碍,性活动时的出汗或爱液分泌,都是太空性爱的大难题。太空性爱挑战多“太空性幻想是超现实的”,NASA的内科医生洛根在太空领域基金会举办的2006新太空大会上说,“但在太空中进行性活动以及其他生物学因素的研究,对于人类长期探索太空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太空性爱不仅仅只是一个好主意,还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途径”,《飞行》一书的作者邦特说。在该书中,他把爱情故事同太空旅行和量子…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查阅文献时,发现有些论文在阐述一种物质被另一物质抑制时所用的专业词汇是“颉颃”,经进一步查阅,多数论文使用了“拮抗(作用)”,但也有部分刊物使用了“颉颃”“颉颃菌”等,究竟在前面所提的条件下能否使用“颉颃(作用)”“颉颃菌”或“颉颃剂”此类词语?  相似文献   

14.
终日无精打采,对性爱缺乏兴趣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性生活——当男性出现这些症状时就要警惕,你可能正处于“男性绝经期”。  相似文献   

15.
40年前的6月17日,一架小型战机在新疆罗布泊上空投下一个降落伞,当降落伞下降至距地面约3000米高度时,伞包爆炸,伴随着巨大响声,空中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16.
腹部是全身最容易堆积脂肪的部位。这里的脂肪因距离心脏较近,又最容易被动员出来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危害,是名副其实的“心腹”之患。因此当腹围在90~100厘米以上或腹围与臀围的比值男大于0.9,女大于0.8时,腹部的脂肪就非减不可了。怎样才能较快地减少腹部多余的脂肪,使它显得平坦?下面介绍一种45天便可见效的腹部速效平坦法:一、热身活动10分钟,至全身微微出汗后,再用保鲜膜捆扎腹部5~层。二、平卧位做腹肌运动。脐上练习:下身固定不动,仰卧起坐,旨在使胃部凸出部分收紧平坦。脐下练习:上身固定不动,双脚抬起做屈伸腿和头上举练习,目的是收…  相似文献   

17.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若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公分的双翼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相似文献   

18.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精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心理饱和现象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编织草帽很漂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9,(24):1-1
哪里是绿洲? 何处是彼岸? 黑夜里,一人一骑在沙漠中赶路,当骆驼跨过干涸的河床时,突然有个声音命令他停下来,旅者翻身下来时,那个声音续道“蹲下去抓一把沙石!”他照做,“捧着它继续上路,日出时,你一定会又高兴又懊恼!”。  相似文献   

20.
直至近代,西方法学家从罗马法与基督教传统尤其是托马斯主义中获取的“lex naturalis/ius naturale(自然法)”,一方面强调的是一种命令与戒律,另一方面更为强调正当理性对上帝要求与禁止的命令的遵从,本质上是一种“lex morum(道德的法)”。这种对“自然法”内在化的理解是希腊因素与基督教因素混杂的结果,当“自然法则(lex naturae/law of nature)”作为一种外在“施加的法则(imposed law)”被理解时,“自然法则”开始在形而上学层次上被用于理解自然整体的过程与秩序。当物理——数学路径开始量化自然法则的定义与理解之时,经验——实验的路径并未被完全抛弃,两种路径最终在艾萨克·牛顿那里实现了综合。随着对自然掌控的深入,18世纪之后“自然法则”概念不再指涉上帝,而且被专门的法则或规则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