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分析研究了SD大鼠胚胎及成年雌大鼠心、肾和肝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谱和分布。结果表明,大鼠胚胎期LDH同工酶以LDH5含量最高,LDH1含量最低。其同工酶活性顺序为LDH5〉LDH4〉LDH3〉LDH2〉LDH1。而成年雌大鼠心肌以LDH2含量最高,LDH1次之,LDH5最低;其同工酶活性顺序为LDH2〉LDH1〉LDH3〉LDH4〉LDH5;肾组织同工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含苯并咪唑双钴配合物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成了四种新的含苯并咪唑双钴配合物:Co2Cl4L,Co2(SCN)4L·3H2O,Co2(OH)2(Ac)2L,Co2(NO3)4L·C2H5OH·2H2O,其中L=N-羟乙基-N,N′,N′-三苯并咪唑甲基乙二胺。用IR,UVVis,TG,变温磁化率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双钴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N-乙酸取代双环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两种新型双环H2L1和H2L2,配体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卤当量的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和某些性质。  相似文献   

4.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和光密度扫描法,对摩拉(Murrah)、尼里(Nili-Ravi)及三品系杂交[Ni♂X(Mu♂×Nanning♀)♀]三种母奶水牛血清LDH同工酶谱型、活力及其与产奶量的关系进行了定量测定和”分析。再次确证其同工酶谱型特点是LDH1>LDH2>LDH3>LDH4>LDH5和LDH6的发现。其相对总活力为尼里>摩拉>三品杂。种间LDH1和LDH2的相对百分含量与产奶量呈正相关趋势,LDH3与之正相反,LDH4和LDH5是尼里<摩拉<三品杂。种内其相对总活力和相对百分含量在LDH1的三种牛、LDH2的尼里和三品杂、LDH5的摩拉等均与产奶量呈正相关趋势,而在LDH2的摩拉、LDH3、LDH4、LDH5的尼里和三品杂等则与之正相反。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了在硫酸铜硫酸溶液中,用Pd做催化剂,由H2和O2常压合成H2O2反应,反应分2步完成,第1步通氢气还原,第2步通空气氧化。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H2O2的生成量与还原时间,氧化时间以及Pd、Cu含量等因素有关。在Pd含量为20 ̄25μmol/L,硫酸铜溶液中Cu^2+2浓度为10mmol/L时,H2O2的生成量最大,可直接得到3mmol/L的H2O2溶液。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烷基芳基不对称亚砜R1-C6H4-SO-R2(R1=CH3,C(CH3)3;R2=C2H5,C4H9,C6H13,CH2CH(C2H5)C4H9),并且以之为配体(L)和硝酸铀酰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硝酸铀酰配合物UO2L2(NO3)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测定了配合物[UO2(TBSO)2(NO3)2]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钢铁表面常温黑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钢铁表面的三种常温黑化剂配方的试验,研究了三种黑化剂的工艺条件和膜层性能。结果表明:CuSO4.5H2O,NiCl.6H2O均为2g.L^-1;H2SeO3,Zn(H2PO4)2均为4g.L^-1。  相似文献   

8.
C,LC和SLC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及其相应的C2产物的催化氧化和它们的气相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催化剂明显地抑制C2H4的氧化反应,其抑制能力由小到大按C,LC,SLC顺序增加.而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C2产率和选择性同样按此顺序增加.这表明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催化剂C,LC,SLC起着抑制C2H4产物深度氧化的作用.这一顺序也同CO2TPD表征的催化剂碱强度顺序一致.关联结果说明:这种抑制效应可能与催化剂的内在碱性有关.研究同时表明:在优化组成的SLC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La2O3可能有利于·CH3自由基的产生;CaO有利于产物C2H6的氧化脱氢生成C2H4;而SrO的引入则对最终产物C2H4的深度氧化起着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以三(3-胺基丙基)胺(trpn)在Cd(ClO4)2·6H2O存在下,分别与2,6-二甲醛基-4-甲苯酚(dmp)及2,6-二甲醛基-4-溴苯酚(dbp)的钠盐发生[2+2]和[2+3]的希夫碱缩合反应,合成了两个新的双核镉(Ⅱ)多氮穴合物[Cd2L1]ClO4和[Cd2L2(H2O)]·2ClO4·0.5CH3OH.晶体结构表明:穴合物中两个镉(Ⅱ)原子均处于相似的环境,每个镉(Ⅱ)原子的配位数均为7(N4O3),处于变形十面体的中心,穴合物[Cd2L1]+中的两个镉(Ⅱ)通过三个酚氧原子为桥;穴合物[Cd2L2(H2O)]2+中的两个镉(Ⅱ)则是通过二个酚氧原子和外加一个参与配位的水分子为桥连接起来.并进一步比较了[Cd2L1],[Cd2L2(H2O)]2+及另两个相似的镉(Ⅱ)双核穴合物[Cd2L3]+,[Cd2L4]+的稳定性大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H2L)在醋酸中电子吸收光谱,结果表明,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在冰醋酸中以二酸形式H4L^2+和游离碱H2L形式存在,二者之间存在着电离平衡:H4L^2+=H2L+2H^+。  相似文献   

