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介绍了在0.09mol/L NH_3·H_20—0.21mol/L NH_4Cl介质中,当有8×10~(-5)mlo/L PAR存在时,In~(3+)在—0.85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其线性范围为0.1~0.8μg/ml。对这一络合吸附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该络合物的组成。利用In—PAR络合吸附的极谱行为进行了纯铅中微量铟的加入回收实验,测定了合成样品中的微量铟。 相似文献
3.
4.
在 p H = 7.7 的 B R 缓冲溶液中,铀(Ⅵ)与偶氮胂(Ⅲ) 反应形成配合物,于- 0.73 V(vs. S C E)处产生一灵敏吸附极谱波.检测下限为 8.0×10- 9m ol· L- 1,测得铀(Ⅵ)与偶氮胂(Ⅲ)的配合比为 1∶1.配合物稳定常数 1.12×107,配合物还原的电子转移数为 2.用该法测定了水样中的铀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pH 5.5的0.1mol/L(CH2)6N4-HCl底液中可获得铟(Ⅲ)-荧光镓体系灵敏的络合吸附波。测定铟的线性范围为1.0×10-7~1.0×10-5mol/L,检测限达8×10-8mol/L, 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为铟∶荧光镓=1∶2,条件形成常数β=3.6×1013,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1、ks2、ks3分别为4.4、1.74、10.8s-1,并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盐酸与硫酸混合酸介质中,铟 (Ⅲ )对溴酸钾氧化甲基橙褪色的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而甲基橙在电极上还原产生灵敏的极谱吸附波,据此作为监测催化反应过程中甲基橙浓度的变化,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极谱法测定痕量铟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20- 400ng/ ml,检出限为 3.75ng/ ml。方法用于金属锌中铟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8.
偏最小二乘示波极谱法同时测定铟和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偏最小二乘(PLS)示波极谱法对在次甲基蓝-草酸底液中的铟、锡两组分同时测定进行了研究,并着重讨论了特征变量数及电流采样点数对预报结果的影响。与已有文献方法相比,本法具有两组分相对充许浓度范围宽的显著优点。本文还成功地用于实际样品铝合金中铟和锡的同时测定,其回收率在98.0%-109.0%之间。 相似文献
9.
10.
镍—酷氨酸配合物极谱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剑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6(3):43-46
在PH为8.50的Britton-Robinson缓体系中(BR),Ni(Ⅱ)与酪氨酸形成的配合物于-0.95V产生灵敏的阴极波。 相似文献
11.
12.
在0.56mol/L NaAc—0.04%Tiron 溶液中,铅(Ⅱ)与 Tiron 产生的络合物,在单扫描示波仪上可观察到一灵敏的极谱导数波,其峰电位为-0.49V(vs.SCE),峰电流与铅浓度在7.7×10~(-6)—6.8×10~(-6)mol/L 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8×10~(-(?))mol/L.应用该波测定了铜合金中的微量铅,结果良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满意,本文研究了形成铅-Tiron 络合物吸附波的条件,探讨了波的性质,用极谱法测定出其络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13.
14.
15.
镁—芦丁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05m ol.L- 1KOH底液中(pH= 12.6),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镁—芦丁络合物吸附波,镁浓度在1.0×10- 7~5.0×10- 6m ol.L- 1 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峰高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10- 8m ol.L- 1,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Mg(Ⅱ)∶Rt= 1∶2,条件稳定常数为β= 5.4×109 相似文献
16.
17.
在1,8M H2SO4-0.5M NaBr-2.9×10-4M TPAC支持电解质溶液中,镉(Ⅱ)-NaBr-TPAC产生一个尖锐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峰电位为-0.71V(vs.SCE)。镉浓度在 7.1×10-8—8.5×10-8M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7.1×10-8M。本文用2.5次微分电分析法对底液条件进行选择,对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用本方法测定了铝合金和电镀工业废水中微量镉的含量,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在pH为8.50的Briton-Robinson缓冲体系中(BR),Ni(Ⅱ)与酪氨酸形成的配合物于-0.95V(vsSCE)产生灵敏的阴极波.其二阶导数波高与酪氨酸浓度在1.0×10-6~8.0×10-5molL-1内呈线性关系,该波可用于酪氨酸的分析测定.实验中对配合物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pH4.5缓冲溶液中,安眠酮在-1.17V处产生一灵敏吸附极谱波,利用此波可测定微量安眠酮,线性范围为1.0×10^-7 ̄1.0×10^-6mol·L^-1,检测下限为9.0×10^-8mol·L^-1,所提出的方法用于片剂及血清中安眠酮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