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朱泉雯 《科技资讯》2011,(2):118-118
铁碳微电解法是目前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本文介绍了铁碳微电解法的原理以及该方法在垃圾渗滤液、医药废水、印染废水等预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并在指出此法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焦化废水预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化废水是煤制焦炭,煤气净化及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成分复杂多变,因此应尽可能在生化处理前降低其浓度或改变其分子结构,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介绍了焦化废水预处理过程中所用的技术和方法,并对焦化废水预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餐饮废水处理方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餐饮废水的预处理和处理两个阶段的处理技术,指出餐饮废水的处理方法将以处理设备的一体化、开发多功能混凝剂以及多种方法的联用为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大多数企业废水排放实际及三级环境监测站的技术设备能力,提出选择工业废水污染源总量控制监测的技术路线,探讨采取科学采样、实验室分析进行废水污染源总量控制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丁程程  刘健 《山东科学》2011,24(4):64-68
总量控制监测在废水污染源监测中逐渐得到重视,它一方面要求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另一方面使得污染源监测逐渐由人工监测转向自动监测。因此为保证废水总量控制监测的顺利实施,急需进行适用于自动监测系统的排污口规范化研究。本文阐述了排污口规范化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整治现状,分析了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中的流量测定方法,并研究了各个流量测定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对排污口规范化的要求,为进行自动监测废水流量方法筛选提供依据。同时对济南市重点监控废水污染源企业进行了排污口规范化现状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提供相关建议,为今后实施排污口规范化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生物工程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它的应用是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所谓生物工程,就是对生物进行创造设计,通过生物有机体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和个体水平上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生物反应器等内容.由于生物工程的发展,特别是基因重组技术和克隆技术的成功,使人类进入了按自己需要人工创造新生物的伟大时代,其意义不亚于原子核裂变和半导体的发展,它将为解决能源、粮食、人口、资源及环境等重大问题开辟新途径.下面谈谈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利用指示生物监测污染.监测环境污染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应用化学或仪器分析进行测定外,生物监测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一般选用对某一污染物质极为敏感的生物作为指示生物,当环境污染物质稍有积累就呈现出明显的症状,如水葫芦监测水域中的砷,地衣监测空气中的SO_2等.如果利用生物工程创造出特异性指示生物,那将极大地方便人们监测环境污染.2.应用生物工程治理废水及水污染.许多废水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物理方法一般适用于预处理,化学方法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所以,生物方法受到环保专家的青睐,如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废水,厌氧消化法处理畜禽废水,水葫芦吸收氮、磷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入微电解和厌氧水解预处理方法,发展了SBR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模式,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味精废水的COD_(cr) 浓度很高,其值COD_(cr) 高达5~6万mg/l,属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在我国虽曾有味精生产厂进行过部分味精废水处理的研究,但迄今尚未有彻底处理成功的报导. 以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彭定一,张益储老师为主的课题组,针对高浓度味精废水的特点,研制出一套适合于高浓度味精废水处理的先进工艺及设备,其主要特点是: 1.研究了高浓度味精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影响生化法处理味精废水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过高,一般好氧处理方法的微生物忍受COD_(cr) 最高浓度为1500mg/l.针对味精废水之COD_(cr) 值高达5-6万mg/l特点,在运用生化法处理之前必须先进行预处理.即采用单细胞酵母发酵技术,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预处理工艺.又因高浓度味精废水存在大量粗蛋白可回收利用,在采用单细胞发酵技术进行预处理后,不但可去除65%左右的COD_(cr),同时可获得一定量的酵母菌体蛋白用作饲料;然后进一步采用化学凝聚法处理,可再去除73%左右的COD_(cr),最终用冲洗水稀释3~4倍,使COD_(cr) 浓度降至1200mg/l,可以直接送人生化处  相似文献   

