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是找到适宜的培养基(不同的植物要求不同的培养基)、确定最佳的培养条件(主要是光线和温度)和培养流程.本文以非洲紫罗兰为例,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  相似文献   

2.
论述植物组织培养中遗传稳定性问题,着重讨论植株再生方式、培养基、离体培养时间以及外植体对植物组织培养遗传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采自河北省境内的大叶藓(Rhodobryum roseum)为实验材料,探讨了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条件对其配子体组织培养的影响,以期对大叶藓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和快速繁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茎尖片段培养的原丝体和新芽生成比例明显高于叶片片段,采用茎段更适合于大叶藓的配子体组织培养;适度的Na-ClO溶液消毒外植体利于大叶藓配子体组织培养;6-BA抑制了大叶藓原丝体的生成,2,4-D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BA促进了大叶藓愈伤组织和新芽的出现;BG11培养基更适于大叶藓原丝体的萌发和愈伤组织的生成,其他适于大叶藓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依次为Knop、改良Knop、BBM、1/2MS和MS。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伊贝母组织培养中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生长量和贝母碱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组合不仅可加速愈伤组织的生长,同时也可提高贝母碱的含量.证明了离体培养的贝母愈伤组织同样具有生物合成次生物质——贝母碱的全能性,这就为贝母组织培养用于商业性生产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菜素内酯对仙人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仙人掌外植物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BR促进仙人掌嫩芽、茎、幼叶等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 BR 0.2 mg·L-1.这对仙人掌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改进和对同属其他植物的快速繁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壳斗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斗科(Fagaceae)植物是北半球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森林植被的主要建群树种,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与生态价值。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林木优良种质繁殖及无性系化推广的主要途径之一。从组培苗再生途径、外植体选择、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等方面总结了壳斗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进展,在外植体选择中应考虑到选择的诱导途径,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树种在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做相应调整。并探讨了其组培过程中存在的污染率高、褐化严重、增殖芽伸长、生根困难等问题及解决方法,旨在进一步推动壳斗科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培养基中蔗糖浓度、6—苄氨基嘌吟浓度、卡拉胶浓度对不同香蕉品种的芽分化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筛选出香蕉试管苗长势良好、分芽率高、芽粗壮的培养基配方:MS+35g·L~(-1)蔗糖+3g·L~(-1)卡拉胶+1mg·L~(-1)6—BA.香蕉不同品种的分芽率差异不显著,但分芽率与芽生长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仙人掌外植物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BR促进仙人掌嫩芽、茎、幼叶等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 BR 0.2 mg.L-1。这对仙人掌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改进和对同属其他植物的快速繁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脱水培养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简化植物组织培养基的配制工艺,但由于一般植物组培培养基成分之间可能相互反应、不同组分的含量相差很大导致难以混合均匀等因素的制约,脱水植物组织培养基的制备较困难。笔者提出并研究了喷雾浸润分配工艺和糖包盐造粒隔离工艺,成功地制备了可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水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植物离体组织培养再生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关于提高植物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效率的策略往往侧重于基因型筛选、培养基改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搭配等方面,忽略了环境胁迫条件对植物离体培养再生效果的影响。据此,综述了不同胁迫诱导对植物离体组织培养再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氧化、渗透、水分、伤害和温度等胁迫。氧化胁迫对植物细胞的再生过程具有双重作用,即氧化胁迫引发植物体内相关抗氧化胁迫酶类合成,从而促进再生,但是发生氧化胁迫的细胞因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易导致细胞死亡;短期渗透胁迫对植物胚性愈伤组织再生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伤害通过影响相关基因表达而对体细胞胚胎产生积极作用;温度对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具有发育阶段的特异性以及处理强度的依赖性,适度的温度处理可诱导出较多的胚性愈伤组织。因此,对用于组织培养的外植体进行适当的逆境胁迫前处理,有助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胚性愈伤组织的产生,并最终促进植物离体组织培养再生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兰州百合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兰州百合鳞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分别对其进行芽诱导、增殖、生根培养,得到了兰州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1)芽诱导培养基:MS+BA0.6mg/L+NAA0.2mg/L+琼脂7.3g/L+蔗糖30g/L,pH5.8;(2)增殖培养基:Ms+BA0.8mg/L+NAA0.05mg/L+琼脂7.3g/L+蔗糖30g/L,pH5.8;(3)生根培养基:MS+BA0.05mg/L+NAA0.8mg/L+琼脂7.3g/L+蔗糖30g/L,pH5.8.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外植体在前两种培养基上的繁殖速率较前人快约15d,第3种培养基与前人的相当,比其快2d.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小球藻(Chlorella sp.)的生物量,须对f/2配方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首先须确定小球藻培养基的最佳pH值和盐度。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方案筛选出影响小球藻生长的3个主要因素分别为NaHCO3、KNO3和维生素B12,然后通过 Box-Behnken 设计试验确定这3个主要因素的最佳质量浓度参数。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组成为:NaHCO3 0.93 g/L、MgSO4 0.40 g/L、KNO3 0.46 g/L、K2HPO4 0.020 g/L、维生素B1 0.60 mg/L、维生素B12 1.8 μg/L、生物素 2.0 μg/L时,小球藻经实验室培养72 h后的生物量达到4.5×107个/mL,较优化前提高了32.5%。  相似文献   