11.
以丙酮、乙二胺合成六甲基四氮杂大环席夫碱化合物,将其还原成四氮杂大环冠醚配体,然后再和高氯酸铜、二氰合银酸钾反应生成四氮杂大环冠醚配合物{Me6[14]N4cu[Ag(CN)2]2}·2H2O,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一种反式Curtis环镍 (Ⅱ )的配合物NiL(ClO4) 2 (L为 5,5,7,1 2 ,1 2 ,1 4-六甲基 - 1 ,4,8,1 1 -四氮杂十四环 - 7,1 4-二烯 )催化NaBrO3—CH2 (COOH) 2 (MA)—H3PO4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测得该体系的振荡范围 ,研究了各物种浓度、自由基抑制剂和还原剂、Ag+,Hg2 +以及温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记录了反应的振荡轨迹。  相似文献   

13.
含β-D-糖苷的5-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糖为原料,经过乙酰化、溴化得到溴代糖.以所得的溴代糖与5-氟尿嘧啶-1-基-乙酸及N^1-(2-呋喃烷基)-5-氟尿嘧啶通过酯化、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含糖苷的5-氟尿嘧啶类衍生物,采用IR、MS和^1H NMR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电位—PH 法测得了5,5,7,12,12,14—六甲基一四氮杂环十叫烷 L~1及其 N-乙酸取代物 L~2和 L~3的加质子常数。发现在大环氮原子α位引入烷基或在氮上引入乙羧基会使配体碱性增强。在水溶液中它们主要似 H_2L 的形式存在。探讨了它们与金属 N~(2+)的配合速率结果表明它们的配合速率有如下关系:L~1》L~2>L~3.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热工艺,选用{4-[3-(吡嗪-2-基)-1H-吡唑-1-基]}苯甲酸(缩写为HL)、CoCl2·6H2O和NH4VO3为起始原料,通过调控反应的p H及温度,我们成功地合成了一个新的2D层状配合物[Co(L)2(H2O)2]·3H2O。借助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IR光谱等测试手段对该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C2/c空间群,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2.6164(5)nm,b=0.8401(5)nm,c=1.4286(5)nm,α=90.000(5)o,β=114.491(5)o,γ=90.000(5)o,V=2.858 (2)nm3,Z=4,R1=0.0424,w R2=0.1227。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振荡化学反应体系:NaBrO~3-CH~2(COOH)~2-H~3PO~4CUL(2+)(L为5,7,7,12,14,14一六甲基一1,4,8,11一四氮杂环十四一4,11一二烯).研究了体系中各物种的初始浓度、温度、还原性物质(维生素C和草酸)、自由基抑制剂(丙烯腈、丙烯酰胺、H~2O~2)、Ag+、Hg(2+)、L一半胱胺酸等因素对振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三甲基氢醌为原料,Meerwin芳基化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新型抗糖尿病药物曲格列酮,总收率达3.3%.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由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合成中避免使用高温、高压等条件,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温和的酯化反应,由3-羟基取代喹诺酮开始,首次合成了3个新的取代喹诺酮类衍生物,分别为乙酸(3-)7,8二-甲氧基-2(1氢)喹-诺酮酯、月桂酸(3-)7,8二-甲氧基-2(1氢)喹-诺酮酯、山梨酸(3-)7,8二-甲氧基-2(1氢)喹-诺酮酯,通过光谱学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定,并用MTT法进行了初步的抗癌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首次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直接测定1-溴代萘分别与片呐酮碳负离子和苯乙酮碳负离子在铁硫簇合物(Et4N)2[Fe4(SPh)10]催化引发下的SRN1反应产物3,3-二甲基-1-(1-萘基)-2-丁酮和2-(1-萘基)-1-苯乙酮的含量差异.以甲醇/四氢呋喃/水为流动相,经C18色谱柱分离,在254nm检测波长下,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4mg/L和0.011mg/L,线性方程分别在0.012mg/L-1.4mg/L和0.011mg/L-0.8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