9.
在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沉降预处理过程中,对苯二甲酸(TA)悬浮颗粒的沉降模型是沉降装备设计和操作条件优化的技术基础.根据PTA废水中TA颗粒沉降的行为属性,在Stokes经典沉降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废水的参数计算、推演,获得了PTA废水静沉降模型:ut=0.537 4d2p (ρp -ρ)/μ.采用重力沉降法实际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的误差在9%以内.将模型应用于实际的重力沉降试验中,建立了水力流速工艺条件与固体分离度操作目标之间的关联关系,为提升PTA废水沉降预处理生产装置的分离效率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晓阳 《科技资讯》2012,(9):148-149
在分析金华地区电镀企业废水排放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电镀废水的水质分类及各种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验考察生化法处理电镀废水中有机物的可行性及生化处理前H2O2催化氧化和次氯酸钠两级破氰预处理效果,实施采用生化法对物化预处理后的电镀废水进行生化处理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1.
含酚废水的太阳光/Fenton氧化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模拟含酚废水的太阳光/Fenton 氧化预处理技术.结果表明,含酚废水经过适当程度的太阳光/Fenton氧化预处理后,不仅可去除废水的部分COD,还可显著提高废水的混凝性能及可生化性.COD为710.4 mg/L的苯酚废水,直接进行混凝处理时,COD的去除率仅为14.3%,单纯采用太阳光/Fenton氧化处理(氧化剂H2O2的用量为150mg/L)时COD去除率为32%,而采用太阳光/Fenton氧化预处理— 混凝法联合工艺处理后,COD的去除率可达到62.1%,远大于单纯混凝与单纯太阳光/Fenton氧化处理效果之和.实验结果还表明适当程度的太阳光/Fenton 氧化预处理可明显提高苯酚废水的可生化性,使废水的 BOD5/CODCr比值由0.10提高到0.32.  相似文献   

12.
吴茂武 《广东科技》2009,(22):174-175
本文通过对工程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废水监测过程中常遇见的几点问题,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经验,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个人看法及应对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法处理含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电解-Fenton试剂法对吉林市某双苯厂含硝基苯等化工废水预处理进行了试验,摸索和探讨了预处理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建立了最佳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了连续中试放大试验.现场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87%左右.BOD5/CODcr值由原来的0.3以下上升到0.5左右,提高了废水的生化性能.通过气相色谱对处理前后废水中硝基苯等有机物含量进行了比较,说明硝基苯等物质基本被去除.同时对废水处理药剂费用进行了分析,处理每立方米废水的药剂费用不高于5元.  相似文献   

14.
对比目前国内外对含甲醛废水的几种主要处理方法,结合某厂末端污水处理厂对于聚甲醛废水的收水COD浓度标准,对缩合法降低含甲醛废水COD浓度进行了实验。向含甲醛的模拟废水中加入尿素,静置后过滤,监测澄清液(处理后废水)的COD浓度大幅降低,并产生低毒的甲基脲沉淀。通过某厂聚甲醛故障时排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对高浓度甲醛废水进行预处理,为末端污水处理奠定良好基础,并减少了高COD废水的处理费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电镀混排废水综合治理进行了分析,主要是提出将各种废水回收技术进行了整合的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法、芬顿氧化、混凝沉淀、电凝聚等技术对含镍、含铬、含铜、含氰、前处理、混排等废水进行预处理。重点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不同p H、亚铁投加量、双氧水投加量、浓度比例与铜去除率的关系,从而得到最佳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6.
电镀与喷漆是机电行业污染较严重的工艺。特别是电镀前预处理、有氰电镀、六价铬电镀,要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电镀废水。分析了电镀废水产生的工艺过程,介绍了电镀废水治理技术,可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伍崇珍 《科技资讯》2011,(14):150-150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废水监测的相关工作经验,以乡镇企业工业废水排放监测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探讨了乡镇企业工业废水排放监测的技术途径,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工业废水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阵重要的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分离和测定铜镍选矿废水中的黄原酸盐,以内蒙古某铜镍选矿废水为水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即在分析该水样水质的基础上,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的捕收剂,生成黄原酸铜络合物和黄原酸镍络合物,再用硫酸铜柱前衍生法和硫酸镍柱前衍生法对水样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预处理后水样中的黄原酸盐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检测两种选矿废水的四组加标样,其中乙基黄原酸盐的回收率可达95.1%~97.3%,丁基黄原酸盐的回收率可达96.1%~97.0%,各组样品7次测定结果的RSD值均在1.78%~4.55%之间;较好地分离和测定了该铜镍选矿废水中乙基黄原酸盐和丁基黄原酸盐.该方法为同类型选矿废水中黄原酸盐的分离和测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有机磷农药废水的有机物浓度高、废水成分复杂、毒性大,生物难降解、废水产生量和排放量大的特点,综述了溶剂萃取法、混凝沉降法、吸附法、水解法、氧化预处理法等有效实用的废水预处理技术。为有机磷农药废水处理和实现清洁生产提供了理想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铁炭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印染废水组分复杂、难以生物降解等问题,采用铁炭内电解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分析了铁炭质量比、废水pH值和反应时间对铁炭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印染废水pH值为4、铁炭质量比为3.3及反应时间为100 min时,铁炭内电解法对高浓度印染废水的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2.0%和5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