13.
黑芝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芝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首先对不同碳源和氮源进行单因素初选试验,然后进行不同比例混合碳氮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黑芝菌丝体液体最佳培养基是蔗糖20 g/L、麦芽糖15 g/L、麦麸20 g/L、酵母粉1.5 g/L、KH2PO42 g/L、MgSO4·7H2O 1 g/L和VB16 mg/L,其菌丝体生物量产率为35 g/L.  相似文献   

14.
以槐耳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采用不同碳源和氮源进行单因素初选试验,然后以不同比例的混合碳氮源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槐耳菌丝体液体最佳培养基是玉米渣200g/L,蔗糖20g/L,酵母膏3g/L,麦麸3.5g/L,KH2PO42.0g/L,MgSO4·7H2O1.0g/L和VB1 6mg/L,温度28℃,pH自然.其菌丝体生物量得率为21.6g/L.  相似文献   

15.
麝香百合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百合球茎鳞片离体组织培养的研究,探讨了丛生芽诱导、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移栽等方面的组培快速繁殖以及生产上实用的组培技术,结果表明,MS 6-BA3.0mg\L NAA0.5mg\L KT0.14mg\L 2.4-D0.3mg\L 蔗糖35mg/L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其诱导率为92%;MS 6-BA2.5mg/L NAA0.5mg/L KT0.1mg/L 2.4-D0.2mg/L 蔗糖65g/L为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其繁殖倍数为10.9倍,1/2MS NAA1.0mg/L 蔗糖35g/L的培养基诱导生根效果较好, 其生根率为86.7%,移栽成活率为100%,这为麝香百合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优化单因子及正交实验对影响胶质芽孢杆菌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碳源、氮源的种类及添加量,分析出菌体生物量的最大影响因子和培养基组分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由单因子实验可知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时菌体生物量较高。正交实验结果可知葡萄糖是菌体生物量主要的影响因子;比较理想的培养基优化配方为(g/L):葡萄糖24,硫酸铵1,豆饼9,碳酸钙2,硫酸镁2,磷酸二氢钾4,氯化铁0.1。在此条件下活菌数可达8×108cfu/mL。  相似文献   

17.
以糯稻H1701为材料,通过胚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并分化,实验结果表明,NaCl对胚性愈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NaCl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转人发化培养基后以后,除含10g/L及以上浓度NaCl的诱导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分化为零外,其余均能分化出苗,其中,含NaCl2g/L的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以蝴蝶兰试管苗为试材进行了继代及生根培养基的研究,介绍了试验材料与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两次试验对比得出结论:在蝴蝶兰的继代培养中3号培养基MS BA5mg/L NAA0.5mg/L 活性炭1.5g/L是最适合的;在生根培养中4号培养基MS NAA1mg/L 活性炭1.5g/L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9.
彩色马蹄莲籽球离体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彩色马蹄莲在组培苗移栽过程中重复感染细菌性软腐病的生产难题,提高籽球生成率和品质,选取彩色马蹄莲的休眠芽作为外植体进行瓶内籽球培养试验。结果表明:MS+6-BA 1.5 mg/L+NAA0.3 mg/L为芽诱导最佳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1mg/L为芽增殖最佳培养基;MS培养基上的籽球形成率为100%;MS培养基添加0.4 mg/L磷酸二氢钾可有效的提高籽球直径大小,籽球平均直径可达1.22 cm。试验结果应用于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对影响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玉米淀粉糖化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固定化发酵的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凝胶颗粒直径在1.3~1.7 mm为固定化乳酸菌的最优条件;糖化液140 g/L,玉米浆76.3 g/L,CaCO3 70 g/L为固定化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在此条件下乳酸产量可达132.4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